赵媛媛
作品数: 106被引量:487H指数:14
  • 所属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丁国栋
作品数:353被引量:3,585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研究主题:毛乌素沙地 沙地 樟子松 荒漠化 浑善达克沙地
高广磊
作品数:173被引量:1,039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研究主题:樟子松 沙地 沙地樟子松 樟子松人工林 风沙土
于明含
作品数:70被引量:24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研究主题:退耕还林 风向 降雨 风沙区 防护栏
包岩峰
作品数:58被引量:40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油松林 防护林 高寒沙区 防风效能 间伐
林金星
作品数:265被引量:1,517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植物 花粉管 细胞壁 标记基因 凯氏带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特点及未来趋势——基于观测和模拟资料的综合分析被引量:20
2020年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准确评估其气候变化趋势对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揭示1971-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域2006-2050年气候变化趋势。为此,本文综合观测和模拟数据分析了区域1971-2015年的历史气候变化以及2006-2050年的未来气候变化。研究发现:1971-2015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呈暖干化趋势,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39℃/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4.60 mm/10 a。2006-2050年,区域气候变化将呈暖湿化趋势,区域总体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20~0.50℃/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1.49~15.59 mm/10 a。同时,如果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区域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将加剧。2006-2050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不断增加,区域增温速率从0.25℃/10 a增长至0.48℃/10 a,降水变化速率从3.97 mm/10 a增长至14.58 mm/10 a。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问题,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方梓行何春阳刘志锋刘志锋杨延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模拟数据
一种化学固沙剂施用装置及施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固沙剂施用装置及施用方法,该施用装置包括:喷嘴(1)、分液盘(2)、输液管(3)、储液箱(4)和承重车(7);化学固沙剂储存在储液箱(4)内;分液盘(2)通过输液管(3)与储液箱(4)连通,储液箱(4...
高广磊于明含丁国栋周金星赵媛媛李旭王岳赛克
文献传递
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被引量:30
2013年
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率42.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率70.3%)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绿地率96.2%)为研究对象,以周边主要交通干道为对照,采用多功能精准型激光粉尘仪观测PM2.5质量浓度,研究城市不同绿地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绿地率对PM2.5质量浓度变化有较大影响,研究区内PM2.5质量浓度随绿地率增加而递减,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PM2.5质量浓度最高值分别为140、62和48μg/m3,均高于国家PM2.5质量浓度年平均标准(35μg/m3);2)研究区内城市绿地PM2.5质量浓度与其周边主要交通干道没有明显差异;3)气象条件对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有较大影响,阴天PM2.5质量浓度较高,长时间保持在80~110μg/m3之间,降雨天则使PM2.5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降幅约达80%。
郭含文丁国栋赵媛媛高广磊陈明秀王海勇赖文豪
关键词:PM2城市绿地日变化气象条件
鉴别湿加松营养生长不同时期的标记基因Pt7G61650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湿加松营养生长不同时期的标记基因Pt7G61650及其应用方法,涉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标记基因Pt7G61650,可鉴别湿加松营养生长不同时期,该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林金星杨舜垚张贵芳张莹莹张曦赵媛媛林昌明李福明彭冠明谭志强赵美儒黄炬峰司徒荣贵司徒文斗
西北干旱区防雪林配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北干旱区防雪林配置方法,包括:乔灌结合的防雪林造林技术模式:采用乔灌结合的行带式造林配置,每带包括两行灌木、4行乔木,每两行乔木为一类乔木,乔木的株行距为3×3m,灌木的株行距为1×2m,林带间距为30...
丁国栋包岩峰赵媛媛高广磊石星冯颖王新星
文献传递
陕西榆林樟子松细根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根钻取样法对陕西榆林樟子松细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细根根质量密度随着距树干基部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细根集中分布在0~150 cm内,超过细根总生物量的50%。细根生物量在南北东西方向上都有差异,南方最少,北方最多,东西相差不大。在垂直方向上,细根根质量密度在0~10 cm的土层中很小,10~120 cm的土层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10~40 cm的土层中细根生物量超过总细根生物量45%。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10~70 cm的土层中与细根根质量密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王新星赵国平史社强丁国栋赵媛媛邓继峰高广磊
关键词:樟子松细根
自动遮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遮雨装置,包括两根前柱和两根后柱,前柱为空心结构且短于后柱,前柱与后柱之间搭载有光滑轨道,在两根前柱之间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在两根前柱上部安装有发条,在两根后柱上方搭载有塑料薄膜桶,塑料薄膜桶内部有卷...
于明含王陇丁国栋高广磊赵媛媛
文献传递
一种与植物木质化相关的microRNA857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植物木质化相关的microRNA857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该应用为如下任一所述生物材料在降低植物木质化程度中的应用:(1)miR857;(2)miR857的编码基因;(3)表达miR857的重组载体...
林金星赵媛媛林森
文献传递
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行动、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23年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多边协定,推进了全球在解决荒漠化问题和应对干旱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国政府自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积极开展国际履约工作,国内荒漠化防治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土地荒漠化仍然是国际国内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梳理历届缔约方会议主要内容,将国际履约进程划分为履约机制构建、探索和实质进展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和总结中国在履约机制和机构运作、法治体系建设、防治技术发展、生态工程建设、沙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履约进展和国际影响,讨论了中国履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在新时代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下中国履约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构建更完善的荒漠化防治体系。
刘帅飞曲海华高广磊丁国栋赵媛媛于明含张英
一种旋转式粒径分级土壤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粒径分级土壤筛,包括筛分网固定盖、遮盖装置、筛分网和固定装置,通过筛分网固定盖将所需孔径的网子固定,形成筛孔孔径自内而外逐级增大的系统,并且将该系统与遮盖装置相扣合,避免由于重力的作用部分细土壤颗粒...
于明含丁国栋王春媛高广磊赵媛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