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萍
-

-

- 所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荣光

- 作品数:234被引量:1,350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嗅神经母细胞瘤 耳鼻咽喉科学 鼻腔 鼻窦 手术治疗
- 杨伟炎

- 作品数:575被引量:3,736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耳蜗 耳聋 前庭 颞骨 耳鸣
- 韩东一

- 作品数:736被引量:4,492H指数:3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耳聋 人工耳蜗植入 突变 耳蜗 GJB2
- 黄冬雁

- 作品数:42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声带 嗓音 声带息肉 声带麻痹 儿童
- 王刚

- 作品数:346被引量:1,849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机器人 麻醉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 嗓音外科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9
- 2006年
- 于萍王荣光杨伟炎
- 关键词:嗓音质量外科手术技术耳鼻咽喉科医师语言病理学嗓音医学
- 儿童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原则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儿童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制,规范儿童嗓音疾病的治疗。方法分析132例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儿童的性别及年龄分布、声带病变类型及转归情况。结果受试儿童中,男孩97例,女孩35例,男女性别比例2.8:1;幼儿8例,学龄前儿童36例。学龄儿童88例;声带小结最多。为123例,声带炎7例,声带息肉2例。结论儿童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以学龄期男孩最多见,主要病变类型是声带小结,这与男孩的性格特点及自我控制能力差有关。儿童声带小结在青春期后多能消退,不建议手术治疗。
- 王延林于萍杨静王丹丹
- 关键词:嗓音障碍儿童电子喉镜
- 发声训练在嗓音疾病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9年
- 嗓音医学的一个重要进步,体现在开始关注和重视发声训练与嗓音保健的重要性。随着对嗓音疾病的病因及声带振动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不良发声行为导致的声带病变单纯依靠嗓音外科手术,对恢复和改善发声功能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我国,由于缺少专业的嗓音治疗师,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发声训练的普及和推广。为此,我们将国外的研究及临床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介绍发声训练在嗓音疾病治疗中的意义及嗓音保健在预防嗓音疾病中的重要性。
- 于萍
- 关键词:嗓音疾病发声训练嗓音保健嗓音医学声带振动声带病变
- 中枢性发音障碍及其特征被引量:2
- 2013年
- 言语和唱歌等发声活动是呼吸、发声、共鸣和发(构)音器官之间的高度协调活动。中枢神经系统在言语、歌唱的发动与中止,以及在呼吸、发声、发音器官肌肉群的运动及动作协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枢神经性病变在早期可能是以发声障碍或发音障碍(言语不清)表现出来,因此常首先就诊于耳鼻咽喉科,如果耳鼻咽喉科医生或神经内科医生不具备语言病理学方面的知识,可能会误认为是发声器官(喉部)的病变。
- 于萍
- 关键词:发音障碍中枢性神经性病变发声障碍发音器官内科医生
- 喉结核的喉镜检查特点及临床诊断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喉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喉结核的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喉结核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声嘶、咽喉疼痛、咳嗽,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少见。本组患者都有声嘶,咽部疼痛9例(69%),咳嗽6例(46%),低热、消瘦及全身乏力1例(8%)。喉镜下表现为3种类型:浸润水肿型4例、增生肥厚型6例,类慢性喉炎型3例。肺部CT:肺部结核感染11例,无肺结核病灶2例。喉部活检:除2例病变局限在声带的患者未行喉部活检外,其他11例患者进行喉部活检,10例报告为喉结核,1例结果阴性。PPD试验:除1例未做外,其他12例为阳性结果。结论喉结核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喉镜下病变的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喉镜检查提出,确诊需结合活检病理结果、肺部CT及PPD试验。
- 于萍王延林杨静王丹丹
- 关键词:喉镜检查结核病理活检
- 嗓音疾病(voice disorders)
- 目前国际上对嗓音疾病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大多是根据嗓音障碍发生的机制进行分类。本文介绍了功能不良性嗓音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阐述了声带小结、声带息肉以及Reinke间隙水肿等嗓音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 于萍
- 关键词:嗓音疾病嗓音障碍
- 文献传递
- 肌紧张性发声障碍患者的言语改变:喉部手法治疗后元音间距延长
- 2010年
- 王刚于萍Roy N
- 关键词:发声障碍手法治疗肌紧张性喉部肌肉张力言语矫治
-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评估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探索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评估方法.方法受试者为18名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耳蜗植入时平均年龄6岁.按人工耳蜗使用时间长短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评估:第一阶段18名患儿,使用人工耳蜗1~12个月;第二阶段12名,使用人工耳蜗13~24个月;第三阶段8名,使用人工耳蜗25~36个月;第四阶段6名,使用人工耳蜗在36个月以上.描述性分析,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声音接受、言语表达及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言语测试,进行言语识别能力和发声能力测试.结果第一阶段患儿,能够感知和辨别来自家庭和环境中的声音;第二阶段患儿,封闭项词识别率是51%,开放项词识别开始启动;第三阶段患儿,封闭项词识别率达到72%,开放项词识别率是40%,能正确发出的单词数是42%;第四阶段患儿,封闭项词识别率和开放项词识别率分别达到84%和53%,能正确发出的单词数达62%,部分患儿已有自发的口语表达.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对语前聋患儿的言语发育有帮助,患儿的言语能力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推移不断进步.
- 于萍Romain STriglia JMGuarella MD
- 关键词: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言语测试
- 语后聋成人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感知能力的测评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通过对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后聋成人听力言语感知能力的测评,探讨人工耳蜗对语后聋成人言语康复的作用。方法受试者为14名语后聋成人患者,男性9例,女性5例;耳蜗植入年龄22岁 ̄67岁,平均46岁;耳聋时间6年-42年,平均16年。在人工耳蜗植入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进行开放性单词和短句言语感知测试。分别在三种模式下进行:只听模式(开放人工耳蜗)、听觉加视觉模式(开放人工耳蜗加唇读)及视觉模式(关闭人工耳蜗只用唇读)。结果在听觉模式及听觉加视觉模式下,患者对单词和句子的正确感知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改善。术后6个月,听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38%和54%;听觉加视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70%和76%。术后24个月,听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65%和72%;听觉加视觉模式下的开放性单词和短句的正确感知率分别是84%和88%。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显著改善语后聋成人的言语感知能力,并随着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的增加,言语感知能力逐渐得到提高。
- 于萍S.RomanJ.M.Triglia
- 关键词:耳蜗植入语后聋言语感知人工耳蜗植入植入后测评
- 不同嗓音样本对嗓音听感知评估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声样对嗓音障碍听感知评估结果的影响 ,指导嗓音研究中语音材料的选择。方法 受试者为 6 0例嗓音障碍患者和 2 0名嗓音正常者。对所有受试者录制 3类声样 :话语声、完整长元音 α: 、平稳段长元音 α: 。所有声样随机排列 3次 ,共进行 9次评估 ( 3个声样× 3次 )。评估参数为日本言语语音学会制定的嗓音嘶哑评估标准GRBAS系统中的总嘶哑度 (G)、粗糙度 (R)、气息音 (S)。计算统计学上的Kappa系数值确定听评委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根据听评委对每一受试者评估的平均值比较 3类声样的差异性。结果 评委自身和评委之间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好 ;评估参数以总嘶哑度 (G)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最好 ;不同声样类型对评委评估的一致性无影响。 3类声样的评估结果有高度的相关性 (P <0 .0 0 1) ;话语声与完整长元音 α : 对嗓音障碍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 ,平稳段长元音 α : 有过低评估嗓音障碍的倾向 ,且随着嗓音障碍程度的加重而更加明显。结论 平稳段长元音对嗓音障碍的评估程度过低 ,完整长元音与话语声对嗓音障碍的评估基本一致。建议嗓音障碍的听感知分析选择话语声作为嗓音材料 。
- 于萍黄冬雁Revis JoanaGiovanni Antoine
- 关键词: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