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川
作品数: 520被引量:2784H指数:25
  • 所属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艺术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旭光
作品数:503被引量:2,715H指数:3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电影 中国电影 想象力 电影工业 主流电影
李道新
作品数:201被引量:1,276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中国电影史 电影史 中国早期电影
周星
作品数:572被引量:1,778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艺术 学派 艺术教育
贾磊磊
作品数:268被引量:1,27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电影 影片 文化价值观 中国武侠电影
尹鸿
作品数:387被引量:3,565H指数:2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电影 备忘 电影 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
特色文论与兴辞诗学被引量:5
2006年
与其他文学学科相比,文艺学是新时期以来变化最大、也最不稳定的学科,其生存的合法性危机也常被提及,这导致新世纪文艺学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话题。为此,笔者邀请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的文艺学专家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指出新世纪中国文艺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应是紧密结合中国文化、文学发展的现实语境,着力思考“中国”问题。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从当代中国文论流派创新的角度,认为回归文论的原创性,着重流派创新,是走出文艺学所遭困境的必由之路。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从特色文论与兴辞诗学的建构出发,不追求通常意义上可与批评脱钩的普遍有效理论,明确提出建立以具体批评方式呈现出来的兴辞诗学理论。笔者则认为,以本质主义为方法论的经典文艺学,在接纳反本质主义方法论时,不应以维特根斯坦为标竿,而要回到波普尔的理论原点;应当面对古代文论研究进行扩容。这些讨论提出了文艺学今后发展的一些思路和可能的建设方案,或有助于引起大家的进一步思考。
王一川
关键词:文论诗学文学理论信息爆炸无所适从边缘文化
离地高飞的“红小兵”导演:姜文被引量:13
2011年
姜文是中国大陆电影导演中的一个"另类",一个几乎独一无二的奇特现象:作为职业演员,先后主演过十来部影片(如《末代皇后》、《芙蓉镇》、《红高粱》、《春桃》、《本命年》、《阳光灿烂的日子》、《秦颂》、《有话好好说》、《鬼子来了》、《寻枪》、《天地英雄》、
王一川
关键词:《阳光灿烂的日子》《有话好好说》小兵《天地英雄》《芙蓉镇》
通向公民社会的艺术批评被引量:4
2012年
当前,在推进公民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人们习惯于谈论的艺术批评或艺术评论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和角色?它还有理由像原来那样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吗?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故作惊人语,而实在是事出有因,迫不得已。本文不可能对这样重要的问题展开全面、深入的研讨,而只能对其中涉及的一个小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王一川
关键词:艺术批评公民社会社会建设艺术评论
国民艺术素养建设中的学校美育新课题
2011年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约8500字 一 学校美育,作为青少年美育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当前正面,晦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王一川
关键词:学校美育艺术素养青少年
作为问题的“艺术学中国学派”被引量:5
2019年
艺术学中国学派在目前还是一个问题。首先需要区分艺术门类流派与艺术门类学派、艺术流派与艺术学派、艺术门类流派与艺术流派、艺术门类学派与艺术学派、艺术门类流派与艺术学派、艺术门类学派与艺术流派等六组关系,还需要思考当今世界是否确实存在艺术学派、什么是艺术学派、倚靠什么力量去指认艺术学派、现在研究艺术学中国学派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四个问题。要建艺术学中国学派,先练艺术学中国学说,也即通过逐步积累和突破的方式去建设。少谈学派先做学说。
王一川
关键词:艺术流派
艺术学门下需要艺术学理论吗?被引量:10
2012年
在盘点2011年度艺术学发展状况时,有一个问题是不能不加以关切的,这就是艺术学理论的独立发展状况。自从艺术学在去年获准升级为独立学科门类后,艺术学理论就成为艺术学门下的五个一级学科之一,同其它四个一级学科即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一样,
王一川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门类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
艺术史学科在中国的发生及特性被引量:6
2020年
艺术史学科在中国的发生首先与“美的艺术”观念的传入相关。但实际的艺术史书写情形却没有通向艺术史而是拐向艺术门类史书写轨道,陆续出现文学史、戏曲史、美术史和舞蹈史等四种中国艺术门类史书写。艺术史学科在中国发生的动力在于适应新兴现代大学制度的教学需要,体现出带有中西融合特点的历史观的现代跨文化转型态势,也同时就是新的艺术概念的现代性转型过程,更与其时风起云涌的民族精神自觉及传统重构需要密切相关。艺术史的学科特性如下:物媒性、史料性、历史意识、科学性和艺术观念异通性。艺术观念异通性是核心特性。正是这种特性让艺术史家始终秉持跨门类艺术史的宽厚视野,从而可以在各艺术门类史的间性研究中把握艺术史。但也需同时考虑艺术史书写的非单一性和多元化以及自反性。
王一川
美育树信仰--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的目标
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的目标及其重心在于培育大学生的以信仰养成为核心的艺术素养,使其成为高素养的文化公民。互联网时代大学美育应当特别突出反思性、经典性和信仰性。当前需要继承蔡元培有关"美育代宗教"的遗志,以美育树信仰的新姿态...
王一川
《金陵十三钗》的赞与非被引量:6
2012年
提起《金陵十三钗》,我心里难免有着纠结。它在故事讲述及其与影像构形的匹配上确实有了可喜进步,可谓到目前为止张艺谋影片中流畅叙事与华丽形式最般配的一部了(尤与《英雄》相比)。
王一川尹鸿许柏林陈晓云陈犀禾陈旭光李道新李亦中张会军张同道张颐武余纪陆弘石周安华柳秀文饶曙光梁国伟路海波颜纯钧
关键词:金陵高风险题材故事讲述《英雄》
影像奇观美学及其当前症候——以近期部分影片为例被引量:8
2019年
影像奇观美学是近期中国电影中出现的一种以奇异影像系统去创造意义或增强表意控制力的美学原则。这种奇异影像本身不再只充当影片中的次要表意元素,而是成为其中具备独立表意能力乃至表意控制力的首要元素之一。它不仅独立创造意义,并且产生具备表意控制力的意义,从而体现文化控制力。但它也存在一些症候:奇观化镜头与表意系统之间有时存在某种美学脱节,在倾力打造视觉奇观时导致人物形象刻画弱化,影像奇观系统中存在相应的人生信仰系统的缺失,处于现实混沌中的人生拯救方略无限期推迟出场。影像奇观美学形式本身无所谓对错,而关键在于让它服务于传达真正富有深度的思想、情感或人生真理。当前中国电影与其说缺少影像奇观美学形式的建构才情,不如说缺少让这种美学形式服务于特定人生真理的深切领悟和清澈透视的主体素养。
王一川
关键词:文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