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6篇“ ER^3 “的相关文章
- 稀土发光离子(Er^3+,Dy^3+,Eu^3+)掺杂Ce0.8Gd0.2O1.9光学性能的研究
- 2021年
- 通过甘氨酸-硝酸燃烧法双掺杂制备Ce0.8Gd0.95M0.05O1.9(M=Er^3+,Dy^3+,Eu^3+)(CGMO)固体电解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分子荧光光度仪对3种掺杂不同稀土离子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得到的CGMO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并监测不同烧结温度下CGMO晶界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CGMO均在1673K时结晶程度最好,光子和电子传导能力最优。对比SEM形貌,Ce0.8Gd0.95Dy0.05O1.9电解质具有灵敏度高且可行性强的优势,对于改善GDC烧结条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刘媛媛韩雅宁李阳王岩赵文玉赵文玉
- 关键词:GDC禁带宽度
- Er^3+单掺与Er^3+/Yb^3+共掺NBT-CT无铅压电陶瓷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一系列Er^3+单掺与Er^3+/Yb^3+共掺0.96Na0.5Bi0.5TiO3-0.04CaTiO3(NBT-CT∶xEr^3+/y Yb^3+,x=0.002~0.015,y=0.010)无铅压电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分别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的主晶相为NBT晶相。在波长为980 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Er^3+单掺与Er^3+/Yb^3+共掺NBT-CT陶瓷均呈现强的以绿光为主的Er^3+特征上转换发光。在NBT-CT∶xEr^3+中,当x=0.010时上转换发光性能最佳;Yb^3+能够起到敏化作用,明显增强Er^3+的上转换发光强度。
- 马春林周越马晨宇董倩文吴瑾范雨香翟章印
-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ER^3+/YB^3+固相烧结法上转换发光
- Yb^3+含量对掺Er^3+铝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百分比为(100-x)(23.6Al2O3-53CaO-7.7BaO-2.1Na2O-10.3Ga2O3-3.1B2O-0.2Er2O3)-xYb2O3(x=0,0.9,1.9,2.8,3.6,4.5)的铝酸盐玻璃。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拉曼光谱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Yb^3+离子引入量对玻璃的物性、热稳定性、Er^3+离子光谱性质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Yb2O3含量越高,玻璃的密度和折射率越大,抗析晶能力有所增强。随着Yb2O3的增加,玻璃在976 nm吸收系数增大,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I15/2、4S3/2→4I15/2以及4F9/2→4I15/2跃迁的527,549,666 nm的上转换发光、红光与绿光发光强度比以及对应于4I13/2→4I15/2的1.53μm近红外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当Yb2O3浓度为3.6%时,铝酸盐玻璃样品在近红外1.53μm荧光最强,此时Yb^3+→Er^3+正向能量传递效率η1最大,约为82.9%。该系列铝酸盐玻璃中Er3+离子1.53μm最大发射截面为0.77×10^-20 cm^2,荧光半高宽最大值为39.4 nm,荧光寿命最大值为4.46 ms。
- 焦艳李溦长康帅薛天锋孙时宇何冬兵胡丽丽
-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
- PMN-PT∶Er^3+铁电晶体的光谱特性与J-O理论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探索Er3+在Pb(Mg1/3Nb2/3)-PbTiO3弛豫铁电晶体场中的发光特性,采用高温溶液法生长了PMN-32PT∶Er3+弛豫铁电单晶,测试并分析了该晶体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吸收光谱与上转换发射光谱,利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在PMN-32PT晶体场中的J-O振子强度参数。该晶体四方相晶胞参数为a=0.4023 nm,c=0.4033 nm,V=0.06523 nm3,单斜相晶胞参数为a=0.4035 nm,b=0.4032 nm,c=0.4031 nm,V=0.06557 nm3。振子强度参数Ω2=1.77×10-20 cm2,Ω4=1.50×10-20 cm2,Ω6=0.79×10-20 cm2,δrms=0.18×10-6;4I11/2的理论能级寿命τ=1.75 ms。样品晶体在980 nm光源激发下,发射出了很强的绿光(552 nm)。研究结果表明PMN-PT∶Er3+单晶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发光晶体。
- 张锦张锦惠增哲龙伟龙伟邹梦星
- 关键词:PMN-PTER^3+掺杂上转换发光光谱特性
- Li^+/Er^3+:Y2O3上转换发光增强机制研究
- 2020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Er^3+∶Y2O3粉体.随着Li+掺杂浓度的增加,Li^+/Er^3+∶Y2O3粉体的上转换发光明显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小半径、低价态的Li+掺杂可以降低Er3+周围局部晶体场对称性,提高Er^3+的辐射跃迁几率、影响Er^3+的能级寿命.同时,Li^+掺杂能够增大晶粒尺寸,减少表面高能悬键,降低无辐射跃几率.因此,掺杂Li^+后Er^3+发光强度明显提高.
- 杨明珠吕树臣姜洪喜李社田雪松魏英智
- 关键词:发光机制
- Er^3+/Yb^3+共掺杂YPO4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 2020年
-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Er^3+/Yb^3+共掺杂YPO4上转换发光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和上转换发射光谱(UPL)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化学成分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Er^3+和Yb^3+的掺杂量(摩尔分数,%)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构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样品为纯相四方晶系的Er^3+/Yb^3+共掺杂YPO4晶体,Yb^3+的掺杂量对产物的物相结构无显著影响。所制备产物在980 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发射出Er^3+特征的上转换绿色光,其绿色光色纯度达到96%以上,色温接近日光。YPO4:1%Er^3+/20%Yb^3+样品具有相对更优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过高浓度Yb^3+和Er^3+共掺杂导致样品出现浓度猝灭现象。此外,对制备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发光机制及能量跃迁机理进行了讨论。
- 李慧玲李蓝苹饶啟亮张玲陈雪羽邹海凤邹海凤
- 关键词:YPO4共沉淀法色纯度发光机理
- LaF3:Yb^3+/Er^3+纳米粒子的合成及上转换发光性质探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离子热方法,以离子液体BmimBF4作为反应介质,成功制备了大小均一、形貌可控、水分散性较好的LaF3:Yb^3+/Er^3+自组装亚微米序列。产物发生了自组装现象,形成了类似于糖葫芦状的有趣形貌。在980 nm激光的照射下,LaF3:Yb^3+/Er^3+纳米粒子发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这种材料具有理想的自组装形貌、良好的水分散性和明亮的上转换发光,因此使得它在生物标记和显示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 黄雨欣杨旭康庭缘慈新欣乔可吴渊
- 高温溶剂热分解法合成NaYF4∶Yb^3+,Er^3+纳米粒子及其光谱特性被引量:6
- 2020年
- 以稀土氯化物为反应前驱体,采用高温溶剂法合成单分散、形貌和尺寸均一的NaYF4∶20%Yb^3+,2%Er^3+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油酸加入量对产物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EDS、XPS及光致发光等对产物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与标准卡片匹配良好,为纯相,属六方晶系;所合成的纳米粒子形貌为六角盘状,对角线长度约为77 nm,厚度约为54 nm;在980 nm激光激发下,所合成纳米粒子在523 nm和542 nm左右的绿光区以及峰值位于656 nm左右的红光区均可观察到Er^3+的特征发射峰,分别归属于2H11/2、4S3/2及4F9/2能级到4I15/2能级之间的跃迁,不论是红光还是绿光吸收均为双光子过程。
- 李子娟安雪牛昊闫景辉连洪洲
-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
- Fe^3+掺杂KLa F4:Er^3+/Yb^3+纳米晶上转换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KLaF4作为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基质材料之一,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Fe^3+离子掺杂的六方相KLaF4:Er^3+/Yb^3+纳米晶。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和表面吸附基团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在980 nm激发波长下的上转换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强度随着Fe^3+离子掺杂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Fe^3+离子浓度为10%时,其红绿发光比达到最大值,为未掺杂样品的11倍。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增加主要归因于Fe^3+离子的掺杂打破了Er^3+局部晶场的对称性,提高了电子辐射跃迁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上转换发光的强度。
- 胡飞扬周海芳
-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
- MgAl2O4∶Er^3+,Yb^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被引量:2
- 2020年
-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低温水热法结合煅烧过程制备出MgAl2O4∶Er^3+,Yb^3+上转换荧光粉,并对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及上转换发光性能予以表征。结果表明,随尿素加入量的增大,产物主形貌由六角片状结构向纳米棒状转变,经1100℃煅烧可得纯相镁铝尖晶石结构,且Er^3+和Yb^3+能有效进入MgAl2O4晶格并占据Mg^2+位置形成均匀固溶体。在980 nm光激发下,MgAl2O4∶1.0%(n/n)Er^3+,x%(n/n)Yb^3+(x=0~8.0)荧光粉表现出在524、545 nm处绿光以及658 nm处的强红光发射,红绿光强度均在5.0%(n/n)Yb^3+掺杂时达到最大,但红绿光强度比却在7.0%(n/n)Yb^3+掺杂时达到最大值5.2,这归因于Er^3+-Er^3+之间交叉弛豫(CR)在红光发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控制荧光粉中Yb^3+的掺杂量,能初步实现对于黄绿光色度的有效调控。
- 卢杨王晶史忠祥戴丽静张洪铭孙子婷刘永富
相关作者
- 吕树臣

- 作品数:114被引量:36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光致发光 EU3 发光性质 共沉淀法 纳米晶
- 宋峰

- 作品数:220被引量:75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物理学院
- 研究主题:激光清洗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实验试题 激光
- 姜中宏

- 作品数:334被引量:1,147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YB 激光玻璃 共掺
- 胡丽丽

- 作品数:663被引量:1,096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光谱性质 磷酸盐玻璃 激光玻璃 碲酸盐玻璃 YB
- 戴世勋

- 作品数:679被引量:1,24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 研究主题:硫系玻璃 光谱性质 碲酸盐玻璃 光纤 硫卤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