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源华
作品数: 168被引量:355H指数:9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肖阳
作品数:8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研究主题:周边外交 外交 一带一路 特朗普 中国周边外交
张弛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主题:周边外交 中国周边外交 TPP 学界 韩日关系
胡礼忠
作品数:36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电子资源 外交 蒋介石 国民党军队 始末
汪伟民
作品数:30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联盟 美韩同盟 美韩联盟 日韩 联盟战略
文恩熙
作品数:1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研究主题:中韩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六方会谈面临的新挑战与东北亚安全合作被引量:10
2007年
2007年以来朝核问题出现了新动向,带来了值得各方重视和认真考虑的新问题。朝鲜进行核试爆后,尤其是美国实行对朝妥协政策后,六方会谈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挑战,存在着被淡化与边缘化的危险。六方会谈并不因朝鲜进行核试爆而减弱其历史作用,它不仅在朝核问题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下都有其必要与合理的功能,具有不可取代性,而且已经为东北亚危机处理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为日后构建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平台。
石源华
关键词: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东北亚
“一带一路”vs“亚太再平衡”被引量:1
2015年
"一带一路"是中国适应自身快速崛起和应对美国"亚太再平衡"需求的国家大战略。随着中国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兴大国与霸权大国的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中美关系呈现竞争、摩擦、冲突加协调、磋商、合作的复合态势。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强中弱是目前的基本态势,也是中国决策的出发点。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国,但美国不能不视中国为其重要的合作对象国家。
石源华
关键词:再平衡VS国家大战略国际社会互利共赢
韩国独立运动评价与朝鲜半岛统一关系论纲被引量:2
2000年
历史研究历来与现实政治紧密相关。笔者多年来从事在中国的韩国独立运动研究,深感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政治家和学者在对待朝鲜近代历史中的这一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情绪对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朝韩双方关系的现状及实现半岛统一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石源华
关键词:韩国独立运动朝鲜半岛统一韩国临时政府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民族统一战线关系论
简论中国海洋维权与海洋维稳的平衡互动被引量:3
2020年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双重需求下,中国将建设“海洋强国”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完善海洋维权的顶层设计,综合提升海洋维权实力。随着域外大国持续性介入中国周边地区海洋事务,周边一些国家与中国争夺海洋权益的摩擦同步增加,中国和平崛起面临严峻的周边形势考验。为妥善处理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秩序稳定的双重压力,中国须统筹考量海洋维权与海洋维稳的辩证关系,将海洋维权置于周边外交的整体背景下,有步骤地推进实施。中国海洋战略由“维权维稳相统一”进而迈向“维权维稳平衡互动”,海洋维权战略已趋向更加积极作为,海洋维稳也进入海洋秩序稳定和平、海洋发展合作共赢的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
石源华陈妙玲
关键词:海洋维权互动
倡议“中朝韩经济走廊”,实现周边合作全覆盖被引量:4
2015年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国际合作的战略大政。在此战略指导下,中国提出或强化了一系列建设经济走廊和经济带的倡议。如在北方提出中俄蒙经济走廊,在西南方提出中巴经济走廊、中缅印孟经济走廊,在东南方面,提出大湄公河次区域"三纵两横"五个经济带和中国与东盟"10+1"升级版。建设这些次区域经济走廊或经济带,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点和组成部分,对于实施周边外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石源华
关键词: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带
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特殊形态论纲被引量:3
1999年
民国时期 ,中央与地方关系出现了统一与分裂、集权与分治并存的特殊形态 ,此种形态的形成有着国际的、国内的、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现实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历届政府为改变这种形态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 ,虽也取得了若干成效 ,但从总体上说是失败的。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条件下 ,在其所控制的区域内曾为解决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对日后新中国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石源华
关键词:民国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与中印文化交流
2014年
1924年,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将中印关系的发展推向一个高潮。在中印两国学者和政要的热情支持下,1934年5月,印中学会首先在印度成立。次年5月,中印学会在南京成立。其最大成就是推动在印度国际大学建立中国学院。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印的两个学会对于增进中印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印度都是东方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上两国和平共处,相互合作,相得益彰,两个相邻大国有着悠远的经济和文化往来。然而。
石源华
关键词:文化交流中印关系
朝鲜半岛局势的新特点和中国政策调整建议
2016年
2016年1月和9月,朝鲜进行第四、五次核爆炸,东北亚政治安全局势再度恶化,朝鲜迈向“拥核国家”的步伐更趋急进,朝鲜半岛局势出现新的特点。
石源华
关键词:朝鲜半岛局势安全局势核爆炸东北亚
大国协调合作与稳定周边大局被引量:1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这不仅是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网、扩大同各国利益交汇点、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指导方针,而且也将成为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所在。
石源华
关键词:外交方针关系网交汇点
中国周边学与周边伙伴关系建设被引量:2
2020年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周边学战略层面研究的重大课题。冷战结束后,按照冷战阵营划线站队、以结盟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推行"伙伴关系"新型国家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伙伴关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强度发展阶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周边学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石源华
关键词:合作伙伴关系大国外交新型国家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