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59篇“ Q235A“的相关文章
- Q235钢CMT对接焊接工艺研究
- 2025年
- 采用冷金属过渡(CMT)焊接技术对Q235钢实现对接焊接,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检测,进一步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的关系。首先,通过焊接参数优化,筛选出部分成形质量优良的焊接接头。其次,通过金相检测对焊接试样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经对比发现,45°坡口工艺参数下成形良好;观察其组织发现,焊缝区域、完全重结晶区、部分重结晶区和母材区在显微组织上有显著差异;对应性能在强度和硬度方面也有明显不同:对接接头试样的抗拉强度在不同坡口角度下表现出差异,30°和45°坡口的抗拉强度显著高于60°坡口,这与坡口角度导致的热输入差异有关。研究结果为Q235钢的CMT焊接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了CMT焊接在工业上的应用。
- 张翔李冰洁韩善果王瑞超
- 关键词:CMTQ235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酸性环丁砜溶液对Q235B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 2025年
- 采用静态挂片法、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方法,主要研究了30℃和50℃两种典型环境温度下储罐材料Q235B碳钢在酸性环丁砜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50℃时腐蚀速率快,约为30℃腐蚀速率的近3倍。通过电化学试验可知,Nyquist曲线显示在高频区出现不完整容抗弧,50℃时高频区容抗弧半径较小,由于温度高时环丁砜发生劣化的活化度更大,溶液内部离子受到阻力变小,腐蚀加剧,这与静态挂片法的结果一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Q235B碳钢在酸性环丁砜溶液浸泡过程中产生的腐蚀产物未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自腐蚀电位负移,极化电阻变小,耐蚀性逐渐降低。
- 孙明道李俊俊闫涛宋文静秦峰
- 关键词:Q235B电化学碳钢
- 钢水加废钢模式下Q235钢精炼渣系优化
- 2025年
- 针对国内某企业多元加废钢冶炼模式下,钢液的“脱硫与回硫”现象,对精炼渣系成分进行合理优化。首先,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8.1,在1600℃温度条件下,对CaO-SiO_(2)-Al_(2)O_(3)-5%MgO渣系与Q235钢液平衡时的等氧线进行模拟计算;同时利用精炼渣的光学碱度计算出该渣系的硫容量和硫分配比,用来评估精炼渣的脱硫性能。其次,在实验室中设计出5组精炼渣,进行高温钢渣平衡试验,对试验后精炼渣进行XRF成分检测,对钢样采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氧氮分析仪及碳硫分析仪进行元素检测,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钢样中夹杂物的形貌和成分,并对其数量及尺寸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进行工业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渣系组成,其中CaO、SiO_(2)、Al_(2)O_(3)和MgO质量分数分别控制在47.7%~55.2%,0~20.5%,26.85%~55%和4%~7%范围内,能将钢液中溶解氧控制在0.001%(质量分数)以内。选取成分为54.27%CaO-7.43%SiO_(2)-33.3%Al_(2)O_(3)-5%MgO的渣系,脱硫率可达54.73%,钢中TO亦可降至0.0021%(质量分数),试验结果验证了热力学计算的准确性。
- 朱俊涛孙振成日金朱万军方朝权张华
- 关键词:Q235钢精炼渣热力学硫容量
- 荷叶提取物对Q235钢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 2025年
- 为了探究荷叶提取物在3.5 wt.%NaCl溶液中对Q235钢缓蚀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通过采用控制单一变量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并采用润湿角测试仪、金相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所形成的膜层进行了表征,利用失重法、电化学等分析测定荷叶提取物的缓蚀效率。结果表明:荷叶提取物可以在Q235钢表面吸附成膜,并且随着缓蚀剂浓度、浸泡时间、处理温度的增大,缓蚀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最佳工艺参数(0.6 g/L、6 h、30℃)下,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为8.36×10^(–6)A·cm^(–2),电荷转移电阻最大为708Ω·cm^(2),此时缓蚀效率高达98.25%。因此荷叶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Q235钢在3.5 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有望成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缓蚀剂。
- 刘刚余朝文武冰冰张玺解芳
- 关键词:Q235钢电化学测试
-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组分对Q235镀锌钢的腐蚀影响研究
- 2025年
- 配制不同组分含量的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P),利用浸泡失重、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FP组分对Q235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P组分中的水解蛋白、FeSO_(4)、醋酸钴、尿素和乙二醇对Q235镀锌钢具有促进腐蚀的作用,金属表面产生局部腐蚀并存在腐蚀产物;而两种表面活性剂起到缓蚀作用,金属表面光滑平整,腐蚀程度较轻。其中,作为泡沫稳定剂的FeSO_(4)腐蚀作用最为显著,氟碳表面活性剂缓蚀效果最为明显。Q235镀锌钢的Nyquist图均表现为单容抗弧,说明其腐蚀过程主要受电荷转移过程控制。浸泡失重和电化学试验均表明,FP各组分对Q235镀锌钢的腐蚀性由强至弱依次为FeSO_(4)>醋酸钴>水解蛋白>尿素>乙二醇>SDS>OBS。
- 孙韬叶良鹏蒋凯孔得朋张佳庆
- 关键词:电化学
- 盐雾对Q235钢在大气环境下早期腐蚀的加速效应
- 2025年
- 开展Q235钢在大气环境下为期180 d的自然暴露试验和喷洒5%浓度盐雾的加速暴露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腐蚀后的宏/微形貌变化、质量损失和各力学性能指标随锈蚀率的退化规律,研究盐雾对Q235钢在大气环境下早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雾作用加速了钢材的锈层脱落、裂缝扩展的腐蚀进程;十数倍地提高了腐蚀深度和腐蚀速率,但加速效应随暴露时间不断减小;加剧了力学性能退化的时变效应,但降低了锈蚀率对各力学性能指标的削弱效应,其中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差异最大。
- 王欣秦术杰李思凡
- 关键词:Q235钢盐雾腐蚀形貌腐蚀失重
- Q235和Q345钢在武汉大气环境中24个月的腐蚀行为
- 2025年
- 为研究输电铁塔设备常用Q235和Q345钢在湖北武汉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在武汉大气曝晒站进行了24个月户外大气曝晒试验,采用宏观形貌分析、微观形貌分析、XRD分析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进行试样分析。结果表明:Q235腐蚀失重约为Q345腐蚀失重的1.5倍;Q235和Q345的腐蚀产物都主要为γ⁃FeOOH、α⁃FeOOH和Fe3O4;2种钢在腐蚀的过程中受阳极溶解反应控制,Q345的耐蚀性优于Q235,二者的锈层稳定性均随曝晒时间的延长而更加稳定,自腐蚀电位增大,腐蚀电流密度减小。
- 余建飞陈志坚张明周学杰陈昊吴军杨琴
- 关键词:Q235Q345大气腐蚀
- CZTS/α-Fe_(2)O_(3)纳米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对Q235碳钢的光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 2025年
- 为了提高单一α-Fe_(2)O_(3)薄膜的光阴极保护性能,采用阳极氧化法和溶胶-凝胶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CZTS/α-Fe_(2)O_(3)纳米晶复合薄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了薄膜的形态、成分和光吸收特性。此外,还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莫特-肖特基(Mott-Schottky)曲线、极化曲线以及薄膜电极与裸碳钢耦合产生的光电流研究了薄膜的光电传输特性。结果表明:与α-Fe_(2)O_(3)薄膜相比,复合薄膜具有更好的光吸收范围。在光照条件下,复合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光电流和薄膜阻抗均高于黑暗条件下的薄膜。此外,纳米晶复合薄膜比α-Fe_(2)O_(3)薄膜表现出更高的光电化学反应活性。在光照条件下,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相对空白碳钢样品的负偏移为336 mV,复合薄膜对碳钢的腐蚀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纳米晶复合薄膜还因其P-N异质结而提高了光阴极保护性能,在光照下的正向光电流高于黑暗中的正向光电流。
- 李博邓洪达苟显桃余浩杰
- 关键词:CZTSQ235
- Q235B钢次级结构焊接件疲劳断裂原因
- 2025年
- 某Q235B钢次级结构焊接件经过长途运输后出现断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焊接件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次级结构件原材料Mn元素含量和抗拉强度均超过标准要求;焊接时次级结构件内部存在裂纹,受到机械撞击后裂纹进一步扩展,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在周期性疲劳应力的作用下,结构件发生疲劳断裂现象。
- 邹文奇陈思敏
- 关键词:应力显微组织
- 环境压力和间隙对T2/Q235爆炸焊接影响的数值模拟
- 2025年
- 为研究环境压力和间隙对T2/Q235爆炸焊接复合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Ansys软件对T2/Q235爆炸焊接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SPH-FEM)耦合算法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算法,分析不同环境压力和间隙条件下的碰撞速度与碰撞角.结果表明,在相同间隙下,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SPH-FEM算法的碰撞速度在1 atm时达到最大,而ALE算法在0.2 atm时达到最大,更接近试验结果.在相同环境压力下,两种算法均表明6 mm间隙下的碰撞角略大于3 mm和9 mm,而ALE算法在常压下3 mm间隙的碰撞角更接近下限,与试验一致性更佳.此外,将ALE算法下0.2 atm、6 mm间隙的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对比发现,其碰撞速度与碰撞角更接近理论值.研究结果表明,ALE算法模拟结果与试验和理论计算均吻合得更好,验证了其在T2/Q235爆炸焊接模拟中的有效性.
- 缪广红朱志强刘波董继蕾陈龙魏正梅吴伟达
- 关键词:数值模拟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