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31 篇“ X线片 “的相关文章
X 2S-Net:基于双平面X 线 片 的脊柱三维重建2025年 脊柱的三维模型在治疗脊柱侧弯等脊柱疾病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脊椎三维重建方法存在耗时长、主观性强、辐射大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双平面X 线 片 的脊柱三维重建网络X 2S-Net。利用患者的正位和左侧位X 线 片 作为输入,通过双视角平行编码器、三维重建模块以及分割监督模块后重建出对应位置的脊柱体素模型,实现了从X 线 片 到可视化三维模型的端到端生成。X 2S-Net在特征提取阶段,使用了针对双平面X 线 片 特点而设计的平行特征编码器,用于提取脊柱的空间信息,并设计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用于提取特征。在三维模型阶段,X 2S-Net结合传统图像分割任务设计了分割监督模块以提高三维重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X 2S-Net能够充分利用双平面X 线 片 的输入信息对脊柱进行三维重建,各数据集的平均Hausdorff距离达到了6.95 mm, Dice系数达到了92.01%。 王骞 张俊华 王泽彤 李博关键词:脊柱侧弯 三维重建 X 线 片 椎骨语义边缘引导的2D/3D配准方法2025年 目的基于影像引导的脊柱手术机器人系统中,2D/3D配准指的是将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与术中X 线 片 配准,用于实现手术机器人对于人体组织的精准空间定位。常见做法是先用标志点进行粗配准,再用灰度法修正位姿。标志点配准问题在于标志点识别精度不高且识别效率较低,灰度法的捕获范围小且对初始位姿敏感。由于脊柱关节边缘重叠且术中X 线 片 图像质量较低,故利用物理边缘作为特征进行2D/3D配准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语义边缘提取的2D/3D配准方法。方法首先,提取X 线 片 中成像清晰的椎弓根边缘和椎体两侧边缘作为语义特征进行2D/3D配准;同时,面向边缘提取任务,研究一种间距约束的高效“U”形变形器网络,该深度学习网络提高分割效率的同时,保持了边缘分割的准确性,并加入了椎骨间距约束损失的先验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多椎骨语义边缘提取的精度。结果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上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配准精度与效率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位姿修正后,本文方法平移误差小于1 mm,旋转误差小于0.1°,配准耗时在5 s左右,能较好满足实际临床需求。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椎骨语义边缘的2D/3D粗配准方法有效缩小了后续精配准过程的搜索空间,从而提高了配准精度。在边缘提取方面,将哈达玛乘积代替卷积操作的方式以及加入椎骨间距约束损失,提高了语义边缘的提取效率和精度。因此,本文方法能够较好满足2D/3D配准的精度与实时性需求。 沈傲 沈燕进 蒋俊锋 陈正鸣 黄瑞 何坤金 陈杰关键词:椎骨 基于X 线 片 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辅助诊断评估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X 线 片 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辅助诊断评估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关键点检测模块、Cobb角测量模块和Lenke分型模块。本发明的基于X 线 片 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辅助诊断评估系... 李毅 严亚波 祝苏萍 谢坤杰 雷伟胸部超声联合X 线 片 诊断肋骨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胸部超声联合X 线 胸片 诊断肋骨骨折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胸部外伤就诊于邹平市码头镇卫生院的患者共100例,分别行胸部超声诊断、X 线 胸片 诊断,以CT三维重建诊断为金标准,比较胸部超声、X 线 片 及二者联合诊断效能。结果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68例阳性,32例阴性;胸部超声诊断阳性63例,阴性28例;X 线 胸片 诊断阳性55例,阴性25例;联合诊断阳性66例,阴性31例,敏感性、准确率分别为97.06%、97.00%,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诊断68例患者共有93处骨折,其中71例为隐匿性肋骨骨折,22例为肋软骨骨折;联合诊断的总检出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超声联合X 线 片 可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肋骨骨折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刘佃明关键词:超声 X线透视检查 肋骨骨折 肌骨超声与X 线 片 诊断青少年胫骨结节软骨炎的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肌骨超声与X 线 片 诊断青少年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效能,分析此类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纳入自2020-01—2022-12因膝关节胫骨结节处疼痛而就诊的99例青少年患者,由高年资骨外科医师根据临床诊断标准、肌骨超声图像、X 线 片 图像明确诊断结果。比较肌骨超声及X 线 片 诊断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诊断效能,包括漏诊率、误诊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99例中确诊78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炎,21例不是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胫骨结节处皮下软组织挫伤6例,髌腱损伤6例,皮下积液4例,髌下浅囊积液2例,软组织内血肿2例,胫骨结节骨折1例)。肌骨超声诊断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X 线 片 诊断,而漏诊率、误诊率低于X 线 片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结节骨软骨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①胫骨结节前软骨肿胀,表现为低回声软骨厚度增加;②皮下软组织肿胀,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增厚,回声偏强不均;③髌腱下止点肿胀,表现为纵切时髌腱远端增厚,回声减低;④胫骨结节次级骨化中心碎裂,表现为骨化中心连续性中断,呈多个强回声;⑤髌下滑囊积液,表现为髌腱下方内侧探及液性暗区;⑥彩色多普勒显示髌腱下止点探及血流信号,胫骨结节软骨处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肌骨超声诊断青少年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效能高于X 线 片 ,肌骨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发现明显特异性征象,进而有效明确病变情况。 叶萍萍 段红波 邵国庆 刘珊珊 方士波 赵华国关键词: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X线片 青少年 X 线 片 测量肱骨大结节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研究2024年 目的 探讨X 线 片 测量肱骨大结节角(GTA)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为肩袖撕裂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8例因肩部疼痛不适行肩部X 线 检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发生肩袖撕裂的患者纳入试验组(64例),未发生肩袖撕裂的患者纳入对照组(74例)。比较两组GTA的差异;考察GTA预测肩袖撕裂的临界值和预测能力;评价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GT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TA最佳临界值为≥7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下面积为0.82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81。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GTA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677,Pearson’s相关性系数r=0.547。结论 采用X 线 片 测量GTA对肩袖撕裂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较高的测量一致性,可为肩袖撕裂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陈一二 柯群关键词:肩袖撕裂 X线片 基于深度学习的儿童骨盆X 线 片 质量控制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儿童骨盆正位X 线 片 质量评估方法,构建诊断模型并验证其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3247例儿童骨盆正位X 线 片 ,随机分为训练数据集、验证数据集及测试数据集。构建人工智能模型,评估质量控制模型可靠性。结果模型的诊断准确率、ROC曲线 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9.4%、0.993、98.6%和100.0%。模型的骨盆倾斜指数95%一致性界限为-0.052~0.072;骨盆旋转指数95%一致性界限为-0.088~0.055。结论该研究首次尝试将AI算法应用于儿童骨盆X 线 片 的质量评估,并显著改善了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疗现状。 刘峙辰 林锦聪 谢坤杰 沙佳 陈旭 雷伟 黄鲁豫 严亚波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智能 改良X 线 片 诊断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改良X 线 片 诊断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8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检查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X 线 片 检查,试验组采用改良X 线 片 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及影像学征象(食管胃角增大、膈上胃黏膜皱襞和疝囊、胃食管反流、B环、膈食管裂孔增宽)的检出率。结果试验组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及各项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X 线 片 检查诊断食管裂孔疝与手术结果和符合率和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X 线 片 检查。 林海燕 陈玉双关键词:食管裂孔疝 X线片 钡餐 基于改进U-Net和X 线 片 的脊柱侧弯Cobb角自动测量算法研究 2024年 脊柱侧弯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Cobb角的准确计算是临床上确定脊柱侧弯分型和制定诊疗方案的关键。针对人工测量Cobb角存在耗时长、不够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U-Net的脊柱侧弯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医生使用LabelMe工具对200例脊柱侧弯患者的X 线 片 数据集进行标注。采用ResNet50作为主干网络改进基本的语义分割模型U-Net,并与另外2个语义分割模型DeeplabV3和PSPNet在脊柱侧弯X 线 片 数据集上分别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U-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值达到了94.72%,分别比PSPNet和DeeplabV3模型的MIOU值提升了5.36%和2.30%。最后,基于改进的U-Net模型设计了脊柱侧弯Cobb角的自动测量算法,并开发了可视化的自动测量软件。经过实际测试,发现在常规的电脑上输入一张患者的X 线 片 ,只需6.3 s即可自动计算Cobb角大小,其速度远快于医生手动测量,显著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表明本文设计的脊柱侧弯Cobb角自动测量方法是有效的。 禤浚波 梁英豪 梁淑慧 张绿云 张绿云 柯宝毅 马文宇 李成关键词:脊柱侧弯 X线图像 COBB角 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的踝关节X 线 片 标志点自动定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的踝关节X 线 片 标志点自动定位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间行X 线 检查的360例成年人正常左踝关节正、侧位片 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至训练集(210例)、验证集(90例)和测试集(60例)。以人工标注作为参考,对图像预处理后分别建立基于神经网络Unet架构的踝关节X 线 片 标志点预测模型,生成对应的热力图,并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在踝关节X 线 正位片 6个标志点的预测中,2 mm阈值的平均正确估计比例(Percentage of Correct Keypoints,PCK)可达99.7%,总体平均径向误差(Mean Radial Errors,MRE)为0.411,总体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为0.290。距骨顶端内点的预测准确度最高,1 mm阈值时的PCK可达100%,同时其MRE及SD在正位片 6个点中最小,分别为0.290和0.178。在踝关节X 线 侧位片 9个标志点的预测中,2 mm阈值的平均PCK达到95.0%,总体MRE为0.669,总体SD为0.710。胫骨下段最前点的预测准确度最高,1 mm阈值时的PCK可达100%,同时其MRE及SD在侧位片 9个点中最小,分别为0.334和0.173。正位片 和侧位片 所有标志点的预测位置坐标与对应参考标准标志点位置坐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实现对踝关节X 线 片 标志点的有效自动定位,对辅助踝关节X 线 片 形态学自动测量和疾病诊疗具有应用价值。 刘沁峰 胡师尧 张宇琛 常健 刘辉 孙正明 凌鸣 王涛关键词:踝关节 X线成像 神经网络
相关作者
温建民 作品数:528 被引量:1,912 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拇外翻 截骨 跖痛症 中西医结合 三踝骨折 胡海威 作品数:213 被引量:678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拇外翻 跖痛症 截骨 中西医结合 X线 吴寿长 作品数:15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拇外翻 测量方法 X线 X线片 HAV 梁宇红 作品数:70 被引量:324 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根管预备 根尖 根管治疗 锥形束CT X线片 林新晓 作品数:197 被引量:759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研究主题:拇外翻 截骨 微创 关节镜 跖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