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
作品数: 109被引量:595H指数:13
  • 所属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

相关作者

黄富麟
作品数:67被引量:698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疗法 低剂量 肿瘤 氟脲嘧啶 氟尿嘧啶
潘良熹
作品数:112被引量:1,183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晚期胃癌 化疗 氟尿嘧啶 奥沙利铂 非小细胞肺癌
陈凌翔
作品数:37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晚期恶性肿瘤 联合化疗治疗 顺铂 化疗 低剂量
郑秀立
作品数:88被引量:398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疗法 肿瘤 表阿霉素 氟脲嘧啶 恶性肿瘤
孙小峰
作品数:28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晚期胃癌 伊马替尼 联合化疗 氟尿嘧啶 紫杉醇
法玛新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临床验证,合资表阿霉素(商品名:法玛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 FEC 方案及 CEOP 方案治疗乳腺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FEC:5-Fu500mg/Mivgttd1,Epi-ADM60mg/ Mi...
江伟潘良熙陈嘉冯继峰
文献传递
低剂量盖诺静脉泵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盖诺静脉泵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3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持续点滴组。常规治疗组 :盖诺25mg/m2 第1、5天静推 ,DDP30mg/m2 第2~4天静滴。持续点滴组 :盖诺10mg第1天静推 ,盖诺10mg/天静脉泵持续24小时点滴 ,连用5天 ,DDP30mg/m2 第2~4天静滴。4周为1周期 ,化疗2周期。[结果]总有效率持续点滴组61.9%,常规治疗组50.0%,前者有效率虽略高于后者 ,但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毒性是两组主要毒副反应。白细胞下降常规治疗组90.9%,持续点滴组66.7%,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提示持续点滴较常规治疗血液学毒性明显降低。[结论]盖诺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较高 。
洪专吴罕利潘良熹唐桂棣祝浩强魏荣富徐小红江伟陈嘉黄富麟郑秀立
关键词:长春花生物碱类药物疗法乳腺癌
依维莫司二线治疗晚期肾细胞癌1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估依维莫司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依维莫司治疗的12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均完成至少2个周期治疗。客观缓解率0,疾病控制率83.3%,平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67个月。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恶心、腹泻、咳嗽、发热、贫血、皮疹、口腔溃疡、血糖升高等,其中Ⅲ~Ⅳ级有6人次,造成中断治疗2例(16.7%)。结论依维莫司治疗转移性肾癌近期和远期疗效良好,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大,需密切关注。
朱华云孙小峰李薇陈嘉吴平平邹青
关键词:依维莫司肾癌靶向治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4例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130mg/m2,静脉滴注,d1、8,每21天为一周期)治疗,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 34例患者中,有7例(20.6%)部分缓解,15例(44.1%)稳定,12例(35.3%)进展,客观有效率(RR)为20.6%,疾病控制率(DCR)为64.7%,TTP为5.7个月(1.3~8.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对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疗效较好,疾病控制率高,且耐受性良好。
梅静峰周云陈嘉孙晓峰陈凌翔沈波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安全性
持续静脉输注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临床研究去甲长春花碱 (诺维本 ,Navelbine,NVB)持续静脉输注是否可以提高疗效并减轻毒副反应。方法 :转移或复发的晚期乳腺癌以及不能手术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其中去甲长春花碱的给药方式采用注射泵通过锁骨下深静脉置管进行 2 4小时持续给药。治疗方案 :NVB 10mg静脉一次推注第 1天 ,NVB10mg静脉持续滴注 2 4小时 ,第 1— 5天 ,DDP 40mg静脉滴注 2小时第 1— 3天 ,盐酸格拉司琼 3mg静脉推注第 1,3,5天。 2 1天为 1周期 ,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47例病人中非小细胞肺癌 35例 ,乳腺癌 12例。平均年龄为 5 8.9岁。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病人 12例 ,腺癌病人 2 3例 ;Ⅱ期 2例 ,Ⅲ期 19例 ,Ⅳ期 14例 ;乳腺癌病人均为浸润型导管癌 ,其中Ⅲ期为 3例 ,Ⅳ期为 9例。可评价疗效病人 44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 19例达PR ,总有效率为 5 7%。乳腺癌病人 1例达CR ,6例达PR ,总有效率为 6 3%。可评价毒性反应病人 47例。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及轻度的消化道反应。其中白细胞Ⅲ—Ⅳ度毒性达 5 1% ,粒细胞下降Ⅲ—Ⅳ度毒性达 40 %。消化道反应较为轻微 ,Ⅲ—Ⅳ度呕吐只占 6 .4%。神经毒性相当轻微 ,只有 6 .4%的病人有Ⅰ度的感觉神经损伤 ,没有病人出现如肠麻庳的严重神经毒性。结论
陈嘉黄富麟郑秀立于力克何泽明
关键词:去甲长春花碱静脉持续输注顺铂
应用CHOP方案联合日达仙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用或不用日达仙对病人免疫功能及对疗效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 参照REAL淋巴瘤病理分类标准 ,随机分为A、B两组 ,采用CHOP方案治疗 ,其中B组病人治疗期间应用日达仙 1 6mg皮下注射 ,每周二次。所有病人须进行不少于 4个周期的化疗 ,以及日达仙须连续给药不少于 15周。结果 本研究根据入组标准共入组病人 3 4例。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3例 ,平均年龄 48岁。病理按REAL分型标准低度恶性者 9例 ,中度恶性者 2 0例 ,高度恶性者 2例 ,未定型 3例。A、B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 (RR)相近(82 3 5 %vs 88 3 % ) ,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但B组病人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病人 (70 6%vs3 5 3 % )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值 <0 0 5 )。两组病人的体力状况评分KPS(ECOG)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别。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所有病人均未见Ⅲ Ⅳ级的毒副反应出现。免疫功能测定A组病人治疗前后CD4/CD8比值改善有统计学差异 ,NK细胞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B组病人CD3、CD4升高及NK细胞升高明显。结论 CHOP方案联合日达仙可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免疫功能 ,提高CD4/CD8比值及NK细胞的数量。
陈嘉黄富麟郑秀立秦叔逵何泽明吴昌平李桂芳钱科卿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日达仙CHOP方案
PROMACE和CYTBOM方案治疗中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毒性观察
2000年
目的 评价PROMACE和CYTBOM方案治疗中高度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毒性。方法  44例经组织学证实的NHL患者分为PROMACE和CYTBOM方案治疗组 ,CHOP方案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为 90 9% ,对照组为 73 9%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CR率 45 5 % ,对照组为 3 4 8%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初治病例CR率 :治疗组 5 3 3 % ,对照组为 3 8 5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 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5 0 % ,2 2 5月 ;对照组为 40 5 %和 19 5月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及轻度消化道反应 ,均能耐受。结论 对于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PROMACE和CYTBOM方案是一个疗效及安全性较高的第三代化疗方案。
曹国春吴罕莉冯继锋陈嘉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药物疗法环磷酰胺阿霉素
Avastin(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Avastin(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vastin的用法为5 mg/kg,在化疗的第2天静滴,2周后重复,至少用4次。化疗方案不限,采用3周重复,一般完成3个周期化疗与使用4次Avastin治疗同步,即评定疗效。结果9例中PR 2例,SD 6例,PD 1例。毒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结论该治疗方法显示了Avastin作为肿瘤分子靶向联合化疗的广阔前景。
陈凌翔周青陈颖波陈嘉
关键词:AVASTIN靶向治疗化疗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临床研究显示吉非替尼(gefitinib),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本研究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既住接受过化学治疗的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吉非替尼250mg(1片),1日1次,口服,空腹或与食物同服。结果:全组50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2.0%(11/50),其中完全缓解(CR)2.0%(1/50),部分缓解(PR)20.0%(10/50),无变化(NC)50.0%(25/50),疾病控制率(CR+PR+NC)72.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4月。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毒副反应为皮疹、腹泻。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晚期NSCLC疾病控制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治疗晚期NSCLC有效安全的药物。
孙小峰陈嘉
关键词: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中国易瑞沙扩大用药项目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患者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背景与目的中国易瑞沙(吉非替尼、ZD1839)扩大用药(EAP)项目开始于2001年,旨在为标准治疗失败后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提供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本研究主要评估仍在EAP组长期生存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控制情况、服药安全性、临床特点及基因测定。次要目标为探讨长期生存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这是一项描述性观察研究,数据收集依据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于仍在EAP组中的患者,数据将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于已从EAP组中退出的长期生存者和快速进展者,数据以回顾性方式收集。结果在EAP数据库中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934例,其中59例为服用吉非替尼>3年的长期生存者,包括25例仍在EAP组,34例已退出EAP组,875例为快速进展者。59例长期生存者来自中国的15个临床中心。仍在EAP组的长期生存者,中位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试验结果系数(trial outcome index,TOI)和肺癌量表(lung cancer subscale,LCS)分值分别为64.5、37和12.5,91.6%患者的体力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为0分-1分,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有效持续时间分别为37.5%、87.5%和68个月。在59例长期生存者中,没有发现严重或新的不良反应;其中<65岁者68.5%,腺癌81.4%,女性55.9%,从不吸烟者71%。与快速进展者比较,长期生存者中女性比例稍高(P=0.02)。本研究收集了3例患者的组织标本,其中1例EGFR突变阳性;2例Ki-67蛋白表达阳性,这2例患者生存期都超过73个月。同时收集了22例血浆标本,1例EGFR突变阳性。结论部分晚期NSCLC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可获3年以上长期生存,并为长期生存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质量、满意的疗效和药物耐受性。
李龙芸钟巍廖美琳陈黎韩宝惠管忠震于世英刘叙仪吴一龙蒋国梁徐建明陈嘉陶敏罗荣城李为民徐农赵肖王孟昭
关键词:肺肿瘤吉非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