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伟娜
作品数: 15被引量:46H指数:4
  • 所属机构:解放军第107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烟台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相关作者

罗军敏
作品数:166被引量:474H指数:11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肾综合征出血热 特异性转移因子
冯继红
作品数:48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上皮-间质转化 SW480 基因沉默 结肠癌
袁建波
作品数:5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
研究主题:上皮-间质转化 结核分枝杆菌 热休克蛋白 蛋白纯化 巨噬细胞
徐林
作品数:114被引量:279H指数:9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微小RNA MIR 小鼠 肺癌 真核表达
秦欢
作品数:21被引量:96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
研究主题:结核分枝杆菌 热休克蛋白 巨噬细胞 HSP16.3 结核性胸膜炎
TGF-β1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及对Twist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TGF-β1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对Twist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0 ng/ml的TGF-β1作用结肠癌细胞SW480 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E-cadherin、Vimentin及Twist1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经TGF-β1诱导72 h后,SW480细胞呈典型间质型细胞形态,且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5);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Vimentin、Twist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TGF-β1诱导结肠癌细胞SW480发生上皮间质转化时可促进Twist1的表达。
于伟娜罗军敏徐林秦欢丁陈波袁建波冯继红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TWIST1
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IL-12)同步干预肿瘤放射外科治疗及晚期姑息治疗患者,观察用药后对机体造血功能、全血细胞、免疫功能及辐射防护功能的影响。方法 53例接受射波刀治疗的肿瘤患者,分别为150 ng/kg组19例,250 ng/kg组24例,对照组10例。47例接受晚期姑息治疗的肿瘤患者,其中150ng/kg组20例,250 ng/kg组21例,对照组6例,治疗当天同步给药,连续观察4周,观察治疗的量效关系。结果 rhIL-1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造血功能、全血细胞、机体免疫调节、抗辐射损伤等均有改善趋势。有19例首次给药后发热,9例周身不适,2例出现转氨酶和胆红素轻度升高,余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rhIL-12同步干预肿瘤放射外科、晚期肿瘤姑息治疗,具有显著的联合增益作用,对造血功能抑制、机体免疫紊乱、辐射损伤防治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王钦文赵毅宫晓静于伟娜杨丽荣高蕾沈泓昱万玲琴贾喜凤郭娜王义善
关键词:放射外科晚期肿瘤
PRDX2基因沉默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增强侵袭转移能力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2(PRDX2)基因沉默在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及其参与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带有抗性的对照shRNA(shRNA-Control)和PRDX2 shRNA(shRNA-PRDX2)慢病毒颗粒分别转染结直肠癌SW480细胞,转染后细胞分为PRDX2沉默组(shRNA-PRDX2)和空载对照组(shRNA-Control)。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中PRDX2蛋白和mRNA表达;以5 ng/m L的TGF-β1作用两组细胞,在0、48、72 h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两组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1和MMP-9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RDX2沉默组细胞PRDX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成功建立PRDX2基因沉默稳定细胞株;经TGF-β1作用后,PRDX2沉默组细胞呈纺锤体样间质细胞表型,且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E-cadherin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显著下降,Vimentin、Snail、Twist1和MMP-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PRDX2基因沉默可促进结直肠癌SW480细胞发生EMT,从而增强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可能与其转录调节Snail、Twist1表达有关。
于伟娜冯继红丁陈波高绍莹徐林袁建波罗军敏
关键词:PEROXIREDOXIN基因沉默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
PRDX2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Peroxiredoxin2(PRDX2)基因沉默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结直肠癌SW480细胞,获取PRDX2基因沉默和过表达稳定转染细胞株,探讨PRDX2在人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特性中发挥的作用;利...
于伟娜
关键词: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
MMP-2、TIMP-2、PINCH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研究
目的: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目前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食管癌较早就会发生淋巴结及血行的转移,因此临床进展迅速,预后很差。大量研究表明,食管癌的形成和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于伟娜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MMP-2蛋白PINCH蛋白阳性表达率
文献传递
PRDX2基因敲减对TGF-β1诱导的结肠癌SW48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转移的影响
背景:研究发现抗氧化还原酶Peroxiredoxin 2(PRDX2)参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见PRDX2可能是靶向治疗结肠癌的潜在靶点。目的:探讨shRNA敲减PRDX2基因表达对TGF-...
于伟娜丁陈波罗军敏冯继红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结肠癌上皮-间质转化细胞转移
文献传递
Gab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Gab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结直肠癌及4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Gab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0对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Gab2的表达状况。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7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Gab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3.85%,而癌旁正常组织中Gab2蛋白多不表达或弱表达,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Gab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Gab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论:Gab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丁陈波冯继红于伟娜高绍莹徐林陈超罗军敏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
槲皮素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与Bcl-2、C-my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5、10、20、40、80、160μmol/L槲皮素处理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反相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对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40μmol/L槲皮素可明显抑制Bcl-2、C-myc mRNA的表达;处理48、72 h时40μmol/L槲皮素明显抑制Bcl-2、C-myc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Bcl-2、C-myc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罗辉燕冯冬冬于伟娜丁陈波李静冯继红
关键词:增殖槲皮素白血病-2癌基因C-MYC
热休克蛋白16.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14年
目的大肠杆菌表达Hsp16.3,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设计引物,从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片段Hsp16.3,pET28a-Hsp16.3质粒的构建、克隆和表达。对His-Hsp16.3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用纯化好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用ELISA检测抗血清中多抗的效价,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28aHsp16.3在E.coli BL21(DE3)中成功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在His-Hsp16.3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0 000。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800,且特异性较好。结论成功的克隆、表达、纯化出His-Hsp16.3,并且成功制备了抗Hsp16.3多克隆抗体。
高绍莹秦欢徐林秦娜琳于伟娜丁陈波袁建波宋丹罗军敏
关键词:抗体基因表达结核分枝杆菌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及其受体CXCR3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及其受体CXCR3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例健康正常者的外周血及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外周血和胸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胸水细胞中的CXCR3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及胸水中IP-10的浓度。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P-10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胸水中IP-10浓度较高,且患者胸水与患者外周血中IP-10水平具有正相关(r=0.572,P<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中CXCR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胸水细胞中CXCR3的表达较高,且患者胸水细胞与外周血中CXCR3表达具有正相关(r=0.627,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中IP-10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R3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IP-10及其受体CXCR3是参与结核性胸膜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免疫分子,可能与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机制有关。
张忆雄罗军敏秦欢高绍莹于伟娜丁陈波袁建波宋丹
关键词:CXCR3结核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