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南
作品数: 90被引量:384H指数:12
  • 所属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夏丽飞
作品数:120被引量:660H指数:16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普洱茶 茶叶 红茶 香气成分
陈林波
作品数:146被引量:655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普洱茶 转录组 茶树品种 茶叶
田易萍
作品数:148被引量:448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树品种 选育 云南茶树 转录组
许燕
作品数:63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茶树栽培 茶园土壤 萎凋
梁名志
作品数:170被引量:986H指数:20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普洱茶 茶树品种 茶叶 茶饼病
一种苦茶高位嫁接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苦茶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苦茶高位嫁接的方法,包括:进行园地选择、老茶园进行垦覆、选择嫁接工具、接穗的选择及培养、实施嫁接作业、嫁接后的管理;实施嫁接作业包括选择生长充实强壮、芽头饱满、无病虫害、出现木质化倾...
唐一春许燕杨盛美孙云南尚卫琼刘本英李慧
文献传递
苦茶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基因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为进一步探究苦茶特异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基于PacBio对苦茶进行Iso-Seq,最终得到Polished consensus序列132334个,其中有26184个为已知基因的新转录本,7115个为新基因,同时鉴定得到21106个SSR位点;基因结构分析结果中,4892个基因发生了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滞留事件占比最大;预测得到1918个新的转录因子,778个LncRNA。比较KEGG(10976+5626)、KOG(6296+1896)、GO(6221+575)3大数据库功能注释情况,发现注释到KEGG的转录本数最多,其中多个转录本注释到与茶叶品质和苦茶特异性状形成相关的代谢途径,如苦茶碱等嘌呤生物碱代谢(74+17)、氨基酸代谢(409+69)、苯丙烷生物合成(70+18)和萜类物质生物合成(152+31)等(括号内数值为未比对到基因组的转录本和新转录本数量)。这些发现将有助于苦茶特异性状相关基因标记的开发、并为其形成的机理及遗传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庞丹丹刘玉飞孙云南田易萍田易萍陈林波
白参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
一种白参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利用白参菌在茶汤中生长的液态发酵技术使茶叶与白参菌的活性成分有机的结合起来,凸显茶叶与白参菌的双重功效。按如下步骤加工:以茶汤体积与葡萄糖或蔗糖重量按100:1~5的比例配制茶汤培养基;在12...
梁名志王丽杨盛美夏丽飞李晓霞孙云南陈玫蔡丽
一种茶叶加工杀青用辊压揉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杀青用辊压揉捻装置,包括杀青筒,杀青筒内设置有多块隔板,杀青筒的内壁均设置有微波发生器,贯穿杀青筒的底部及每一隔板均开设有条状漏料口,杀青筒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杀青筒内转动连接有贯穿每一隔板中心的...
陈玫马玲杨毅坚蒋红旗陈继伟罗琼仙陈红伟伍岗夏丽飞孙承冕宁功伟刘德和夏锐陈雷尚卫琼孙云南徐丹旎
文献传递
基于高通量测序筛选‘紫娟’花青素合成相关的miRNA被引量:4
2019年
为筛选调控紫娟茶树花青素合成相关miRNA,以茶树品种紫娟(ZJ)、云抗10号(YK)和福鼎大白茶(FD)为材料,构建了miRNA文库。鉴定出46种已知的miRNAs和67种新的miRNAs,预测到具有注释的靶基因765个。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在ZJ与YK、ZJ与FD共有差异表达的miRNA24个。通过对24个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分析,筛选出可能参与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iRNA 4个,包括miR828a、miR845c、novel14和novel87,其预测的靶基因包括转录因子基因MYB4、MYB23、MYB26、MYB82、bHLH74以及4-香豆酰辅酶A链接酶(4CL)、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UDP-葡萄糖黄酮3-O-葡糖基转移酶(UFGT)等基因。利用RT-PCR分析8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结果与转录组分析一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茶树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陈林波夏丽飞夏丽飞孙云南孙云南蒋会兵田易萍
关键词:茶树花青素合成高通量测序MIRNA靶基因
一种智能高香红茶发酵装置
一种智能高香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柜,发酵柜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有萎凋室、揉捻室、发酵室和烘焙室,萎凋室的顶部设有排风扇,萎凋室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萎凋室的底板内埋设有恒温电热丝,揉捻室的外壁固定有电机,电机...
孙云南许燕罗梓文陈林波蒋会兵吴永胜何青元
文献传递
一种茶树嫁接接穗保鲜的处理方法
一种茶树嫁接接穗保鲜的处理方法,把穗长8~15cm、带一至二个腋芽生长点的1年生或者2年生已木质化的不带叶茶树接穗及时封蜡、薄膜封顶处理,其过程为:将蜂蜡与石蜡按1:1~3的比例置于锅中加温,待完全熔化后以小火保持不凝固...
梁名志刘徳和肖星夏丽飞殷丽琼夏锐罗琼仙孙云南
一种茶树害虫诱杀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树害虫诱杀装置,包括诱杀色板、透明罩、保护罩,所述透明罩为圆柱形,透明罩内安装光源,所述保护罩为圆锥形,安装于透明罩顶部,比透明罩略大,所述保护罩上装有小型太阳能充电板和光照度传感器,所述保护罩下安装...
冉隆珣朱兴正陈洪云孙云南殷丽琼肖星梁名志刘本英宁功伟
文献传递
一种茶叶制作环境的湿度调控系统
本发明涉及环境湿度调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制作环境的湿度调控系统,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房体,房体的前侧安装有旋转门,房体的底部开设有多组疏水孔,房体内侧的底部安装有放置网;调节机构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机构,调节机构...
孙云南许燕陈洪云罗梓文蒋会兵
雄性不育野生茶树开花生物学特性
2020年
为观察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开花生物学特性,探讨野生茶树雄性不育表型特征。以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及可育株为试材,田间观察了野生茶树的开花物候期、单花发育进程和花器形态特征,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染色法测定其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野生茶树雄性不育株开花物候期为9月上旬—10月上旬,全花期持续约29~33天,花期与对照材料相近。雄性不育花从花芽分化至花瓣凋谢平均历时约107天,比对照长14天。雄性不育花器结构具有典型的雄不育特征,表现为花冠开展度小,花丝弯曲畸形,花药彼此粘连,皱缩干瘪,不裂药,花药内无花粉或有微量败育花粉。雄性不育花雌性器官发育正常,柱头从开花前1天至开花后4天具有可授性,最佳授粉时间为开花后1天。所调查的野生茶树雄性不育类型属于花药败育型和花粉败育型。
蒋会兵杨盛美孙云南陈林波唐一春
关键词:野生茶树雄性不育开花物候期花部特征柱头可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