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14篇“ S1蛋白“的相关文章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DJ-1蛋白对抑郁症大鼠海马中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DJ-1蛋白对抑郁症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海马区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多巴胺(dopamine,DA)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海马区DJ-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PI3K、p-AKT、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结果过表达DJ-1后能明显降低中细胞凋亡率和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上调海马区5-HT、5-HIAA、DA的水平,上调p-PI3K、p-AKT和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但PI3K抑制剂LY294002可部分解除过表达DJ-1对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过表达DJ-1后能明显抑制抑郁症大鼠炎症性应激,降低细胞的凋亡率,上调中5-HT、5-HIAA和DA的含量,这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有关。
李笑然蔡云峰丁兆猛孙祥生卢煜晨
关键词:DJ-1蛋白抑郁症神经递质
一株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N{1}1蛋白的重组蓝舌病毒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株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N{1}1蛋白的重组蓝舌病毒。本发明通过在野生型蓝舌病毒非结构蛋白N{1}1156位和157位氨基酸之间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
独军政宋昱庆刘学春田占成关贵全罗建勋殷宏
肺腺癌患者CT征象表现与P53、E-cadherin、TGF-β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表现及与抑癌基因(P5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97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53、E-cadherin、TGF-β1蛋白表达情况,术前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CT征象与P53、E-cadherin、TGF-β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组织P53、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性组织(P<0.05);有棘突征、毛刺征和分叶征CT征象的肺腺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棘突征、毛刺征和分叶征CT征象者(P<0.05);有棘突征、毛刺征CT征象的肺腺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棘突征、毛刺征CT征象者(P<0.05);有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CT征象的肺腺癌组织中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血管集束征、毛刺征、分叶征CT征象者(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P53、TGF-β1蛋白表达增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其阳性表达率与肺腺癌患者CT征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孟锦孙兴智范雪微
关键词:肺腺癌抑癌基因上皮钙黏蛋白
GmCG1蛋白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GmCG1蛋白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中的应用,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为了提高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本发明公开GmCG1蛋白在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的应用,GmCG1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为后续制备高蛋白...
齐照明尹燕斌徐畅胡利民韩雪丰少伟刘春燕武小霞陈庆山
不同表达系统来源的SARS-CoV-2 N蛋白以及联合S1蛋白的免疫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对哺乳动物细胞真核系统来源以及大肠杆菌原核系统来源的SARS-CoV-2全长N蛋白以及联合S1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将蛋白与氢氧化铝以及CpG佐剂混合后通过肌肉注射免疫小鼠,初次免疫后4 w进行加强免疫,通过ELISA和SARS-CoV-2假病毒检测结合以及中和抗体水平,通过IFN-γELISpot检测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免疫S1蛋白以及N蛋白加强免疫后均能诱导产生高滴度的IgG抗体,并且均高于初次免疫(P<0.05),且真核系统与原核系统来源的N蛋白诱导的IgG抗体滴度没有差异(P>0.05).N蛋白S1蛋白分别联合氢氧化铝和CpG佐剂均诱导了较为平衡的Th免疫应答.假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S1蛋白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但N蛋白无法诱导产生.从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来看,S1蛋白以及N蛋白均能诱导IFN-γ分泌细胞的产生,真核系统来源的N蛋白相较于原核系统诱导作用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蛋白S1蛋白联合免疫小鼠与仅免疫一种蛋白相比,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均没有得到增强.结论本研究比较了不同表达系统来源的N蛋白以及联合N蛋白S1蛋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揭示SARS-CoV-2结构蛋白诱导的免疫应答特点以及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杨燕王慧娟单徐畅郭晓炎梁殷洁祁振勇邓瑶谭文杰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S1蛋白
一种LbCpf1蛋白的表达及其纯化方法和应用
一种LbCpf1蛋白的表达及其纯化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LbCpf1蛋白纯化技术中存在周期长、操作复杂、成本高和蛋白纯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LbCpf1蛋白表达及其纯化方法,所述方法以p...
王化磊黄赞恒黄培李媛媛张海丽白玉洁金宏丽靳凯凯刘美慧
MORF4L1蛋白抗体制备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目的]构建MORF4L1原核表达载体和纯化表达产物,制备MORF4L1蛋白抗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利用PCR将MORF4L1基因片段酶切、克隆、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利用His-Tag技术纯化重组蛋白,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采集抗血清后通过硫酸铵沉淀法将多克隆抗体从抗血清中纯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多克隆抗体与内外源性MORF4L1蛋白的结合特异性。利用在线软件(GEPIA、UALCAN)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蛋白,蛋白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Mr)43000位置处有单一条带,重组His-MORF4L1蛋白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制备的抗血清与MORF4L1蛋白特异性结合,纯化后仅在相对分子质量(Mr)55000和25000位置处有条带。纯化的多克隆抗体与内外源性MORF4L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MORF4L1的表达与肝癌不良预后相关。[结论]成功构建MORF4L1蛋白及抗体,MORF4L1在肝癌中高表达预后差,对进一步研究MORF4L1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丁圆圆陈泽锋邱腾施雯任德续王伟玲吉敬刘彬
关键词:重组蛋白蛋白纯化多克隆抗体抗体制备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肠腺癌组织中Cripto-1蛋白和锌指转录因子{1}nail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研究结肠腺癌组织中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ipto-1)、锌指转录因子(Snail)和基质金属{1}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92例行手术切除结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标本92个。另选取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56例和正常结肠组织35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并比较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ripto-1Snail和MMP-9与结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肠腺癌、不典型增生、正常结肠组织的CR-1Snail和MMP-9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R-1Snail和MMP-9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癌组织中Snail和MMP-9阳性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CR-1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患者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T3~T4、临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结肠腺癌组织中CR-l、Snail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肿瘤浸润T1~T2、临床分期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腺癌组织中CR-1表达与Snail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P<0.05),MMP-9表达与Snail表达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Cripto-1Snail和MMP-9在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协同调节作用。
肖高芳邓立军张莹李静范丽萍谭彩云
关键词:结肠腺癌锌指转录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免疫组织化学
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STIM1、Orai1{1}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血塞泰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大鼠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及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protein 1,Orai1)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造模组5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edial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成功的41只大鼠分为模型组、血塞泰低剂量组(12.6 g/kg)、血塞泰中剂量组(25.2 g/kg)、血塞泰高剂量组(50.4 g/k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18 mg/kg),其中血塞泰低剂量组9只,其余每组各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组连续干预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的梗死面积,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RT-PCR检测脑组织中STIM1、Orai1 mRNA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脑组织STIM1、Orai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增加(P<0.01),脑梗死率增加(P<0.01),血清IL-6、TNF-α含量增加(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塞泰各剂量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大鼠mNSS评分下降(P<0.05),血清IL-6、TNF-α含量下降(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血塞泰中、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组大鼠脑梗死率下降(P<0.01),脑组织STIM1、Orai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组相比,血塞泰低剂量组脑梗死率增加(P<0.01),血清IL-6、TNF-α含量增加(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血塞泰中剂量组血清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P<0.01),脑组织STIM1、Orai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
郑钰张逸凡王子焱刘承鑫任欣任欣郭志华申思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炎症
BAP1蛋白表达缺失对恶性间皮瘤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BRCA1相关蛋白1(BRCA1-associated protein 1,BAP1)表达缺失对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MM)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MM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BAP1蛋白的表达。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2例MM患者中女性61例(74.4%),年龄(57±11)岁。39例(47.6%)患者存在BAP1蛋白表达缺失。患者生存率与BAP1蛋白表达缺失及其年龄相关(χ^(2)=5.27、5.66,P=0.022、0.017)。亚组分析显示,BAP1蛋白表达缺失与年龄<57岁、女性、胸膜MM、上皮型MM、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的MM患者预后较好相关(P<0.05)。多变量模型结果显示,BAP1蛋白阳性表达(HR=3.75,95%CI:2.23~6.30,P<0.001)以及年龄≥57岁(HR=1.66,95%CI:1.01~2.72,P=0.049)是MM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BAP1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MM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患者较长的生存率相关。
陈祎秋高志斌沈蔚应士波何向蕾张幸蒋兆强楼建林
关键词:间皮瘤恶性间皮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