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纯武
作品数: 410被引量:3223H指数:27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相关作者

欧阳汉
作品数:188被引量:1,36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扩散加权成像 MRI表现 乳腺肿瘤
赵心明
作品数:178被引量:1,27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李静
作品数:5,260被引量:17,025H指数:4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护理 乳腺肿瘤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乳腺癌
罗德红
作品数:131被引量:1,367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CT表现 鼻咽癌 CT 头颈部肿瘤 X线计算机
林蒙
作品数:73被引量:44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扩散加权成像 下咽鳞癌
肿瘤血管生成和肺癌及其影像学的联系被引量:9
2000年
陈雁周纯武刘玉清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肺癌影像学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表现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2 0例 (2 5个病灶 )的影像资料。结果  4/4个病灶CT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影 ;92 % (2 2 /2 4)病灶在CT增强扫描动脉期为均匀高密度或明显高密度 ;96% (2 3 /2 4)病灶在门静脉期表现为高密度或略高密度 ;3 8% (8/2 1)病灶在延迟后平衡期扫描表现为高密度或略高密度 ,5 2 % (11/2 1)为等密度 ;5 0 % (12 /2 4)病灶内有纤维分隔或瘢痕。 60 % (9/15 )病灶在MR的T1WI为等信号 ,40 % (6/15 )为略低信号或低信号 ;2 7% (4 /15 )病灶在T2WI为等信号 ,73 % (11/15 )为略高信号或高信号 ;15 /15个病灶在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中等强化 ;11个病灶在延迟扫描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 ;67% (10 /15 )病灶内可见纤维分隔或瘢痕。B超检查 ,65 % (15 /2 3 )个病灶呈低回声 ,5个呈等回声或稍强回声病灶 ,3个呈高回声。结论 影像检查能够正确诊断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例 ,MRI显示其病理特征优于CT和B超。
赵心明李槐徐锋欧阳汉周纯武
关键词:肝肿瘤影像诊断
CT与MRI诊断胰腺癌方案优选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CT平扫和增强及MR平扫和增强分别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对影像诊断方法进行优选。方法收集14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胰腺疾病,分别以CT平扫、CT增强、CT综合(CT平扫+增强)、MR平扫、MR增强、MR综合(MR平扫+增强)进行定性诊断,以病理为金标准,使用ROC曲线分析,比较各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1)CT及MR扫描方法内和方法之间的诊断价值比较:CT平扫的诊断准确性低于CT增强和CT综合,MR平扫的诊断准确性低于MR增强和MR综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T增强与CT综合及MR增强与MR综合的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方法之间的诊断价值比较:CT平扫的诊断准确性低于MR增强和MR综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余各扫描方法之间两两比较,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取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诊断点为诊断界值时,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CT平扫
马霄虹赵心明张红梅欧阳汉曾蒙苏宋彬郭宁胡敏霞张瑾叶枫胡毅屈东周纯武
关键词:胰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18)FDG PET/CT与增强CT对胰腺癌分期的价值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比较PET/CT与增强CT(CECT)对胰腺癌T和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PET/CT对胰腺癌治疗前M分期的影响以及最大标准摄取(SUVmax)值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或临床、影像学随诊证实的胰腺癌患者46例,术前全部患者接受PET/CT检查,43例并接受CECT检查,中位间隔时间为6天;对接受手术切除或探查的19例患者以手术所见为参照,比较PET/CT与CECT检查对胰腺癌T和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19例胰腺癌患者术中发现肿瘤与周围血管粘连或侵犯周围血管/器官,术前CECT明确诊断17例(17/18,94.44%),PET/CT明确诊断3例(3/19,15.79%),CECT对T分期的准确率高于PET/CT。对于N分期,CECT和PET/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8/12)、100%(7/7)、78.95%(15/19)和75.00%(9/12)、100%(7/7)和84.21%(16/19),二者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46例胰腺癌患者中,PET/CT发现28例血行转移及远隔淋巴结转移,常规影像学分期检出其中的15例。PET/CT明确诊断了5例CT不能肯定的肝脏病灶,并发现2例患者同时存在第二原发癌;ROC曲线分析表明,SUVmax越高,发生血行转移的可能越大,其曲线下面积为0.68,诊断界值为4.80。结论 PET/CT对胰腺癌T分期的准确率远低于CECT;PET/CT和CECT对N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相似;PET/CT对M分期和远隔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优势,并可同时发现第二原发癌灶,SUVmax越高,发生血行转移的可能越大。
张雯杰吴宁周纯武郑容刘瑛梁颖赵平
关键词: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肿瘤分期
动态增强MR定量分析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定量分析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分析47例经核芯针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化疗前和NAC2周期后的动态增强MR量化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c)。按病理结果分为组织学非显著反应(NMHR)组和组织学显著反应(MHR)组。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比较MHR组和NMHR组NAC2周期后各量化参数的变化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化疗前两组的基线参数值,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找到最佳预测参数及其诊断阈值。结果MHR组15例,NMHR组32例。化疗前MHR组的Ktrans、Kep和Vc值分别为(1.51±0.33)/min、(2.97±1.06)/min和(0.55±0.16),NMHR组各参数值分别为(1.53±0.40)/min、(2.82±0.99)/min和(0.57±0.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23、0.450和-0.380,P值均〉0.05)。NAC2周期后MHR组Ktrans、Kep和Vc的变化值分别为-88.2%(-96.0%-1.5%)、-62.5%(-94.3%~-8.7%)和-57.0%(-82.1%~55.5%),NMHR组各参数的变化值分别为-8.1%(-88.5%-32.4%)、-18.2%(-62.1%~145.9%)和-4.7%(-83.1%~95.7%),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359、4.359和3.332,P值均〈0.01)。通过绘制ROC曲线可得,Ktrans和Kep的变化值及NAC2周期后Ktrans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均为0.898,三者预测NMHR的敏感度分别为87.5%、90.6%和78.1%,特异度分别为86.7%、80.0%和93.3%。结论动态增强MR定量分析可早期(化疗2周期)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的最终疗效。
赵莉芸张仁知周纯武李静王琳
关键词: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药物疗法
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病理及综合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1例患者中,肝胆管囊腺瘤6例,囊腺癌5例。4例有上腹部不适、胀痛等临床症状。免疫组化:囊腺癌患者CEA、CK7、CK19阳性表达;囊腺癌肿瘤间质Vim、Actin和PR标记阳性。影像学表现:9例位于肝左叶,8例为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物,7例肿物周边胆管扩张。肝胆管囊腺瘤5例边界规整,囊内间隔多薄而规整,无或较小囊壁及间隔结节,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CT、MR增强无明显强化;肝胆管囊腺癌4例边界不规整,囊内间隔多为厚分隔,囊壁及间隔结节较大,CDFI可见血流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肝多房囊性或囊实性肿物、囊壁及间隔结节、肿物周边胆管扩张征象有助于诊断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
许飞周纯武李忱瑞宋艳
关键词:胆管囊腺瘤囊腺癌诊断显像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36
2008年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08例宫颈癌的髂总、髂内、髂外组、闭孔组、腹主动脉旁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85.6%;诊断各个解剖部位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髂内组,87.5%、55.9%;髂外组,76.4%、60.9%;髂总组,89.8%、68.8%;闭孔组,64.3%、92.5%;腹主动脉旁,40.0%、96.9%。髂内组、髂外组、髂总组的淋巴结数目,阳性组多于阴性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淋巴结大小、数目、密度对诊断淋巴结转移非常有帮助,出现淋巴结坏死高度可疑为淋巴结转移。
李相生周纯武戴景蕊赵心明蒋力明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多层螺旋CT
不同数学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102例(35例良性,共36个病灶;67例恶性,共68个病灶)乳腺病变并在我院行乳腺MRI检查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单...
车树楠周纯武李静欧阳汉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原发性肝癌术前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PHCC)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价值。方法211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PHCC患者经TACE治疗后,有41例获Ⅱ期手术切除,分析其TACE特点、距手术时间、病理学改变和随访情况。结果TACE术可使1.9%的PHCC患者获得Ⅱ期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前平均TACE治疗次数2.3次/人,距手术时间平均45天;TACE有效率(CR+PR)为51.2%。肿瘤完全坏死4例,占9.9%;重度介入治疗后反应27例;肿瘤残留呈弥漫分布或肿瘤周边被膜下。1、2、3、5年生存率85.0%、74.3%、57.6%和46.2%。中位生存期50.3个月。结论术前TACE治疗可使部分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患者获Ⅱ期手术切除,其疗效肯定,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方法。
李忱瑞李文波李清华姜文浩史仲华王成峰张宏图周纯武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监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spectroscopic imaging,MRS),在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仅选取其中一种功能成像,即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pro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1HMRS),先对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以及谱线后处理软件等方面进行了精要回顾,再对1HMRS在乳腺癌的诊断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与预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综述,最后指出了1HMRS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张仁知周纯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乳腺癌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