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31 篇“ GIL “的相关文章
特高压GIL 热特性分析 2024年 特高压GIL 安全运行需建立智能化的监测算法,为掌握GIL 温度监测算法的建立原则,重点研究了GIL 外壳热平衡模型。通过GIL 设备热源模型及散热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完成了GIL 热平衡方程的搭建,并利用GIL 热平衡方程完成了不同影响因素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电流与热平衡值近似线性相关且是最大的GIL 设备热源引入因素,环境空气温度与热平衡值近似线性相关且是变化敏感最大的散热影响变量。仿真结论明确给出了GIL 热平衡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素,对特高压GIL 运行监测算法的搭建指导作用明显。 汤会增 相黎阳 张倩旭 卢晓光关键词:热平衡 绝缘气体 特高压输电 特高压直流GIL 绝缘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高压直流电器随电压等级升高其绝缘结构设计难度显著增大,不能简单地沿用交流绝缘件增大尺寸来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大产品尺寸和成本,在绝缘件运行存在温度梯度时其表面还会积聚大量电荷,使电场分布产生更严重畸变。近年来众多研究企图通过调整绝缘件质量或覆盖表面涂层来改善直流绝缘件电场分布,虽获得一些研究成果,但还不能被产品设计使用。文中强调通过调整绝缘件形状来改善电荷聚集和电场分布的观点,由此提出了结构尺寸小,电场分布好的“椎盘/椎盆”新的直流绝缘件设计,并对其结构和电场作了优化设计计算。对GIL 基本母线单元母线中支撑件设计作了分析与论证。此外,对产品内绝缘的金属微粒的防治强调防重于治的设计思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文中对高压直流产品设计必须用的各种场强设计允许值提出了研究方案。文中提出的椎盘/椎盆绝缘件也适于其他超/特高压直流气体绝缘电器选用。 黎斌 刘琳 梁作栋 李丽娜 曹少华 梁芳蔚 李传扬 何金良 张长虹特高压直流GIL 运行可靠性设计与研究 2024年 特高压直流GIL 运行可靠性取决于内绝缘设计的可靠性。此外,导电元件直流电流密度的取值、弹簧触头的定位设计、GIL 各元件中的绝缘件与金具连接处的楔形气隙的处理以及母线中支撑件的结构设计细节,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不能忽视。对于运行环境十分严酷的UHV DC GIL 为保证内绝缘工作可靠性和减少气体维护工作量,文中还提出了高气密性结构设计。为适应-50℃低温运行要求,产品选用了液化温度很低的N_(2)/SF_(6)混合气体,对两种气体的配比,压力特性和绝缘特性进行了讨论与计算。还有产品的局放、气体密度及微水含量的监视系统的可靠性设计,都会对产品运行可靠性产生直接影响。文中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绍,可供高压直流产品设计使用。对其中未解的新技术如基于冷镜露点测试原理、微机电技术制作的智能气体湿度和密度监测装置、高压直流复合绝缘套管伞面局放起始场强提出了研究方案。文中提出的诸多GIL 运行可靠性设计要点,对于其他超/特高压直流气体绝缘电器可参考选用。 黎斌 刘琳 梁作栋 李丽娜 曹少华 梁芳蔚 李传扬 何金良 张长虹关键词:电流密度 电气设备GIS和GIL 用不同材质波纹管性能研究 2024年 波纹管是电力设备GIS、GIL 的重要结构,服役环境复杂,要求材料组织性能稳定,易加工成型,服役过程中温升小,满足不同地区的腐蚀要求。文中选取了304、304L、321、316L、Incoloy 825五种材料为研究对象,测试它们作为波纹管候选材料的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观察了不同变形程度后的组织,发现在304、304L和321不锈钢中发生了塑性诱导相变相变诱导塑性(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TRIP)效应,这3种材料中均出现了α′马氏体,316L不锈钢和825合金中没有发生相变。因此在硬度测试中304、304L、321合金的硬度增幅大于316L和825。采用静态磁性测量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磁性变化,发现经形变后Br和Hc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强,说明不锈钢材料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磁性。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材料抗腐蚀性,试验表明5种试验材料在C4以上重污染大气环境均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其中,316L不锈钢表现出最好的耐蚀性能。因此,在变形量较大,腐蚀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推荐使用316L不锈钢。变形量小,腐蚀轻微的时候推荐使用304不锈钢。 乔亚霞 金焱 张浩 孙绍恒 李洪伟 谢亿 罗宏建关键词:波纹管 奥氏体不锈钢 GIL 内部金属微粒问题研究进展2024年 GIL 作为中国能源电力互联网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新型输电设备,在许多大型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GIL 应用日益增多,由金属微粒污染物造成的内部绝缘劣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很有必要对GIL 内部金属微粒运动行为与放电特性的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文中从金属微粒的形状与材质、金属微粒的尺寸与数量、金属微粒的存在状态、金属微粒受电场作用的大小与类型、绝缘子类型与表面状况5大角度对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给出了典型金属微粒的受力分析模型及计算公式,论述了金属粉尘群的潜在危险,对比了固定金属微粒与自由金属微粒的运动规律,以及交流、直流、冲击等典型电压下金属微粒的运动变化,并依据GIL 内部不同绝缘子类型对表面电荷积聚及沿面闪络机理进行了分析。 董曼玲 臧春艳 詹振宇 辛伟峰关键词:GIL 绝缘子 沿面闪络 一起500kVGIL 管母支柱绝缘子故障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分析某换流站的一起500 kV GIL 管母支柱绝缘子故障,对故障GIL 开展解体检查、结构原理分析、重力影响分析、导体膨胀仿真计算、绝缘子浇注工艺分析、绝缘子装配工艺分析等。通过研究分析,确定了GIL 故障原因为三支柱绝缘子铝质金属表面与绝缘体之间存在微小间隙缺陷,在生产、运输、安装、运行等过程中小间隙逐渐扩展、劣化,最终导致击穿放电。最后从强化生产工艺控制、提升出厂检测标准、提高运输过程管控要求、加强现场超声波带电局放测试几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GIL 生产、运输、运维等方面提供借鉴。 陈静 曹鸿 李国艮 王典浪关键词:GIL 支柱绝缘子 故障原因 仿真计算 超特高压GIL 三支柱绝缘子研究述评 2024年 大力发展超特高压GIL 设备是“双碳”背景下解决中国大量输电需求的一个重要解决途径。但由于超特高压GIL 应用历史较短,其关键性组件的可靠性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近年来GIL 三支柱绝缘子闪络或击穿事故频发,面临着故障机理不明、优化方法不足、检测手段缺失等严峻现状。文中在简单介绍超特高压GIL 三支柱绝缘子组成结构及类型的基础上,统计了近年来中国在运GIL 工程中出现的相关故障,重点从材料选型、工艺改进、结构优化、试验与检测技术提升等多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当前超特高压GIL 三支柱绝缘子在设计、制造、安装、运行及维护各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梳理和提出了多样化的改进措施,并对后续研究给出了建议方向,可为超特高压GIL 三支柱绝缘子的产品升级和故障率降低提供有益的参考。 陈静 臧春艳 龚禹璐 宋冬冬关键词:GIL 特高压 环氧复合材料 表面电荷 高落差GIL 滑动支撑研究及优化设计 2024年 GIL 因其输送容量大、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目前在水电、核电等领域应用广泛。文中结合国内某高落差GIL 工程竖井段的具体敷设方式、运动机理、滑动支架卡涩原因分析,从滑动支架结构设计、GIL 工程竖井段热胀冷缩、支架布置、结构仿真、力学仿真、载荷计算、补偿方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GIL 高落差竖井设计理念,为技术人员在其它GIL 工程设计时提供参考。 郑栋文 张兆闯 陈建国 潘文斌关键词:GIL 工程设计 GIL 放电性故障的振动检测法研究2024年 由于GIL 在生产制作及运输的过程中,内部会产生部分缺陷,导致运行时局部放电故障,并伴随一定的振动和声音信号异常。当GIL 出现故障时,不仅会对设备本身产生严重的损坏,还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威胁。研究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进行GIL 放电性故障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较精确地检测GIL 放电性故障具体单元及部位。分析了GIL 局部放电故障状态时振动信号的特征,通过对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中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与识别,优化了识别方法,能够实现对GIL 是否发生了局部放电故障进行准确有效的判断。 徐爱华 胡红波 臧春艳 李海蓉 曾卓 许昊 崔陈希关键词:计量学 GIL 放电故障 振动信号 长距离高落差GIL 多参量集成监测研究与应用 2024年 针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 GIL )外壳振动、温度、应变等多参量通过分布光纤传感技术完成数据采集,并针对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和应用。通过振动、应变、温度监测试验和数据分析,系统可准确测得光纤感知的振动、应变和温度数据,数据准确可靠。经测试系统测温精度≤±0.5℃,温度空间分辨率≤±0.6 m,定位精度≤±0.3 m;系统应变测量精度≤±20με;系统振动定位精度≤±2 m,振动定位精度≤±2 m。通过对GIL 外壳振动、温度、应变等多参量进行集成监测研究,在减少传感设备数量的前提下探索GIL 运行规律。 张兆闯 陈建国 韦晓莹 张宝 刘玉鹏 王喜春 陈青涛 张孟辰 周涛关键词:GIL 分布式光纤传感
相关作者
杜伯学 作品数:387 被引量:989 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环氧树脂 电树枝 聚丙烯薄膜 绝缘子 GIL 彭宗仁 作品数:309 被引量:1,629 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特高压 电场分布 GIL 套管 空间电荷 李庆民 作品数:427 被引量:2,283 H指数:27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 研究主题:GIL 潜供电弧 变压器 GIS 故障限流器 李进 作品数:165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绝缘子 盆式绝缘子 绝缘子表面 GIL 电导 何金良 作品数:743 被引量:3,935 H指数:3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输电线路 变电站 氧化锌压敏电阻 避雷器 盆式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