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篇“ EORTC“的相关文章
EORTC QLQ-C30汇总评分对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研制的生命质量量表体系(QLQ)问卷EORTC QLQ-C30汇总评分与整体生活质量(QL)维度分数的预后价值,以及汇总评分的最佳截断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06-01-2017-08-31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9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中文EORTC QLQ-C30量表(第3版)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随访。将患者的汇总评分及QL维度得分以每10分为截断转化为十分类变量代入1、3和5年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对2个分数的预测效能进行比较。通过将汇总评分根据不同截断值转化为二分类变量代入结直肠癌患者1、3和5年单因素Cox回归中,比较不同截断值划分时汇总评分的预测效能,确定其在预后分析中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比较根据最佳截断值划分的高生活质量组与低生活质量组间生存情况差异。结果在1、3和5年生存期内死亡病例的汇总评分低于非死亡病例(P<0.05),且在1、3和5年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汇总评分(AUC_(1年)=0.692,AUC_(3年)=0.670,AUC_(5年)=0.670)相较于QL维度(AUC_(1年)=0.458,AUC_(3年)=0.587,AUC_(5年)=0.587)展现了更好的预测效能。QL维度得分在结直肠癌患者1年生存期内非死亡患者与死亡患者分数的差异性分析,以及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比较不同截断值时二分类汇总评分的预测效能,得到75分为汇总评分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分析中的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1、3和5年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以该截断值划分的二分类变量(AUC_(1年)=0.623,AUC_(3年)=0.711,AUC_(5年)=0.710)预后价值优于直接带入的十分制的十分类变量。结论EORTC QLQ-C30汇总评分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预后的相关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适用
黄子寅凯比努尔·艾尔肯培尔顿·米吉提
关键词:结直肠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EORTC QLQ-C30量表汇总评分模型在中国癌症患者中的构建及验证
黄子寅
SF-36量表和EORTC QLQ-LC43量表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6
2023年
目的 比较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和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肿瘤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Core 30 Questionnaire,EORTC QLQ-LC43)在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2年6月15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SF-36量表和EORTC QLQ-LC43量表调查受试对象的生活质量,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比较两种量表不同维度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Karnofsky评分(KPS评分)功能状态评分作为效标,比较两种生存质量量表的相关性及效度。结果 SF-36量表总克朗巴赫系数为0.766,分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493~0.849。SF-36量表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活动、一般健康等6个分量表分别与EORTC QLQ-LC43量表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疼痛、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的6个分量表对应,其相关系数为0.784~0.842,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述对应的分量表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Kappa值> 0.4)。不同临床分期分组中,肺癌患者SF-36各个维度得分与肿瘤分期显著相关,肿瘤分期越晚,生存质量得分越低(P<0.001)。肺癌患者SF-36各个维度得分与患者的体力状态得分显著相关,体力状态越差,生存质量得分越低(P <0.001)。结论 与EORTC QLQ-LC43量表相比,SF-36量表在评价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区分能力,可以作为EORTC QLQ-LC43量表的替代。
苏晓宁郑建清陈樱
关键词:肺癌SF-36量表卡氏评分
EORTC QLQ-C30量表汇总评分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验证被引量:35
2022年
目的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验证基于13个维度[除去总体健康状况(QL)和经济困难(FI)]单因子高阶模型构建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V3.0)汇总评分。方法收集2016-06-01-2017-08-31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9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ORTC QLQ-C30中文版量表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验证性因子分析(CFA)验证构建EORTC QLQ-C30量表汇总评分的单因子高阶模型,并比较该汇总评分和EORTC QLQ-C30量表每个维度在分辨不同性别、肿瘤TNM分期和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生活质量差异的有效性和对时间变化的敏感性。结果构建汇总评分的单因子高阶模型拟合优度较好,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为0.080,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844,Tucker-Lewis指数(TLI)为0.828。在分辨不同性别、肿瘤TNM分期和KPS评分的生活质量得分差异及对时间变化的敏感性上,EORTC QLQ-C30汇总评分在≥11个维度上优于单个维度测量,且优于QL维度。结论基于13个维度单因子高阶评分模型的EORTC QLQ-C30汇总评分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中有一定的适用性。EORTC QLQ-C30汇总评分有助于减少使用单独的EORTC QLQ-C30问卷量表进行多重测试时产生的潜在问题,并可做为未来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试验的结局变量。
黄子寅培尔顿·米吉提凯比努尔·艾尔肯
关键词: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曲霉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推荐、临床应用和纳入原则更新--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真菌研究组教育和研究共同体(EORTC/MSGERC)第二次修订
2022年
在最新的侵袭性真菌病分类定义第二次修订中,血液和呼吸道样本的曲霉聚合酶链反应(PCR)被纳入指南。这一成果有赖于方法学的标准化、商业化试剂的应用和外部质量控制及临床验证的实施。本文为曲霉PCR纳入指南提供了临床和技术上的支撑,同时也总结了侵袭性曲霉病分子诊断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林慧萍(编译)吴文娟(审校)
关键词:曲霉聚合酶链反应
综合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及对EORTC QLQ-C30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在肺癌放疗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EORTC QLQ-C3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入院的92例肺癌放疗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2018年1-12月)和综合护理组(2019年1月-2020年1月),每组46例。其中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实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症疼痛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倦领域、疼痛领域、恶心与呕吐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疲倦领域、疼痛领域、恶心与呕吐领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综合护理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疲倦领域、疼痛领域、恶心与呕吐领域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综合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护理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放疗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癌性疼痛,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应用价值较高。
王玉华
关键词:综合护理肺癌放疗
The EORTC QLQ-C30 and QLQ-CR29 may play a complementary role to LARS score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and robot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2021年
Objective:To analyze whether 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Treatment and Research of Cancer(EORTC)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QLQ-C30 and QLQ-CR29)complement the low anterior resection of rectum syndrome(LARS)score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or robotic rectal cancer surgery.Methods:Initially,335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or robot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t 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rom June 2013 to September 2020.All the patients took the questionnaires of LARS score,QLQ-C30 and QLQ-CR29.Totally,questionnaires filled out by 224 patients were qualified after screening.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LARS score:No LARS group(score 0-20),minor LARS group(score 21-29)and major LARS group(score 30-42).The scores of QLQ-C30 as well as QLQ-CR29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Major,minor and no LARS groups had 140 cases,40 cases and 44 cases respectively.In the scales of QLQ-C30,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discovered in global quality of life,physical function,role function,emotional function,cognitive function,social function,fatigue,pain,dyspnea,sleep disturbance,constipation and diarrhea between the no and major LARS groups(p<0.05).While the differences were only found in global quality of life and diarrhea between the minor and major LARS groups(p<0.05).In QLQ-CR29,scales of urinary frequency,blood and mucus in stool,body image,flatulence,fecal incontinence,sore skin,stool frequency,embarrassment,impotence,abdominal pain,buttock pain,bloating,dry mouth,hair loss,taste,anxiety and weight,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 and major LARS groups(p<0.05).Only six scales,ie blood and mucus in stool,flatulence,fecal incontinence,stool frequency,embarrassment and dysuria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nor and major LARS groups(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or robotic low anal sphincter preserving surgery,LARS score,QLQ-C30 an
Weifeng LaoPankaj PrasoonYangtao PanYiming LvLian Tat Tan
关键词:LAPAROSCOPIC
2005年至2018年皮肤淋巴瘤WHO-EORTC分类标准的发展与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lymphoma,PCL)是一组具有异质性的、原发于皮肤淋巴细胞的肿瘤,患者在诊断时无皮肤以外的器官组织受累,属于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皮肤是除胃肠道以外第二常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部位,PCL发病率为每年1/10万[1]。PCL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分可为两大类,来源于T淋巴细胞(T细胞)者为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cell lymphoma,CTCL),来源于B淋巴细胞(B细胞)者为皮肤B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B-cell lymphoma,CBCL)。
沈小雁郑捷
关键词:皮肤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
子宫内膜癌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价量表(EORTC QLQ- EN24)研究进展
2021年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也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一大优势,在保全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患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多为阴道的不规则流血,起初通常为不规则的流血,偶发有大量的流血,而这些症状在未停经期妇女身上发生通常会被忽视,所以如果是绝经期的妇女发现以上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未绝经妇女如果有以上情况,同时有水样或者血性分泌物,阴道有异常液体流出,经期延长,经量过多等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避免贻误病情。目前癌症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分别为EORTC QLQ-Cx24、EORTC QLQ-OV28表,主要针对于宫颈癌、卵巢癌特别制定。为此,欧洲肿瘤研究与治疗中心根据EORTC QLQ-C30核心量表开发子宫内膜癌生活质量特异性模块-EORTC QLQ-EN24。此种量表已被应用于国外医疗临床评价量表使用中,而国内没有统一公认的量表,本文是国内首次对EORTC QLQ-EN24的发展以及汉化进程进行详细阐述。
唐英王宇扬
关键词:子宫内膜
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及真菌研究组教育与研究共同体(MSGERC)关于侵袭性真菌病定义共识的修订及更新被引量:2
2021年
侵袭性真菌病具有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然而原定义针对癌症患者或者接受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适用性较为局限。随着新的诊断技术不断引入,必须更新侵袭性真菌病的定义。近期,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感染性疾病协作组(EORTC-IDG)及真菌研究组教育与研究共同体(MSGERC)联合发布了关于侵袭性真菌病定义共识的修订及更新[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20,71(6):1367-1376.DOI:10.1093/cid/ciz1008]。根据侵袭性真菌病的影像学、实验室诊断及有患侵袭性真菌病风险的特殊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更新的侵袭性真菌病定义可适用于范围更广的高风险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现将其中要点作成编译,以供读者参考。
李培(编译)林东昉(审校)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

相关作者

张雷
作品数:74被引量:63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EORTC QLQ 肺肿瘤 量表 护理
游捷
作品数:43被引量:51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生活质量 肿瘤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积方
蔺强
作品数:63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华北石油管理局
研究主题:同期放化疗 食管癌 C-MET 近期生存质量 放射疗法
万崇华
作品数:302被引量:6,165H指数:3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量表 影响因素 慢性病患者
孟琼
作品数:110被引量:3,144H指数:2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生命质量 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量表 影响因素 癌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