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作品数: 200被引量:163H指数:5
  • 所属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安杨华
作品数:58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实验中学
研究主题:逻辑思维 文本 老师 中学语文教学 教学内容
王从华
作品数:103被引量:143H指数:6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写作知识 课例 写作 任务情境 写作教学
毕于阳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研究主题:根本性 教学行为 教学习惯 对语 语文教育
刘承英
作品数:2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学
研究主题:知人论世 民族性格 颂扬 生命尊严 哲学
毛文萍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研究主题:《种树郭橐驼传》 《水浒》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叙事性 故事
正确认识“描写”
2000年
徐江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指导写作理论
全文增补中
解读教学要跨越“认知层面”
2011年
所谓“认知层面”,就是指当前语文界阅读教学基本处于对文本的“认知”状态,即教学的基本结果是研讨文本讲了什么。这是一种典型的说明型或者说是一种说明性的语文课。我们都知道“说明”的内涵是什么,从这个概念上读者便可以想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过是一个“转述”文本的地方,学生所学基本上没有什么“转化”。
徐江
关键词:阅读教学《台阶》教学课堂语文阅读语文课
学逻辑,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从当下部分地区高考作文说起
2014年
2014年高考作文题,特别是四川、安徽、湖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高考作文题,蕴含明显的逻辑学原理。面对高考作文试题的“逻辑化”,如果我们对学生的指导尚停留在老思维中,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教逻辑,本身就是教学生做人、做事、做文章。把考场内的书面答卷看作是面对人生现实问题的回应,做好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学生不仅能泰然面对高考,而且也锻炼和积累了生活所需的实际能力。
徐江张斌利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逻辑学做事做人逻辑分析能力
从为“话题作文”正名说起
2005年
关于话题作文的利弊,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谈。作为一种作文方式,似乎也不失为一种可用的手段;作为一种考试方式,则事实已经证明弊大于利。弊在何处?潘新和、徐江、唐建新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一些探讨。照我看来,不管是作为一种作文方式还是一种考试方式,话题作文都没有突破性的、本质性的意义,它主要是一种形式上的改良。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赞同潘新和先生的意见:不管是一种作文方式还是考试方式,作文的关键是要有一种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不是指出一个有人文内容的题目,而是整个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体谅和关切。欢迎大家参与“热点”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多元解读到底有界无界?
徐江
关键词:引号咬文嚼字命题形式正名求真精神
我不思我焉能在──2000年高考作文反思被引量:1
2000年
徐江
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试题评析素质教育审题
从“摹状表现”到“表现性”:“记载”与“上升”——以《游褒禅山记》解读教学为例
2009年
一、关于“摹状表现”与“表现性”记叙文的基本功能有两点:其一是“记载”“保存”事物演绎的本相;其二是“解释”“归纳”“总结”事物之所以是如此之事物。前者是让人们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即知其“然”;后者是让人们知道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内在的规定性、教训及经验是什么,即知其“所以然”。本文在这里所说“摹状表现”,就是一种载体,它将承担着“记载”“保存”事物之“然”的任务,是记叙文的基本内容,是必须有的;
徐江邱庆茹
关键词:《游褒禅山记》表现性摹状教学记叙文
后自主教学缺位原因探究
2012年
所谓“后自主教学缺位”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者无作为。教者之所教也就是满足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设计一个导学案,然后师生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地以导学案为基础,经过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再加之教师评学的过程,完成以学生自主生成认识为主的对文本的解读。
徐江
关键词:自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教师评学学案师生
你拥有的东西受什么规定——《老人与海》解读
2012年
讲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不需多想,人们一定会把解读思维定格在“桑地亚哥是位怎样的老人”,会大加赞叹这位老人的顽强、勇敢、坚毅和乐观。人教社教材的思考题就是这样的。教材还提示,瑞典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评价海明威的作品说——“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海明威自谈《老人与海》说:“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
徐江毕于阳
关键词:《老人与海》诺贝尔文学奖桑地亚哥中心主题思考题人教社
话题:走向有效教学之一 改造解读思维:从无效到有效被引量:20
2006年
对于我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一文,蓝瑞平先生以《全盘否定失之偏颇》为题对我的批判进行了再批判,并将我“上纲上线”定性为语文的“罪人”。其实,蓝先生根本就没有明白我的文章之所指。我批的是“中学语文‘无效教学’”.而不是“无效的中学语文”。蓝先生却回避这个本质论题.曲解别人的论点.制造一个对立面.这是以诡辩的方式拒绝批评。他的文章不值得再驳,我想再谈造成“无效教学”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并走向“有效教学”,
徐江
关键词:有效教学无效中学语文思维对立面
用“拿来主义”读《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教学实录
2012年
一、论“拿来主义”为何先说“送去主义” 师:鲁迅先生要论证“拿来主义”,可是先说“送去主义”,请问这是为什么?
徐江
关键词:《拿来主义》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