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作品数: 36被引量:152H指数:7
  • 所属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京雨
作品数:87被引量:50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膜下 DSA 肝动脉 血管造影术
徐力扬
作品数:53被引量:36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膜下 介入治疗 DSA 肝动脉 血管造影术
张强
作品数:137被引量:57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研究主题:床旁 颈动脉狭窄 TOM 膜下 DSA
路军良
作品数:43被引量:18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DSA 血管造影术 膜下 动物模型
刘明
作品数:27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肝动脉 肝癌 旋转DSA 初步临床应用 骨髓干细胞移植
应用覆膜支架及对吻技术治疗髂总动脉瘤1例
2009年
张强李京雨路军良徐力扬刘涛
关键词:外科手术治疗覆膜支架髂总动脉瘤孤立性髂动脉瘤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腔内隔绝术
慢性主-髂动脉闭塞内膜下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可行性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慢性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经右肱动脉穿刺,使用超滑导丝自腹主动脉闭塞端穿入内膜下腔,分别向两侧髂动脉行内膜下再通。右侧导丝顺利重入髂外动脉真腔,左侧使用了双向内膜下再通技术。2支导丝经双侧股动脉穿刺点引出体外。经两侧股动脉用对吻技术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放(主动脉下端支架1枚,双侧髂动脉支架5枚)。结果主-髂动脉闭塞经内膜下途径成功再通。治疗后主-髂动脉支架内腔形态良好,血流通畅。双下肢缺血症状完全消失,踝臂指数(ABI)由0.32上升至0.96。10个月随访未见再狭窄表现。结论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安全、可行,适用于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病变。
李京雨刘涛徐力扬张强路军良
关键词:介入治疗
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支架置入治疗联合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6例成功置入支架,术中造影显示门静脉、下腔静脉血流通畅。4例阴囊水肿及8例腹壁静脉曲张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表现全部消失;12例中度以上腹水患者术后7例腹水减轻;14例下肢水肿患者8例术后消失。生存时间为1-24个月,中位时间为3.7个月。1、3、6、12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8%、56.3%、43.8%和25.0%。治疗前、后胆碱酯酶为(1 957.27±552.54)U/L和(1 652.85±231.39)U/L,凝血酶原时间为(16.38±2.28)s和(18.81±3.15)s,凝血酶原活动度为(55.83±10.67)%和(45.36±14.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采用支架置入联合TACE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
任永强曹建彪韩聚强刘涛李国安郭汉斌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门静脉癌栓肝动脉化疗栓塞支架置入
国产血管造影设备的初步临床应用
2013年
目的:评价国产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系统可靠性和影像质量。方法:选择临床需要进行介入诊疗的患者100例,按解剖学部位分成颅内动脉、颈动脉、支气管/肺动脉、冠状动脉、胸主/腹主动脉、肝动脉、肾动脉、髂总动脉/盆腔动脉、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再通、四肢动脉10组,每组10例。每位患者根据临床标准影像采集方法进行血管造影。介入诊疗术后对影像质量、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进行评估。结果:100例患者均完成介入诊疗操作,系统运行稳定性好,无任何仪器故障及与系统操作相关的不安全事件发生。血管造影易用性评价很满意95例(95%),较满意5例(5%)。所有部位介入诊疗操作期间,图像分辨率较高,亮度对比度适中,介入操作器械清晰可见,无图像过饱和现象。摄影获取的图像100%有诊断价值,其中质量好和很好的影像达91%。结论:国产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完全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在未来医疗市场中具有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徐力扬李京雨刘涛路军良侯尚策
关键词:影像
腹腔内脏血管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探索腹腔内脏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的9例内脏动脉动脉瘤患者,总共11枚动脉瘤,其中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部动脉瘤合并右侧结肠动脉动脉瘤,1例为2枚脾动脉瘤,另外还有5例各1枚脾动脉瘤,1例胃右动脉瘤,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使用弹簧圈分别成功对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7枚脾动脉瘤及1枚右侧结肠动脉瘤,1枚胃右动脉瘤,1枚肝动脉假性瘤进行了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的使用覆膜支架植入隔离动脉瘤。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未出现相关并发症。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植入支架后瘤腔被完全封闭,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通畅。结论介入栓塞技术可以成功栓塞大部分内脏动脉动脉瘤,对于部分栓塞困难者可以使用覆膜支架隔绝动脉瘤。
路军良李京雨张强徐力扬刘涛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技术与疗效分析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根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复杂病变的影像特征进行个体化介入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下肢动脉ASO复杂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和随访资料。68例为泛大西洋学会共识(TASC)ⅡC或D级病变,10例为影像特征较复杂的TASC1IB级病变;共103处病变。临床表现Fontaine stagem、1V型和较重的Ⅱ型。在具有较好的流出道血管及适州的穿刺入路基本条件下,将长段闭塞、平齐闭塞、多发闭塞、胭动脉闭塞、膝以下动脉闭塞以及主髂动脉闭塞等复杂病变均视为适应证,针对病变影像特点灵活选择穿刺入路,应用内膜下再通技术顺行开通或双向开通闭塞段。对术后踝臂指数(ABI)行t检验。结果73例患者再通治疗获技术成功,未发生重要并发症。再通后肢体缺血症状立即减轻,平均ABI由术前0.45±0.07增加至0.76±0.11(t=-19.78,P〈0.01)。5例再通失败者未导致症状恶化。47例随访6~12个月,22例未见肢体缺血症状复发。结论根据影像特征指导选择介入治疗方法能避免TASC分型指导适应证选择的局限性,使更多ASO病变通过非手术方法得到有效治疗。
李京雨刘涛路军良徐力扬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内膜下再通术治疗外周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探讨内膜下再通技术(SIR)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变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使用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18例患者的20处外周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闭塞病变分别位于下肢动脉(髂股动脉14处、膝以下动脉4处)和左锁骨下动脉(2处)。内膜下再通的基本操作步骤:血管造影后导管抵近闭塞动脉近端,使用直径0.035 in(1 in=2.54 cm)的 TERUMO 超滑导丝,穿通动脉内膜后在闭塞段动脉内膜下腔中前行,通过闭塞段后重入动脉真腔。建立闭塞段动脉内膜下通道后使用球囊扩张成形。除膝以下动脉和1处髂动脉之外,均在开通的内膜下通道起始部或全程置放自膨式支架。结果 15例患者的17处病变内膜下再通治疗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动脉穿孔、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等并发症。3例技术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失败原因分别是导丝不能重入内膜真腔和内膜下腔,扩张成形不满意。结论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病变可行性强、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技术相对简便;在治疗比较复杂的动脉闭塞病变时是传统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的重要补充手段。
李京雨于建张强刘涛徐力扬
关键词:闭塞性髂动脉锁骨下动脉介入性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介入诊疗术前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介入诊疗术中预防和缓解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60例接受介入诊疗术患者,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介入操作前30 min肌肉注射长托宁1 mg,注射前及注射后30 min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定焦虑程度。术中观察有无过敏、恶心呕吐、血管痉挛等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用药前后对比,心率及S-AI评分有所下降(P<0.01),S-AI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长托宁在抗迷走神经反射的同时,不提高心率。其中枢镇静和解除小血管及脏器平滑肌痉挛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机体应激反应过强造成的各种不适和疼痛,预防血管痉挛和化疗灌注后的急性呕吐,提高患者对介入操作的耐受性。
徐力扬李京雨张强刘涛刘明
关键词:介入治疗痉挛
变异肝动脉起源于左膈动脉1例分析
2009年
张强路军良李京雨徐力扬刘涛
主动脉弓上缘变异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经验
2011年
支气管动脉起源变异是引起介入操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起源于主动脉弓上缘的支气管动脉更是一种少见变异。现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操作的患者,对其中起源于主动脉弓上缘的变异支气管动脉进行分析。
路军良李京雨徐力扬刘涛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