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珊
作品数: 119被引量:242H指数:7
  • 所属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所在地区:湖北省 武汉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金德万
作品数:40被引量:6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第三代领导集体 政治文明 科教兴国战略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刘玉堂
作品数:161被引量:485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楚人 唐代 荆楚文化 文化产业 湖北文化
袁北星
作品数:68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从严治党 总书记 政治生态 社会生活
李倩
作品数:36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元代 汉赋 王夫之 楚人 巫风
庄春梅
作品数:18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体制改革 荆楚文化 湖北文化 武汉抗战 恩格斯
论汤显祖的情感美学观被引量:1
1990年
一我国古典美学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情感美学观,一种是情理中和说(即情感节制说),主张文艺表现情感要有节制,提倡以理(礼)节情,以道制欲;一种是情感本体说(即情感宣泄说),认为文艺的本质是人的情感表现,文艺情感本质要求情感的自然宣泄和自由抒发。自晋代陆机标举“缘情”说之后,情感本体理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黄南珊
关键词:汤显祖表现情感艺术表现形式情感宣泄牡丹亭审美超越
以理为宗 以实为式──论翁方纲的理性美学观
1999年
黄南珊
关键词:翁方纲肌理说程朱理学
清代宋诗派的理性美学观被引量:1
1998年
黄南珊
关键词:宋诗派何绍基学人之诗诗人之诗康熙时期江西诗派
泪文学与情感表现被引量:3
1991年
眼泪作为情感的表征物,是文学描写的对象之一。描写眼泪的作品,从抒情功能来看,可称作泪文学。谈到泪文学,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种传导着共向情感体验的基本意象,即原型意象,它积淀着人类特定的情感生活内容,是标示着民族性典型性情感体验的知觉方式。眼泪的原型意象就有湘妃泪竹、鲛人泣珠等。湘妃泪竹是个凄丽迷人的神话传说。《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泪下沾竹,竹上文为之斑斑然。”娥皇女英泣舜而泪渍斑竹,殉情湘水,此一传说还见于《列女传》、《博物志》。“斑竹一枝千点泪”(洪升《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湘江水阔苍梧远”(韦庄《悼亡姬》),就化用了这一原型意象和情感符号。鲛人泣珠见《搜神记》:“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此典又见《洞冥记》。
黄南珊
关键词:人类情感情感表现原型意象情感符号文学描写情感信息
从伦理化到本体化——略论秦汉至隋唐时期理性观念的演变
1996年
中国哲学传统中存在与西方哲学经典概念理性相对应和意义趋同的概念,这就是中国本土的“理性”,也存在哲学理性观的历史演变。《易传·说卦》提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与性对举,意蕴主要涵括自然事物的本性与内在规律,属于认识论范围。《后汉书·党锢传序》谓:“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里“理性”概念指个人品性修养,属于修养论范围。南北朝《刘子新论》的《辩乐篇》谓:“淫泆、凄怆、愤厉、哀思之声,非理性、和情、德音之乐也”;其《和性篇》则谓:“理性者使刚而不猛,柔而不懦,缓而不后机,急而不懁促”。这里“理性”概念指中和适度的伦理审美律则,属于伦理学范围。唐代佛教律宗道宣祖师在《广弘明集·启福篇序》
黄南珊
关键词:隋唐时期自然理性伦理化本体化秦汉时期道德理性
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保护和开发被引量:5
2005年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进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科学保护和有效开发,坚持整合方略、保护方略和开发方略的统一,从而促进我国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和新经济优势的转变。
黄南珊
关键词:文化资源资源整合资源保护文化产业
《契诃夫戏剧创作研究》的开拓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纵观国内当今契诃夫研究领域,对其小说研究较多而对其戏剧探。索相对薄弱;在契剧研究中,单篇论文较多而专门著作鲜见。陈晖的专著《契诃夫戏剧创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致力于全面观照和综合研究,特别是抓住四个要点,突出一个关键,把握一个核心,显现其专题探索的开拓性和优长点而引人瞩目。
黄南珊
关键词:契诃夫戏剧小说研究
典型美 崇高美 理想美——毛泽东美学思想研究之一被引量:2
1992年
毛泽东同志的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发展。毛泽东关于文艺美学的论述,包括美论,是其美学思想的主体或核心部分,它最集中地体现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本文试就毛泽东美学思想的一个本体构成,即典型美、崇高美、理想美,作一专题性探讨。从艺术规律看典型美典型、典型化,是文艺审美创造的一个基本规律和美学原则。毛泽东非常重视艺术典型的典型化规律,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带普遍性。”“
黄南珊
关键词:崇高美艺术典型美学原则社会主义文艺艺术规律
江泽民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新论述
2002年
江泽民高度重视科技与教育的关键作用和动力功能 ,对于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发 。
金德万黄南珊
关键词:科教兴国战略
从情、理合一进向情、美融合——唐宋时期情理美学观略论被引量:1
1999年
唐宋时期情理美学观发生时代性新变, 虽然受理学思潮的直接影响而出现偏重于理性思辨的倾向, 但总体还是进向情理合一的大趋势。这种异相整合的美学趋势进一步注重抒情与审美的内在必然联系, 把情感表现与艺术规律完美融合起来, 从抒情论进向情美论, 标示了中国古典情理美学观走向深化和成熟。
黄南珊
关键词:文以明道唐宋时期吟咏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