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82 篇“ FOREGROUNDING “的相关文章
“前推”与“主导”:艺术时空体与跨媒介叙事 2024年 在艺术“分立”之后,特定媒介艺术的发展有两种方式:求“纯”或求“异”。求“纯”即通过发挥并强化特定媒介的“本位”特色来发展门类艺术;求“异”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跨界融合或跨媒介叙事问题。跨媒介叙事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一种空间艺术与另一种空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一种时间艺术与另一种时间艺术之间的相互模仿。其中第一种是最主要的跨媒介叙事类型。无论是对于哪种情况的跨媒介叙事现象,我们都可以运用穆卡洛夫斯基的“前推”思想、雅各布森的“主导”思想,并结合巴赫金的“艺术时空体”理论而进行合理的解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艺术时空体,所谓跨媒介叙事无非是违反或背离艺术媒介的本质特性,在小说等时间艺术叙事中把本来处于“背景”位置的空间元素“前推”为“主导”元素,在绘画等空间艺术叙事中把本来处于“背景”位置的时间元素“前推”为“主导”元素。 龙迪勇关键词:陌生化 跨媒介叙事 前景化理论视角下诗歌“She walks in beauty”的赏析 2024年 诗歌“She walks in beauty”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倾心力作。拜伦在诗歌中通过运用视觉和声音上的美感,运用平行以及偏离的前景化手段塑造了一位美丽、知性、优雅的霍顿夫人。文章首先对前景化理论的起源发展简要概述。而后简要介绍作者背景、写作背景以及诗歌大体内容。文章重点从偏离和平行两个方面对此诗歌进行前景化视角下的分析,分析了拜伦是怎样运用书写偏离、语法偏离、语义偏离以及语音平行、词汇平行、句法平行方面来描述霍顿夫人无与伦比的美丽。 马灵美关键词:前景化理论 前景化视角下约翰·济慈“三颂”文体特征分析 2024年 约翰·济慈所作《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和《秋颂》世称“三颂”,是千古传颂的英国诗歌杰作。在“三颂”中,济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形式,将诗与画完美融合。因而,文章基于前景化理论从偏离和平行两个维度探讨“三颂”中前景化的特征,着重分析诗歌语言偏离规范的现象,旨在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 李雅慧关键词:前景化 约翰·济慈 威廉·布莱克的名作“The Tyger”中诗歌语言的前景化分析 2024年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18世纪英国早期浪漫派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The Tyger”是诗集《经验之歌》中的名篇。人们对“The Tyger”的主题有众多看法。前景化理论可通过各种手段的“突出”来服务主题。故文章拟以功能文体学视角下的前景化理论为基础,从质的偏离下的书写偏离、语音偏离和语法偏离和量的偏离下的重复、词汇偏离和语法偏离两个角度对他的名作“The Tyger”中的语言进行分析,探析该诗歌如何通过前景化手段实现主题的表达。 范妍妍关键词:诗歌语言 前景化 主题 “把”字句“入戏凸显”说——从中西对比谈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对语言的塑造 2024年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在语言学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说法,最有解释力的是“主观处置说”,但这种说法在解释具体“把”字句的难点时还有困难。本文打破狭义语法解释的拘圃,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出发,剖析中国传统戏曲对“把”字句形成和解读的影响,认为“把”字句的本质意义是,说话人/演员将某个背景角色“拉入戏”或“拉到眼前”予以凸显,变成前景角色,而原来的前景角色则退居背景,不必说出来。“入戏凸显”说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过去“三无把字句”的难点。“把”字句是在中国传统“和合”哲学的背景下,被观演一体、演员出入戏自如这一文化特征塑造的产物。“大语法”应该打破学科壁垒,从语言学外部探索出路,内外结合地对待语言学问题的研究。 刘探宙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戏剧观 《论语·侍坐》英译的语篇功能“前景化一致”:语料库辅助视角 被引量:1 2023年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思想的一部语录体典籍。尽管学界对《论语》的语篇衔接、语义连贯存在争议,就其中的《侍坐》而言,则是一段讲述孔子与弟子谈论人生理想的小故事,具有衔接连贯的前景化特征。本研究选择辜鸿铭译本、理雅各译本和安乐哲、罗思文合译本,分析3个译本语篇机制前景化特征。本文拟突破单纯的译本前景化特征分析,首次将系统功能文体学“前景化一致”应用到翻译批评中来。研究发现:为了凸显语篇意义,译者会有意识地将不同语篇层次的前景化特征集中在语篇的关键语步,即实现前景化一致效果。 王峰 刘雪芹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 语篇功能 主位分析 前景化语言的表征、教学价值及教学策略——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被引量:4 2023年 前景化语言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学语篇中被广泛使用。这些语篇通过书写偏离、词汇偏离、语域偏离和语段内语言平行、语篇内语言平行等手段实现语言的前景化。研究认为,前景化语言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提高语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语用能力;锻炼学生移情,提升审美情趣。教师可采用对比阅读、读写结合、情境阅读等教学策略,开展前景化语言教学和语用训练,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彭德正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前景化视角下平行语言结构及其翻译研究 2022年 以莫言小说中人物刻画相关的平行语言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小说及对应英译本中平行语言结构的形式及功能、分析译文采用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效果。结果表明,异化、直译及直译加音译是译文传递源文前景化效果并保留作品文学性最常见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文学翻译中前景化的处理提供参考。 陈彧 李岩 陈顺子关键词:前景化 翻译 异化策略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景区“前景化”研究——以五莲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2 2022年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景区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想要提升景区竞争力,可以尝试基于符号学视角,对景区的景观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前景化改造。文章以语言符号学为切入点,利用问卷调查法对五莲山景区景观设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游客对于五莲山景区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新颖性较为不满,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想要提升景观设计水平,需要对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以及公共设施进行前景化解读,尝试探寻该景区内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语义关系,为景区的优化升级提供借鉴经验。 王亮 张贵川 肖建安关键词:前景化 符号学 景区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小说前景化语言的再现——以《逃离》中译本为例 被引量:1 2022年 《逃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包含了大量偏离常规的语言使用现象,而这些现象都是门罗在写作过程中为了提高作品的美学价值和深化作品的文学意义而刻意为之。从文学文体学的前景化理论出发,以《逃离》李文俊译本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译本中前景化现象的再现,带领读者感受门罗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使读者在更好地理解原文特色的同时与作者产生更深刻的情感共鸣。 雷丹关键词:《逃离》 翻译 文学文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