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尚彬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相关作者
- 高献书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15被引量:8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前列腺癌 放疗 放射疗法 食管肿瘤
- 李洪振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7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放疗 放射疗法 前列腺肿瘤 异位骨化
- 亓昕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5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前列腺癌 放疗 放射疗法 前列腺肿瘤 分次
- 李晓颖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8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放疗 前列腺癌 放射疗法 前列腺肿瘤 血管肉瘤
- 张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2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放疗 前列腺癌 放射疗法 转移灶 异位骨化
- 寡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放疗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对寡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进行原发灶和转移灶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2011—2015年收治 20例寡转移CRPC患者,采取影像引导VMAT技术给予前列腺+精囊区76 Gy分38次,盆腔淋巴结防区46 Gy分23次,转移部位中位剂量60(52-66) Gy分23次,分析其临床相关数据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患者均完成放疗,仅 1例患者出现3级尿路梗阻,须留置导尿。急性期≥2级不良反应中尿路 4例(20%)、直肠 2例(10%)、血液系统 2例(10%)。直 肠V50与直肠急性期≥2级不良反应相关。中位随访时间为24.2个月,无晚期≥2级不良事件发生。20例患者在放疗后均出现PSA下降,中位下降率99%,16例(80%)患者PSA下降率〉90%。结论 寡转移CRPC患者对前列腺原发灶及转移灶行根治量放疗安全有效。
- 李洪振高献书亓昕秦尚彬纪辰张敏李晓颖王庆国李晓梅
- 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放射治疗I期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 评价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照射的急性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8月,本院20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入组。中等分割处方剂量为盆腔45 Gy/25次,1.8 Gy/次;前列腺床62.75 Gy/25次,2.51 Gy/次。不良反应的评价采用北美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和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7.5个月。1例(5%)患者出现了2级急性胃肠反应;2例(10%)患者出现了2级急性泌尿反应。2例(10%)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出现了2级尿失禁,放疗后1个月恢复至0级或1级。结论 与既往常规分割照射文献相比,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照射模式(2.51 Gy/次×25次)没有明显增加患者急性胃肠、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近期随访结果显示,没有增加患者尿失禁风险。
- 秦尚彬高献书李洪振李晓颖亓昕任雪盈
- 关键词:前列腺癌术后放射治疗
- 经会阴实时超声图像引导技术在前列腺癌放疗中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经会阴实时超声图像引导(TPUS)技术实时监测前列腺各分次内运动幅度,以期为前列腺癌的精确放疗和大分割放疗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TPUS技术采集70例前列腺癌患者1 588个分次运动数据。每次放疗前均采用CBCT纠正分次间误差,采用VMAT技术放疗。放疗过程中实时采集超声图像(1次/s),获取出束时间内的前列腺左右(x轴)、头脚(y轴)、腹背(z轴)方向上的位移范围,整合时间因素分析前列腺四维运动轨迹。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及数据采集。单次有效监测时间的中位值为179 s (132-286 s)。95%的监测时间内前列腺在各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分别为左侧2.22 mm、右侧2.17 mm、头侧2.08 mm、脚侧1.98 mm、腹侧2.44 mm及背侧2.97 mm。放疗过程中前列腺在x、y、z轴的位移幅度〈1 mm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分别为83.07%、85.46%和78.27%,〈3 mm的时间占97.70%、97.87%和96.45%。结论 TPUS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实时追踪技术,可探测到放疗过程中前列腺的四维运动轨迹,在采用VMAT技术放疗时,前列腺整体位移幅度较小,95%时间内各个方向的位移范围在3 mm以内。
- 亓昕赵波秦尚彬高献书李洪振张树超刘思伟王庆安张敏李雪迎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超声心动描记术
- 一种新型的3D打印组织补偿物在放疗中的应用
- 目的 目前针对不规则体表的浅表性病变,尚没有高度个体化的提高皮肤放疗剂量的等效组织补偿物,本研究的目的是研制一种能适用于体表不规则的浅表性病变的3D打印组织补偿物.材料与方法 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设计,采用3D打印技术制...
- 张敏赵波尹金鹏刘思伟高献书秦尚彬王庆国赵勍刘凌李晓梅李洪振李晓颖马茗微
- 外照射联合碘[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131I-chTNT)对C57BL小鼠Lewis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外照射联合碘[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I-chTNT)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 I-chTNT 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显像。方法建立 C57BL 近交系小鼠 Lewis 瘤模型,当肿瘤体积达一定大小时随机分...
- 高献书张明秦尚彬刘朝兴张敏
- 文献传递
- 经会阴实时超声图像引导技术监测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分次间和分次内位移偏差的研究
- 目的:放射治疗是局限期和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目前放疗的疗效已与手术相当。放疗疗效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图像引导精确放疗的应用,使得总剂量和单次剂量得到提升。
- 亓昕虞浩秦尚彬赵波李洪振纪晨张树超陈雁李申超石明刘杰王庆安李丹刘建玲申静涛尹金鹏高献书
- 关键词:前列腺癌实时监测
- 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靶区勾画共识与争议
- 文章对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大体肿瘤区、临床靶区以及前列腺癌的计划靶区勾画的细节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危及器官限量。
- 高献书亓昕李洪振秦尚彬马茗微李晓颖王庆国
-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性放射治疗靶区勾画
- 文献传递
- 荷瘤小鼠静脉注射洛铂和顺铂后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洛铂和顺铂在小鼠血浆、肾脏和肿瘤内的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放疗增敏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70只C57BL/6近交系Lewis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组,按10mg药物/kg体重经尾静脉分别给小鼠注射药物(洛铂或顺铂),给药后在0.5、2、4、24、48、72、96 h分别将小鼠处死获取血液和组织标本(肿瘤和肾脏),应用ICP-MS方法测定标本铂含量。结果洛铂和顺铂的血浆药时曲线均符合三室模型,半衰期分别为51.139h和35.583h,洛铂在血浆中的清除速率大于顺铂[0.532L/(h.kg)对0.192 L/(h·kg)];洛铂和顺铂在肿瘤组织的浓度均在给药后迅速达到最大[(2.79±0.35)μg/g对(4.78±1.11)μg/g],然后迅速下降,在4 h后分别降至0.99±0.21μg/g和3.39±0.55μg/g,在96 h肿瘤中仍有药物存在,浓度分别为0.23±0.05μg/g和1.41±0.71μg/g。肿瘤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呈对数相关,Rsq分别为0.948和0.837。结论洛铂和顺铂在小鼠体内静脉给药后半衰期长,肿瘤内药物浓度在给药后很快达到最大,在4 h降至平台期,96 h仍有药物存在,顺铂在肿瘤内的浓度高于洛铂;洛铂在小鼠体内的清除速率快于顺铂;可以通过检测血浆中的洛铂和顺铂浓度来估算肿瘤内的药物浓度。
- 孙明霞高献书赵玉亮秦尚彬刘朝兴张敏李晓梅
- 关键词:洛铂组织药物浓度放疗增敏放化疗小鼠
- 巨块型NSCLC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的剂量学优势
- 2022年
- 目的探索肿瘤长径>8 cm的巨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P-SABR)的剂量学优势。方法收集既往应用光子P-SABR治疗的9例巨块NSCLC的定位影像。在光子肿瘤推量靶区(光子GTVb)基础上逐步外扩,直到重要危及器官受量达3.0 Gy/次时停止,形成质子肿瘤推量靶区(质子GTVb),质子GTV、CTV范围同光子,分别制订光子固定野调强放疗(光子FF-IMRT)、光子容积调强弧形治疗(光子VMAT)、质子调强放疗(IMPT)计划。对比不同治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结果光子GTVb和质子GTVb占GTV体积比分别为25.4%±13.4%和69.7%±30.0%(P<0.001)。光子IMRT、光子VMAT、IMPT的CTV平均剂量分别为(76.1±4.9)Gy、(78.2±3.6)Gy、(84.7±4.9)Gy,生物有效剂量(BED)≥90 Gy所包含肿瘤占GTV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0.7%±21.7%、76.8%±22.1%、97.9%±4.0%,质子较光子P-SABR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剂量及BED(P<0.05)。质子较光子计划还降低了危及器官受量,其中光子FF-IMRT、光子VMAT和IMPT的双肺V5 Gy分别为49.2%±22.0%、56.8%±19.0%和16.1%±6.3%(P<0.001)。结论质子P-SABR较光子可在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情况下,扩大肿瘤推量靶区范围并提高肿瘤内BED,有望进一步提高巨块NSCLC的局部控制率。
- 白赟高献书马茗微赵智磊刘沛霖曹汐秦尚彬刘思伟高研任雪盈李洪振张敏李晓梅吕峰李晓颖亓昕陈佳琰谢木
- 前列腺癌术后不同分割模式放射治疗急性不良反应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初步比较前列腺癌术后不同分割模式放疗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11-2017年间接受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62.75 Gy分25次,2.51 Gy/次)和术后常规分割(72 Gy分36次,2 Gy/次)放疗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调强放射治疗(IMRT),每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将两组分别匹配35例,匹配因素包括年龄、照射范围、内分泌治疗、手术—放疗间隔时间、以及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不良反应评价采用北美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差异行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 11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中等分割组41例,常规分割组72例。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5.6、45.0个月。中等分割与常规分割组2级急性胃肠、泌尿不良反应分别为7%与7%(P=1.000)、15%与17%(P=0.847)。PSM匹配后两组2级急性胃肠、泌尿不良反应分别为9%与11%(P=0.814)、14%与11%(P=0.670)。无≥3级急性胃肠、泌尿不良反应。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术后中等分割与常规分割相比未增加患者急性胃肠、泌尿不良反应风险。
- 秦尚彬高献书李洪振顾晓斌李晓颖亓昕任雪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