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43 篇“ NSC “的相关文章
用于网络切片即服务的网络切片客户(NSC )服务ID和用户设备(UE)路由选择策略 本公开涉及用于网络切片即服务的网络切片客户(NSC )服务ID和用户设备(UE)路由选择策略。网络设备或组成部分诸如接入节点(AN)可操作以提供对于获取网络切片即服务(NSaaS)的网络切片以在所述网络切片上为终端用户装置... A·M·索利曼 C·W·穆克 R·藻斯 S·R·科达利 S·曼尼塔拉瓦马南钢筋参数对UHPC-NSC 界面黏结性能影响研究 2025年 桥梁结构修建中,预制构件通常使用湿接缝进行连接。为研究钢筋参数对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强度混凝土(Normal Strength Concrete,NSC )湿接缝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我们考虑主要从钢筋类型、直径、锚固长度3个方面对UHPC-NSC 试件的界面黏结性能以及界面裂缝宽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不同工况下的UHPC-NSC 试件的应力-位移曲线和受力阶段。从试件的不同破坏模式以及单轴拉伸强度差异还有界面裂缝扩展规律,揭示钢筋对UHPC-NSC 试件界面抗裂性能的作用机理。最后得出结论:随着钢筋直径、钢筋锚固长度增加以及当光圆钢筋转变为带肋钢筋时均有助于提高UHPC-NSC 单轴拉伸强度,同时限制UHPC-NSC 界面裂缝宽度扩展速率。 袁龙泉 胡泽育 丁溢骏 唐慧琪 李福海关键词:裂缝 UHPC L-3-正丁基苯酞通过上调HO-1改善稳转hSOD1-G93A的NSC -34细胞活力 2025年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L-3-正丁基苯酞(L-NBP)对稳定转染达人突变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93A基因(hSOD1-G93A)的神经母细胞瘤与脊髓杂交细胞系34 (NSC -34)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探究可能的机制。方法 常规体外培养未转染、稳定转染空载体、人SOD1野生型(hSOD1-WT)和hSOD1-G93A质粒的NSC -34细胞系;分为空转组(E)、野生组(hSOD1-WT)、突变组(hSOD1-G93A)和实验组(hSOD1-G93A+NBP,hSOD1-WT+NBP),将实验组hSOD1-G93A+NBP按照给药浓度不同分为5μM、10μM、20μM和50μM组。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乳酸脱氢酯(LDH)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水平,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结果 稳定转染质粒后,显微镜下观察到hSOD1-G93A组的NSC 34细胞较hSOD1-WT组的细胞胞体变圆,轴突变短,突触减少,而经5μML-NBP处理后,细胞突触增加,轴突延长。hSOD1-G93A组细胞存活率较E组、hSOD1-WT组明显减低,给药的处理细胞存活率明显改善(P<0.05)。hSOD1-G93A组LDH释放量较E组与hSOD1-WT组明显增高,给药的处理LDH释放量减少(P<0.05)。hSOD1-G93A+NBP5组的HO-1表达水平较未给药的处理组(hSOD1-G93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用5μM L-NBP干预稳转hSOD1-G93A的NSC -34细胞可以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损伤。 赵旭东 齐雪娇 张静怡 李奕 于秀军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氧化性应激 化合物NSC 158011及其衍生物在治疗或预防由隐孢子虫导致腹泻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合物NSC 158011及其衍生物在治疗或预防由隐孢子虫导致腹泻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美国癌症数据库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化合物的新用途,更具体地说涉及编号NSC 15... 李坤 徐畅 姬亚茹 沙强 贺晴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外管-混凝土内柱组合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2025年 为提升混凝土柱复杂环境下的受力性能,提出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UHPFRC)外管约束普通混凝土(NSC )内柱的组合短柱,并采用宏微观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其全截面轴压性能。对高度300 mm的6根NSC 短柱(直径104 mm,设计强度20、35、50 MPa)和18根UHPFRC-NSC 组合短柱(直径150 mm,外管厚23 mm,钢纤维体积掺量2%)开展轴压试验,发现后者峰值应力比前者最大提高238%,峰值应变比前者最大提高77%,且掺端钩钢纤维比平直钢纤维对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提升效果更好。为揭示内部破坏机理,开展了缩尺UHPFRC-NSC (强度等级C50)组合短柱的原位微观X光CT加载试验(像素精度35μm)。采用数字体积相关技术获得三维应变演化全过程,发现外管为劈裂-剪切破坏,先于内柱的剪切破坏。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和外管-内柱界面径向位移协调条件,推导出界面压力的计算式,结果表明外管-内柱界面作用力较小,约束作用较弱。根据UHPFRC和NSC 受压本构关系,得到组合柱轴压应力-应变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姜韬 彭程明 田彤 杨贞军关键词:组合柱 稳定转染TDP-43导致NSC 34细胞自噬异常 2024年 目的 探讨稳定转染TDP-43对NSC 34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稳定转染空质粒的NSC 34细胞系(E细胞)和转染TDP-43的NSC 34细胞系(TDP-43细胞)。应用CCK-8试剂盒测定两组细胞活力,应用EdU试剂盒测定两组细胞增值能力,应用透射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线粒体形态,应用免疫荧光检测两组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E组细胞相比,TDP-43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增殖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形态异常,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稳定转染TDP-43可导致NSC 34细胞自噬异常,线粒体形态改变,降低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 杨静 刘亚玲 李震中 李睿 张雷 杜风萍 白琳 王亚飞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 自噬 冻融循环作用下UHPC-NSC 黏结抗弯性能研究 2024年 为探究不同界面粗糙度和界面接缝构造下的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NSC (普通混凝土)黏结抗弯性能演变规律,揭示冻融环境下UHPC-NSC 界面黏结性能劣化机理,以UHPC-NSC 接缝处理方式(光滑(G)、凿毛(Z)、断裂(D)、菱形(L)和楔形(X))和冻融循环次数(0、50、100、150、200、250和300)为试验变量,对UHPC-NSC 破坏模式、黏结抗弯强度和抗弯刚度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UHPC-NSC 试件主要劣化部位为NSC 部分和黏结界面处,且不同接缝处理方式的UHPC-NSC 破坏模式存在差别;冻融环境下UHPC-NSC 试件黏结抗弯强度和抗弯刚度均出现一定幅度下降;设置界面接缝构造可以提高UHPC-NSC 试件界面黏结性能,自然环境和冻融环境下楔形试件黏结抗弯强度和抗弯刚度最高。为UHPC-NSC 在冻融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熊德文 蒋洪一 严丁辉 唐慧琪 李福海关键词:冻融循环 抗弯刚度 石蒜年生长周期内NSC 及其代谢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掌握石蒜独特的生长节律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 )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变化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阐述石蒜特殊的开花习性与叶片夏季休眠的内在生理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4年生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鳞茎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法分别在展叶期、叶旺长期、叶成熟期、叶枯黄期、休眠期、开花期等6个阶段,测定了鳞茎内6种NSC 含量和9种淀粉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1)不同发育期鳞茎内的NSC 含量差异显著。其中,NSC 总含量及可溶性糖、果糖、还原糖的含量均以叶成熟期(LMa)最高,而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则以叶枯黄期(LWi)最高;淀粉积累的峰值要滞后于可溶性糖。(2)不同发育时期石蒜鳞茎内的9种代谢酶活性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同一时期,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8种酶,β-淀粉酶(β-AL)、淀粉分支酶(SBE)活性也分别始终高于α-淀粉酶(α-AL)和淀粉脱分支酶(DB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蔗糖磷酸合酶(SPS)活性总体分别高于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蔗糖合成酶(SuS),这与不同时期鳞茎内的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蔗糖含量相呼应。(3)蔗糖和淀粉含量均与SBE活性显著负相关,与GBSS活性极显著正相关,而果糖和麦芽糖相反(与SBE活性正相关,而与GBSS活性极显著负相关)。另外,蔗糖含量还与β-AL活性也负相关。【结论】鳞茎内NSC 的含量变化与叶片生长的旺盛状态呈正相关。其中,鳞茎内的淀粉积累,主要受AGP、SPS(正向)和SSS、SBE、DBE(反向)的双向调控;鳞茎内的蔗糖积累主要来源是淀粉的水解,而非光合器官的转运而来。另外,在年生长周期内,鳞茎内的果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蔗糖,可能与石蒜的独特生物学特性有关。 魏绪英 张瑶 马美霞 姜雪茹 陈慧婷 吴靖 杨玉 蔡军火关键词:石蒜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施氮量对裸燕麦源库生理特性和茎鞘NSC 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4 2024年 为探究施氮量对燕麦源库生理特性和茎鞘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 )积累和转运的影响,2021年和2022年选取穗粒数差异大的两个裸燕麦品种坝莜1号(穗粒数多)和定莜8号(穗粒数少)为试验材料,设置0、100和200 kg·hm^(-2)3个施氮水平,测定和分析了不同氮素供应条件下燕麦叶片光合指标、粒叶比、茎鞘NSC 积累量(TMNSC )、NSC 表观转运量(ATMNSC )及其对籽粒产量表观贡献率(ACNSC )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对2个燕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具有增加效应,其中在施氮100 kg·hm^(-2)时产量最高。在100 kg·hm^(-2)施氮处理下,坝莜1号的旗叶面积、SPAD值、Pn和籽粒产量两年平均值较不施氮处理分别提高57.57%、80.70%、101.68%和40.15%,定莜8号分别提高43.70%、44.33%、69.49%和37.36%;坝莜1号的ATMNSC 、ACNSC 和粒叶比两年平均值较不施氮处理分别增加767.25 g、1.96倍和54.55%,定莜8号分别增加859.52 g、8.26倍和43.25%。综合以上结果,增施氮肥对两品种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坝莜1号表现出更优的源、库活性,从而获得更高的穗粒数,达到增产目的;定莜8号则表现出更优的源-库关系,增大库器官对源物质的“拉力”,促进NSC 由茎鞘向籽粒的转运,弥补生育前期光合能力较弱导致的同化物质生产的不足,从而促进源库协调,提高籽粒产量。 张宇 赵宝平 柳妍娣 米俊珍 武俊英 刘景辉关键词:裸燕麦 生理特性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o-phenylmercaptotetrazole MOF templated fabrication of N,S co-doped Co_(9)S_(8)@NSC porous nanotube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2024年 In this work,we report a novel one-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templated for the synthesis of transition metal sulfides with excellent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performance via a self-sulfidation process,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sulfur sources.After pyrolysis,MOFs containing Co ions as the metal nodes and 1-phenyl-5-mercaptotetrazole(PMTA)as the ligand were transformed to Co_(9)S_(8)nanoparticles,which were encapsulated in a nitrogen and sulfur dual-doped carbon(Co_(9)S_(8)@NSC )matrix.Additionally,PMTA,as a ligand,possesses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forming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a wide range of metals(e.g.,Fe,Ni,and Cu),enabling the versatile synthesis of transition metal sulfide electrocatalysts.Consequently,when served as the electrocatalyst for OER,the N,S co-doped Co_(9)S_(8)@NSC porous nanotubes exhibited excellent OER performance with the overpotential of only 248 mV at 10 mA cm^(−2)and long-term stability.These works provide new insight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on-precious metal-based sulfides with practical potential applications. Peixue Fu Ruize Yin Shitan Yan Yue Qian Qin Cheng Hanni Yang Siyang Li Weiwei Xiong Junhao Zhang Aihua Yuan Ting Bian
相关作者
庞卯 作品数:27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诱导多能干细胞 PLG NSC 电纺 脊柱外科 陈晓红 作品数:219 被引量:4 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光缆 电缆 光纤 光纤带 护套 王景周 作品数:282 被引量:1,520 H指数:2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性痴呆 脑出血 脑缺血 血管性痴呆大鼠 脑脊液 米文娟 作品数:42 被引量:94 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耳蜗 嗅球 细胞培养 螺旋神经节 神经干细胞 郭守刚 作品数:93 被引量:257 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嗅鞘细胞 多发性硬化 嗅鞘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