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春阳
-

-

- 所属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树华

- 作品数:231被引量:2,379H指数:3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园艺疗法 园林绿地 园林植物 城市绿地
- 纪鹏

- 作品数:74被引量:3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研究主题:甜瓜 相对湿度 园林专业 温度 分子标记
- 郭慧娟

- 作品数:7被引量:4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植被修复 园林植物 风景园林 养分吸收规律 海桐
- 李晓艳

- 作品数:11被引量:1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职业学校
- 研究主题:百合 城市带状绿地 铺装结构 透水性 入渗过程
- 王之婧

- 作品数:9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风景 铺装结构 透水性 入渗过程 园林道路
- 一种促进植被修复的污泥有机肥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湖底污泥生产促进植被修复的污泥有机肥机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是,利用武汉市东湖通道工程采挖的湖底污泥,加入稻草、堆肥菌剂、化学氮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堆制成堆肥。该污泥有机肥成品有机质含...
- 朱春阳刘胜祥汪民郭慧娟刘司浪
- 文献传递
- 公共健康需求对近代欧洲城市绿地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未来城市发展面临诸多健康风险与挑战,城市绿地与公共健康领域的协同建设,将为高质量的健康城市空间优化提供参考。本文基于公共健康需求,论述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城市绿地经历的4个发展阶段,即私有花园公共化阶段、开放空间多元化阶段、城市绿地增量化阶段、城市绿地系统化阶段;梳理了欧洲代表性城市伦敦、巴黎、圣彼得堡和斯德哥尔摩城市绿地发展与公共健康需求的历史渊源。在此基础上,归纳公共健康需求与城市绿地发展的互促关系为:公共健康需求为城市绿地的最初发展提供契机;绿地规划纳入城市规划范畴前,公共健康需求推动城市绿地发展;绿地规划纳入城市规划范畴后,城市绿地发展主动回馈公众健康需求。
- 关艺蕾朱春阳
- 关键词:公共健康城市绿地历史溯源
- 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3年
- 选择北京典型城市带状绿地——西四环旁侧4种不同垂直结构及5种不同郁闭度的带状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研究城市带状绿地结构类型与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含菌量间的关系。每天8:00—18:00,每2 h分别对带状绿地和对照处的空气负离子、空气含菌量进行同步测定,连续测定7 d。结果表明:(1)当绿地垂直结构为乔-草、乔-灌-草时,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效应显著;当绿地垂直结构为乔-草时,绿地的抑菌作用显著(绿地宽度42 m,p<0.05)。(2)当郁闭度超过0.44时,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效应显著(p<0.05),绿地的抑菌作用明显;当郁闭度超过0.67时,抑菌作用明显且趋于稳定(绿地宽度42 m)。
- 朱春阳纪鹏李树华
- 关键词:城市带状绿地郁闭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含菌量
- 武汉花楼街片区交流型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目前关于防灾避险绿地的相关研究集中于应对自然灾害而进行的区域尺度规划设计,对于如何应对社区尺度易发的火灾等灾害相关研究较少。交流型防灾避险绿地作为生活社区中存在的一种绿地形式,具有紧急避险、信息收集、安抚灾民情绪、疏散转移、临时安置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交流需求。该文选择湖北省武汉市花楼街典型里巷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社区进行交流型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设计。采取空间景观单元手法,对花楼街社区内200m^2以上的空地和单位空地进行调研统计,按照面积、位置等不同进行划分,对生活社区交流型防灾避险绿地进行规划设计,进一步完善生活社区防灾避险绿地体系。
- 赵紫瑾海丰朱春阳
- 关键词:风景园林交流型
- 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构建
- 2014年
-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景、形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更重视园林绿地的生态、游憩功能,绿地系统中景观、文化、避灾功能规划意识淡薄。该文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讨了功能型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明确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性需要回归,回归绿地生态、绿地文化、绿地景观、绿地游憩、绿地避灾,使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承载的生态改善、文化创造、环境美化、休憩娱乐、防灾避险五方面充分体现,让园林绿地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亟需绿地功能结构的构建:"景观结构+游憩结构+文化结构+生态结构+避灾结构",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朱春阳
-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体系
- 气候变化视角下上海黄浦江滨水区洪涝风险评估与分区分策被引量:1
- 2023年
- 为进一步降低河口城市滨水区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洪涝灾害风险,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关于风险的定义,按照危险性、脆弱性、暴露度构建洪水风险指数评估模型,选取11个评价指标,采用场景模拟与GIS空间叠加的方法计算洪水风险指数。选取上海市黄浦江滨水空间为研究区,并分别以2030年、2050年及2100年为时间节点进行情景模拟,进一步按照人口密度单因子进行叠加评价,通过情景模拟识别黄浦江滨水空间景观,更新“三区三策”。结果显示:根据黄浦江滨水区气候变化目标下洪水风险的空间格局,显示风险度等级逐年提高;在2050及2100年的场景模拟中,黄浦江上、下游两部分均显示了高洪涝风险段。采取抵抗(抗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对城市高密度人口区等区域威胁日益增大;采取疏散策略的岸线逐年增长,水岸的宜居性降低;采取共处(承洪)策略的岸线逐年减少,需要采取更多抵抗策略与疏散策略。根据气候变化视角下黄浦江滨水区洪涝风险分区分策,泛洪区位于宝山区以东及浦东新区西北角,黄浦江滨水空间需要采取后退疏散策略,实施人口疏散,规划“河口保护计划”,以及在中游松江区内进行生态湿地建设;抗洪区位于中心城区,滨水空间需要继续采取抵抗洪水策略,且风险日益扩大;承洪区位于大部分黄浦江滨水空间,可采取与洪共处策略,但潜力日益缩小。
- 朱黎青高翅朱春阳
- 挪威斯塔万格自然风景体验徒步远足体系综述
- 2021年
- 在我国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建设的背景下,徒步远足运动加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许多城市开始尝试建设具有自然荒野精神而又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的徒步远足体系。挪威因其独特的浪漫主义民族文化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徒步远足体系的发展尤为完善。文章以挪威斯塔万格38条徒步远足线路为研究对象,归纳了远足体系中远足径的分级、分类要点,总结了观景点、休闲场地与公共木屋等停留点、游径标记与解说标识指引、远足起点等规划内容。最后以吕瑟峡湾远足线路为详例,整理其远足径与沿线停留点等网络要素的规划策略与建设特点。
- 赵聆言安文雨Arkadiusz Przybysz朱春阳
- 基于森林疗养的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四季变化及影响因素
- 空气负离子在森林疗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空气负离子在武汉马鞍山森林公园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公园内各样点的空气清洁度等级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幅度都较大,春夏两季上午空气清洁度...
- 张明明吴珏莹叶雅慧周全陈羽阳朱春阳
-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空气清洁度影响因素
- 基于原风景设计手法的望鱼古镇风景模式规划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面对乡村建设的城镇化热潮,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追求的是生产功能的城市化,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与乡土化,乡村的有机再生,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选址以望鱼古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原风景设计手法,从功能性、景观性、生态性、社会性、精神性五个维度出发,在充分尊重和保留原场地肌理和风貌的前提下,对建筑、植被、道路三个构成要素进行特征提取,采用引借、易位、重合、材质、减舍、虚幻设计手法,实现对场地的保护与更新。同时,以方法论的途经踏寻"从乡村建设的城镇化,走向城镇建设的乡村化"之路。
- 郭慧娟穆瑶朱春阳
- 关键词:风景园林
- 不同形状城市湿地对周边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2015年春、夏、秋季选择大庆市区5种不同形状特征的城市湿地及周边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尺度定量测定的方法,分析城市湿地形状特征对周边环境温、湿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特征的城市湿地均具有增湿降温效应.其中,夏季的增湿降温效应最强,春季其次,秋节最差.形状特征对湿地的降温增湿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不规则形状湿地>规则形状湿地(近圆形湿地、近矩形湿地)>长条形状湿地;增湿降温日变化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即早晚弱、中午强,春、秋季增湿降温幅度最大的时段为12:00—14:00,夏季增湿降温幅度最大的时段为14:00—16:00.
- 纪鹏朱春阳盛云燕
- 关键词:城市湿地温度相对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