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荣
作品数: 105被引量:1062H指数:19
  • 所属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孙才华
作品数:16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研究主题:行政法 行政法保护 平等发展权 党内法规 法律
谭冰霖
作品数:21被引量:32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反身 行政处罚 环境规制 规制 行政行为
周伟
作品数:45被引量:170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成立 良法标准 公开征集 行政诉讼被告
王春业
作品数:228被引量:1,417H指数:19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行政诉讼法 行政公益诉讼 法律 行政 法治
戚建刚
作品数:126被引量:1,345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行政法 食品安全 突发事件 食品安全风险 风险规制
体制改革中的执政与行政——关于政策转化为行政法的思考
政策与法律是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政治上层建筑和知识体系,两者由不同的主体制定,在一国政治文明建设中肩负着各自的政治使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执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制定并推行其政策以实现执政,这是政党政治的必然结果,而现代法...
方世荣孙才华
文献传递
论行政时效制度被引量:45
2002年
行政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期限而产生某种特定行政法律后果的程序法律制度,法律事实、期限和法律后果是它的三个基本要素。现代行政时效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的效率,行政时效制度的设定应当贯穿新的行政时效观。深入研究和科学制定我国的行政时效制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方世荣戚建刚
关键词:时效制度行政法律法律事实法定期限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
“软法”的制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2年
正《湖北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条例》和《湖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条例》等,是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为国家意志的重要实践和范例,是宣示型、规划纲领型、指导型的立法,属于新的立法类型,即目前法学界正在研究的"软法"的类型。"硬法"制定轻车熟路,"软法"
方世荣
关键词:重要战略支点行政奖励强制性措施国家意志法律责任
关于目前机构改革中行政人员分流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1993年
一、行政人员分流的现状臃肿重叠的行政机构、膨胀庞大的干部队伍、效率低下的行政活动,显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健全的政治体制严重不相适应.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机构改革中,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简精机构、裁减冗员.但裁减后的行政人员如何安排,无疑是我们在改革中面临的难题.裁减人员的出路将成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
张泽想方世荣
关键词:行政人员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政法部门
论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社会公众的受益权和参与权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能只封闭于由政府来设计与执行,而是在其自身系统内自上而下的一种活动,在本质上它从起因、过程到归属上都与广大社会公众有直接、具体的关系。本文从社会公众受益权和参与权的角度对服务政府建设提出...
方世荣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法制建设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法律问题被引量:3
2002年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加入WTO,对于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产生重大影响。如何适应WTO规则,依法行政审批,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推出一组笔谈,由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以期加深我们对入世后行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方世荣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WTO法律控制
论监察建议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功能及其制度完善被引量:1
2024年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需要多元主体形成合力,监察机关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监察机关在办理行政机关公职人员“个人违法违纪”的案件时,经常面临牵连有行政机关的“行政违法”问题,呈现个人与机关混合违法的状态。在现行制度下,“行政违法”若侵害的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要由公民等相对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来解决,监察机关通常不予介入;“行政违法”若侵害的是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则可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作处理,监察机关只移交相关线索。这种制度安排未充分发挥监察机关在一案中同步治理个人与机关混合违法的职能优势和高效便捷性。监察机关以监察建议认定并督促行政机关及时整改纠正“行政违法”,可以从实体上消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争议及其引发的权益救济争议,从而实现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推进诉源治理。为此,应拓展和强化监察建议的这一功能,并从丰富监察建议的类型、明确监察机关对“行政违法”的调查权与认定权、完备监察建议的程序等方面来发展完善监察建议制度。
方世荣方世荣
关键词:行政争议
厉行法治不容许党内存有“真空地带”
2014年
在总体上,四中全会《决定》对各级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基本要求。为保障对领导干部的这些基本要求得以具体落实,四中全会《决定》从各方面规定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和机制,与以往相比,更为系统并具有操作性,在机制创新上也填补了一些空白。
方世荣
关键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依法行政
论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先决问题之解决——从行政行为的效力差异进行分析被引量:64
2005年
如果对某一民事诉讼案件的解决有赖于行政行为效力问题的先行解决,该行政行为就成为了民事诉讼的先决问题。而行政行为又可作无效行政行为和其他非无效行政行为的区分,其他非无效行政行为还可分为形式审查的行政行为和实质审查的行政行为。不同类型行政行为效力上的差异对于在民事诉讼中能否直接裁判行政行为这一先决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国民事诉讼在涉及行政行为先决问题时,应当以行政行为的效力差异为基础,遵循公、私法二元化原则和民事、行政审判组织的职能分工,对于无效行政行为,民事审判可以直接宣告其无效后再就民事争议作出裁判;对于形式审查的行政行为,民事审判可以评判其内容的真实性,但不得宣告该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予以撤销;对于实质审查的行政行为,则应当先中止民事诉讼,由有关行政机关或者行政审判庭解决其效力问题后再恢复民事诉讼。
方世荣羊琴
关键词:行政行为民事诉讼行政机关行政诉讼先决问题
政策转换为法律的正当程序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正当程序承载着正义、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是民主与法治社会应当遵循的一项普遍法则。政策转换为法律作为民主与法治社会的一项制度,也应当遵循这一法则。同时,遵守正当程序可以保障政策转化为良法,可以保证政策转化为法律过程的正当性。遵循正当程序,就应该在政策转换为法律的过程中注重听取意见制度、公开与说明理由制度和避免偏私制度等。
方世荣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