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斌
作品数: 157被引量:288H指数:9
  • 所属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轻工技术与工程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孙辉
作品数:85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乳酸 熔喷非织造 聚丙烯 PLA 熔喷
韩建
作品数:170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乳酸 力学性能 共混纤维 阻燃抑烟 超晶格结构
丁新波
作品数:86被引量:190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活性 减振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杂化材料 生物活性玻璃
徐国平
作品数:57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力学性能 PLA 熔喷 增强复合材料 英文
朱海霖
作品数:212被引量:380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聚四氟乙烯 中空纤维膜 丝素蛋白 PTFE 平板膜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非织造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废水中六价铬的去除被引量:3
2022年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六价铬(Cr(Ⅵ))的污染问题,利用聚氨酯(PU)对锆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_(2))进行接枝改性,将改性所得PU/UiO-66-NH_(2)负载于聚丙烯(PP)非织造布上制备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最后将其用于Cr(Ⅵ)的吸附与可见光催化还原。探讨UiO-66-NH_(2)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析PU/UiO-66-NH_(2)与PP非织造布间的结合牢度,探究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与光催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PU改性后的UiO-66-NH_(2)依然保留有原有的拓扑结构,当PU/UiO-66-NH_(2)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的质量分数为20%时,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经超声波水洗后,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没有发生明显的质量损失,表明PU/UiO-66-NH_(2)与PP非织造布有良好的结合牢度;在可见光照下,PU/UiO-66-NH_(2)/PP非织造布复合材料兼具吸附和催化作用,可将Cr(Ⅵ)有效还原成Cr(Ⅲ),同时该复合材料经4次重复利用后性能稳定。
禹凡郑涛汤涛金梦婷朱海霖于斌
关键词:六价铬废水非织造布
一种柔性多孔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多孔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取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固化剂以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并在转速为11000‑12000rpm下搅拌;加入预处理的改性导电纤维,继续搅拌均匀;将混合物放入真空干...
于斌许磊孙辉
DCD对PLA熔喷纤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熔纺工艺制备了不同接收距离下(DCD)的超细PLA熔喷过滤材料,系统研究了接收距离对PLA纤网聚集态结构、形态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收距离的增大,纤网的结晶度有所增加。接收距离的增加有利于纤网直径的减小,力学性能的改善和过滤性能的提高。接收距离在25cm时制备的PLA熔喷材料具有较理想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过滤性能。
于斌张旭阳孔瑾瑾朱斐超Gajanan Bhat韩建孙辉王鹏
关键词:DCD聚乳酸熔喷
PTFE涂层和PTFE覆膜后处理对PPS滤料性能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2年
以PPS针刺非织造材料为基材,通过PTFE乳液浸渍和PTFE覆膜后处理制备了PPS复合滤料。利用织物强度仪、织物透气仪和孔径分析仪对PPS复合滤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TFE乳液浸渍处理提高了PPS滤料的断裂强度,PTFE覆膜处理对PPS滤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有限。后处理后,PPS滤料的透气性能不断下降,特别是经过覆膜处理后,织物的透气性能下降剧烈。PTFE覆膜滤料相比于未处理和浸渍处理的滤料有较小的孔径和孔径分布。
韩建于斌徐国平余鹏程丁新波
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的过滤和力学性能被引量:15
2016年
为获得过滤和力学综合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橘瓣型纺粘水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孔径、过滤性能、拉伸性能以及撕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双组分纤维呈中空橘瓣状,纺粘水刺材料表面纤维大部分裂离为超细纤维,中间层纤维基本为完整的中空结构;纺粘水刺材料的平均孔径为7~10μm,且随着纤网面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过滤效率对应提高;纤网面密度对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拉伸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力影响显著,随着纤网面密度的提高,上述力学性能指标均逐渐增大,但受到铺网加工方式影响,纺粘水刺材料的纵横向力学性能差异仍较大。
王敏韩建于斌朱斐超SOLITARIO Nesti宋卫民
关键词:双组分纤维力学性能
自黏性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重铬酸根离子吸附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为解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粉体在处理重金属离子水体时易团聚、难回收、易二次污染的问题,文中提出将自黏性MOFs负载于非织造布上制备复合材料。利用聚氨酯低聚物对锆基MOFs(UiO-66-NH_(2))进行接枝改性,获得自黏性锆基有机框架材料(Adh-UiO-66-NH_(2)),分析改性前后MOFs的晶型和形貌变化;经浸轧-焙烘将Adh-UiO-66-NH_(2)负载于PET非织造布上得到Adh-UiO-66-NH_(2)@PET非织造布复合材料,观测复合材料的形貌、亲疏水性和水通量,探究其对重铬酸根离子(Cr_(2)O_(7)^(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低聚物与UiO-66-NH_(2)以共价键方式结合制得Adh-UiO-66-NH_(2),但其仍保留原有的晶型,MOFs粒子均匀分散于聚氨酯基体中;经后整理后,Adh-UiO-66-NH_(2)以成膜的形式将非织造布纤维包裹,复合材料的亲水性相较纯PET非织造布亲水性增强且水通量增大;K 2Cr 2O 7水溶液经复合材料过滤后,颜色由淡黄色变至透明,Cr_(2)O_(7)^(2-)的紫外吸收峰明显变弱,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经5次连续的吸附-解吸-吸附工序,仍对Cr_(2)O_(7)^(2-)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
禹凡张向阳朱海霖于斌郭玉海
关键词:复合材料
高熔融指数聚乙烯母粒的制备及其红外透射熔喷材料的可纺性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现有的聚乙烯(PE)原料熔体流动性能差、熔融指数低、熔喷成纤困难等问题,以纺丝级线性低密度PE为原料,采用低分子质量聚乙烯蜡(PEW)增塑和催化断链降解协同法,制备了多系列熔喷用高熔融指数聚乙烯(HMI-PE)母粒,分别对其熔体的流变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制备了PE熔喷材料(PE-MBs),对PE-MBs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红外透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W质量分数的增加,HMI-PE的分子质量下降、熔融指数不断增大,呈现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但HMI-PE母粒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当PEW质量分数大于30%时,HMI-PE母粒的可达200 g/(10 min)以上(230℃),呈现良好的熔喷可纺性和力学性能。PE-MBs的红外透过率超过92%,具有优异的中红外透过性能。
魏义慧张宇静邓辉话邓庆辉陈浩锵张须臻于斌朱斐超
关键词:非织造流变性能红外透过率可纺性
NH_(2)-MOF-199@粘胶复合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有机染料吸附性能
2024年
采用原位溶剂热法在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VSN)表面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H_(2)-MOF-199,制备了NH_(2)-MOF-199@粘胶水刺复合非织造材料(NH_(2)-MOF-199@VSN);然后,将NH_(2)-MOF-199@VSN经200℃高温煅烧,得到炭化后的NH_(2)-MOF-199@VSNC。结果表明,呈八面体结构的NH_(2)-MOF-199晶体粒子被均匀、致密地固定在VSN表面。高温炭化后,NH_(2)-MOF-199粒子的表面出现小孔和裂纹。与VSN和NH_(2)-MOF-199@VSN相比,NH_(2)-MOF-199@VSNC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效果最佳。当吸附溶液的温度为30℃,pH=7时,NH_(2)-MOF-199@VSNC对MB的吸附效率最高,为98.42%,经5次重复吸附使用后,NH_(2)-MOF-199@VSNC对MB的吸附效率仍有65.76%。NH_(2)-MOF-199@VSNC对MB的吸附是吸热、熵增且自发的过程,与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相比,其对MB的吸附过程更适合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描述,吸附机理以化学吸附为主,伴随着物理吸附。
孙辉李逢春丰江丽谢有秀王冰冰徐涛徐涛
关键词:炭化亚甲基蓝
一种柔性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2‑6份的表面活性剂、1‑3份第一稳定剂加入到30‑40份去离子水中配制成均相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将5‑20份树脂、4‑7份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1‑3份第二...
于斌许磊孙辉
经编土工格栅用聚酯长丝的力学性能研究
2009年
通过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干热收缩测试仪研究经编土工格栅原料聚酯长丝的结晶性能,分析热处理温度、时间对其热收缩性能、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定伸长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该长丝断裂强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断裂伸长率和伸长强度的影响明显。
王秀成丁新波韩建徐国平于斌
关键词: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