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树哲
作品数: 220被引量:1035H指数:15
  • 所属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漆正堂
作品数:140被引量:475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骨骼肌 胰岛素抵抗 细胞自噬 线粒体 运动干预
孙易
作品数:31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线粒体 糖尿病 小鼠骨骼肌 胰岛素抵抗 骨骼肌
贺杰
作品数:31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骨骼肌 心血管系统 游泳运动 肾上腺髓质素 PINK1
许豪文
作品数:148被引量:1,212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研究主题:大鼠心肌 骨骼肌 有氧运动 线粒体 心肌线粒体
卢健
作品数:98被引量:411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骨骼肌 SARCOPENIA 抗阻训练 抗阻运动 肌肉
亮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制及其补充效果被引量:10
2009年
亮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对于蛋白质的代谢调节、骨骼肌的葡萄糖摄取有重要作用。但是亮氨酸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个体的补充方式、补充剂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本文对亮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运动中对蛋白质合成、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分子机制,以及补充亮氨酸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张庆漆正堂丁树哲
关键词:亮氨酸蛋白质代谢骨骼肌葡萄糖摄取
急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对小鼠腓肠肌自噬和葡萄糖转运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急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对腓肠肌自噬和葡萄糖转运功能的影响,探讨运动激活自噬对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功能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4周龄ICR小鼠适应性喂养3天,然后随机分为安静后根据恢复时间再分为运动后即刻组(0 h组,n=6只)、运动后6 h组(6 h组,n=6只)、运动后12 h组(12m/min、持续30 min/day适应性训练3天,然后按照坡度为0°、速度为8.2 m/min、相当于53%VO_(2max)、持续15 min的1级负荷,坡度为5°、速度为15 m/min、相当于64%VO_(2max)、持续15 min的2级负荷和坡度为10°、速度为19.3 m/min、相当于76%VO_(2max)的3级负荷依次递增,增加到3级负荷时,保持此负荷直至力竭。运动力竭后在对应时间点取小鼠腓肠肌和心脏血(安静组小鼠在安静状态下取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腓肠肌自噬相关基因13(Atg1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p62Atg13、Ⅱ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Ⅱ和Ⅰ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比值(LC3Ⅱ/LC3Ⅰ)、p62、LAMP2和GLUT4的蛋白表达;采用葡萄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糖,肌糖原试剂盒(比色法)检测腓肠肌肌糖mRNA、LC3 mRNA、LC3Ⅱ蛋白表达和LC3Ⅱ/LC3Ⅰ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0 h组、12h组和24 h组小鼠腓肠肌p6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2)急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6 h组、12 h组和24 h组血糖均极显著下降(P<0.01),0h组和6h组腓肠肌肌糖原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台运动可激活腓肠肌自噬相关基因Atg13 mRNA、LAMP2 mRNA、LC3 mRNA、LC3Ⅱ蛋白和LC3Ⅱ/LC3GLUT4的表达;自噬相关因子LC3Ⅱ和LAMP2的蛋白表达与葡萄糖转运功能均具有相关性,这种关联可能是急性运动调节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功能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王平Chun-Guang LI崔迪丁树哲
关键词:骨骼肌自噬
5α-还原酶抑制剂对过度训练大鼠雄激素作用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 5α 还原酶抑制剂DQI对大运动量游泳训练大鼠血清雄激素水平、EPO水平及肾脏组织EPO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渐增游泳训练为大鼠运动应激模型 ,运用酶免和放免分析法观察了血睾、血清EPO及血清 5α 双氢睾酮的含量 ,以及运用RT PCR法观察了肾脏组织EPO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运动模型可提高靶组织睾酮向 5α 双氢睾酮的转化 ,而DQI可以显著抑制这一过程 ,并可以提高肾脏组织EPO的合成能力及血清EPO含量。结论 非甾体类 5α 还原酶抑制剂DQI对维持及恢复运动能力有一定作用。
丁树哲全先成杨琍苹
关键词:5Α-还原酶抑制剂雄激素
耐力训练和黄芪丹参在Akt磷酸化介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是否复合物黄芪丹参和/或游泳耐力训练可以诱导线粒体生物发生, 且相关因子 PGC-1a 和 mtTFA 的 mRNA 水平受 Akt 信号通路调节。方法:SD 雄性大鼠36 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C 组)6只...
赵婷婷丁树哲陈世益
文献传递
美国大学运动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对美国28所综合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研究与剖析,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研究认为:美国大学以人的教育为主要目标,专业教育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多数大学要求学生获得120~130学分方能获得科学学位;多数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0%~50%。各个学校专业必修课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往往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不同方向的专业,以应对社会需求。各校运动科学专业计划有3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课程数量较多。
李铁丁树哲马业康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
下一个将是谁?——关键信号分子对运动性骨骼肌能量代谢的调控被引量:13
2015年
骨骼肌不仅是机体最重要的运动器官,也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代谢稳态是维持骨骼肌健康乃至整个机体健康的基本前提与重要保证。运动可驯化骨骼肌的能量代谢体系,使其进行积极性调整,并产生显型代谢适应(能量驯化),从而产出更多能量。细胞分子信号调控理论的逐渐丰富与完善,以及线粒体角色的重新转换与定位,为研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运动适应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作为对能量状态极其敏感的感受器或调节器,AMPK、mTOR、PGC-1α、p53、SIRT1、FoxOs等关键信号分子及其介导的信号网络的稳态表达对于稳定骨骼肌能量代谢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探寻更多关键信号分子,深入剖析其在物质能量代谢及其与线粒体功能网络之间的信号耦联作用,将会进一步揭示骨骼肌能量代谢稳态的运动适应机制。
钱帅伟漆正堂孙易丁树哲
关键词:骨骼肌能量代谢
运动对SD大鼠与GK大鼠骨骼肌中COUP-TF基因表达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鸡卵白蛋白上游启动子转录因子家族(COUP-TFs)有COUP-TFⅠ和COUP-TFⅡ两个亚型,该基因的突变与人类的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相关。本文比较研究一次性急性运动、高强度间歇性冲刺训练、耐力训练对S...
王海燕漆正堂丁树哲
文献传递
p38、NF-κB、IL-6在长期大强度运动诱导大鼠骨骼肌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p38、NF-κB、IL-6在长期大强度运动诱导肌肉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C组(安静组)、E组(2周运动组)、I组(2周运动并施加NF-κB阻断剂PDTC)。检测C、E组大鼠腓肠肌的质量、p38、Phospho-p38、p65、Phospho-p65、IL-6mRNA、MRFsmRNA、MEF2cmRNA,I组检测腓肠肌的质量、IL-6mRNA、MRFsmRNA、MEF2cmRNA。结果:与C组相比,E组大鼠腓肠肌的质量、Phospho-p38、Phospho-p65、MyoDmRNA、MyoGmRNA、Myf-5mRNA、MEF2cmRNA上升,但p38、p65、IL-6mR-NA、MRF4mRNA未变;与E组相比,I组大鼠腓肠肌质量、MyoDmRNA、MyoGmRNA、Myf-5mRNA、MEF2cmRNA降低,但IL-6mRNA、MRF4mRNA未改变。结论:p38/NF-κB/MyoD、MyoG、Myf-5、MEF2c介导了长时间运动诱发的肌肉发生过程,但IL-6可能没有参与其中。
王今越丁树哲王小虹陈民盛杨海东
关键词:P38NF-ΚBIL-6肌肉发生动物实验
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偶联及运动应激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诸多生命活动依赖于线粒体和内质网的协作。MAMs是存在于线粒体和内质网间,由蛋白质复合体组成的特殊结构,其结构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是保证线粒体动态变化、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等生命过程有序进行的前提。对MAMs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归纳,提出Ca^(2+)在MAMs调控中的决定性作用,MAMs在ROS、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线粒体动态变化及流动性和炎症等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探讨运动应激对MAMs的可能调节机制及MAMs相关分子介导运动适应的途径,从而为未来运动适应机制的探索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孙易丁树哲
关键词:线粒体内质网运动应激CA2+
有氧运动训练后大鼠横纹肌线粒体DNA含量观察被引量:9
2001年
有氧运动训练能使肌肉组织产生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运动耐力。本研究通过不同运动训练方案无负重游泳3天,60分/天;7天,60分/天;12天,60分/天、训练及注射钙鳌合剂(EGTA)、氧化剂(GSSG),观察大鼠骨骼肌、心肌线粒体D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运动训练3天后,骨骼肌线粒体DNA即表现为增加(57%),7天后降为42%,12天后即不再增加,而此时注射GSSG的训练大鼠线粒体DNA仍增加了26%;心肌线粒体DNA只有在训练12天并注射了GSSG才表现为增加(30%),说明改变细胞内的氧化应激的平衡(有氧运动训练及注射GSSG)可以影响线粒体DNA的生物合成。注射EGTA并训练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则表现为没有显著变化,而在心肌线粒体7天和12天后出现了DNA合成的抑制(-30%,-32%),说明细胞内外的钙平衡也会影响线粒体DNA的生物合成。
丁树哲许豪文
关键词:骨骼肌DNA含量有氧运动训练运动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