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福勤
-

-

- 所属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所在地区:河北省 沧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刘建辉

- 作品数:30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牙体解剖 生理学 一氧化氮合酶 牛磺酸锌 汞
- 王静

- 作品数:15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成骨分化 口腔组织病理学 3D打印 钛 脂肪干细胞
- 王万里

- 作品数:8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牙体解剖 生理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 安氏 前牵引
- 杨九菊

- 作品数:9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牙周炎 牙周袋深度 口腔组织病理学 3D打印 牙周炎患者
- 刘俊红

- 作品数:35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牙周健康 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 发光 口腔
- 微课在高职高专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2017年
-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桥梁性的形态学课程,针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形态特点,传统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分析微课的特点,探讨微课在高职高专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和应用于教学的具体实践方案。
- 王静潘福勤宋翠荣李琦
-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
- 微课在高职高专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课在高职高专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口腔专业4班和5班学生共计120人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4班)采用微课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和理论考核对两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实验和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85±1.26)分和(63±2.40)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职高专口腔组织病理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效提高了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效果。
- 王静潘福勤杨九菊宋翠荣
-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高职高专
- 牙体解剖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需求分析
- 2016年
- 对我校相关教师、学生、行业专家及附属口腔医院医疗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牙体解剖生理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资源需求情况,针对牙体解剖生理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上资源开发提出建议,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需要。
- 潘福勤刘建辉王万里宋双荣季红
- 关键词:资源需求
- 不同冻存方法对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不同冻存方法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腹股沟及附睾周围的脂肪组织,取第三代ADSCs冻存于液氮。实验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为非冻存细胞,B组使用无血清非程序冻存液冻存细胞,C组使用传统冻存液(DMEM∶FBS∶DMSO=5∶4∶1)冻存细胞。12个月后复苏ADSCs,通过对比ADSCs的表面抗原、细胞凋亡、增殖及成骨分化情况,分析各组ADSCs生物学性能的差异。结果:各组细胞高表达CD29、CD90;A、B两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C组(P<0.05);B、C两组的增殖情况和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要优于C组(P<0.05)。结论:无血清非程序冻存液冻存ADSCs的效果要优于传统冻存液。
- 王静刘洪利潘福勤唐亮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凋亡率成骨分化
- 全冠修复在大学生智齿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美观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索全冠修复在大学生智齿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美观度的影响。方法将250例下颌智齿已萌出的大学生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全冠修复矫正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治疗后观察与比较2组大学生龈沟液中应激介质含量、食物嵌塞状况、咬颊状况、冠周炎恢复状况以及对美观度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后3 d,2组大学生龈沟液中的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活性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学生的PPARγ、ROS、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GPx、T-AO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物嵌塞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重度3.2%vs 13.6%,轻度6.4%vs 14.4%),且无食物嵌塞者比例(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2.0%)。观察组咬颊未充血者比例(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1.2%)。观察组重度冠周炎与轻度冠周炎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冠周炎者比例(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观察组患者对美观度的总体满意率(96.8%)显著高于对照组(82.4%),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在大学生智齿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并可提高美观度,值得借鉴。
- 刘俊红张圣敏潘福勤王宁宁辛世鹏陈木棠
- 关键词:全冠修复智齿纤维桩
- 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被引量:3
- 2018年
- 背景: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及可降解性,对细胞的黏附、增殖及血管生成极为有利。目的:观察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对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牙髓细胞,接种在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接种前及接种后第1,3,7,14,24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2)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增强;(3)与接种前比较,接种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增加(P<0.01);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支架材料上的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逐渐增强;(4)结果表明,胶原-生物活性玻璃-聚己内酯复合支架材料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过程。
- 潘福勤刘建辉庞胤邱严力周静李琦蔡春意
- 关键词:胶原迁移分化
- 臂丛变异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标本时见其左侧臂丛变异及正中神经与肌皮神经共干(图1),报道如下:本例臂丛由C5~C8、T1五个神经节发出的5条神经根组成,于斜角肌间隙穿出。C5-C6颈神经于中斜角肌外侧缘合成上干,
- 王万里潘福勤刘建辉
- 关键词:斜角肌间隙肌皮神经正中神经中斜角肌神经根神经节
- 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分析旋转手法髓核受力与体位的关系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借助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分析侧屈方向对推拿旋转手法下髓核受力的影响。方法:采集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的医学影像学数据建立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左右侧屈位的旋转力学载荷,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髓核应力和位移变化。结果:研究成功建立起C4/C6有限元模型,屈伸、侧屈、旋转力矩与实验模型的符合程度均较为满意。左侧屈和右侧屈的椎间盘内在应力分布均集中在纤维环。在左侧屈和右侧屈位施加旋转手法后,髓内压和髓核位移均有明显增大,其中左侧屈位的髓内压和髓核位移小于左侧屈位。结论: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支持左侧屈位时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髓核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 刘建辉朱建忠潘福勤张海峰庞胤
- 关键词:颈椎间盘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
- 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与研究牙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对专科层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雕牙作品考核、牙体识别考核和问卷调查,比较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学生考核成绩及课程教学内容满足度均高于对照班。结论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满足了后续专业课和临床工作的需求。
- 潘福勤刘建辉曹长红杜凤芝
- 关键词:实验教学口腔医学专业
- 不同填充物填塞致青年下颌智齿拔除术拔牙创关闭不全、干槽症三例误诊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填充物填塞致青年下颌智齿拔除术拔牙创关闭不全、干槽症误诊为术后肿痛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填充物填塞致青年下颌智齿拔除术拔牙创关闭不全、干槽症误诊为术后肿痛的3例病例资料。结果 3例青年下颌智齿拔除术患者术后早期均出现明显自发性疼痛,均误诊为术后肿痛,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明显好转并出现放射痛。后均经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干槽症,给予清创术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患者均痊愈。结论下颌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可能与填充材料致拔牙创关闭不全,未能有效阻断微生物感染途径致牙槽骨壁急性感染有关。干槽症早期易误诊为术后肿痛,早期行病原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可避免误诊的发生。
- 辛世鹏刘俊红陈木棠王宁宁张圣敏潘福勤
- 关键词:干槽症拔牙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