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0 篇“ B掺杂 “的相关文章
一种B 掺杂 AlN单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氮化铝单晶生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 掺杂 AlN单晶及制备方法。所述B 掺杂 AlN单晶的制备方法为:设计坩埚内部的温区分隔套筒;使得分隔套筒将坩埚底部划分为低温区和高温区;在分隔套筒内部低温区内放入氮化硼多晶颗粒... 王国栋 曹文豪 张雷 王守志 俞娇仙 徐现刚一种B 掺杂 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 掺杂 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氧化亚硅基体进行刻蚀,加入硼源混合,得到氧化亚硅前驱体;(2)将所述氧化亚硅前驱体进行烧结,所述烧结的温度不低于700℃,得到B 掺杂 氧化... 高茹月一种B 掺杂 的FeS<Sub >2</Sub >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 掺杂 的FeS<Sub >2</Sub >纳米片,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B 掺杂 的FeS<Sub >2</Sub >纳米片中包含不超过1%的B 元素。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B 掺杂 的FeS<Sub >2</Sub >纳米片的制备... 黄起中 杨贵东 姜兴剑 肖航 李春雷 滕文凯 严孝清 马雷B 掺杂 对金刚石热导率的影响2024年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因其高导热率和低热膨胀系数而备受关注,掺B 被广泛应用于改性金刚石表面。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B 掺杂 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金刚石掺杂 B 后的多项关键性质,包括电子特性、晶格振动、热力学性能、晶格热导率、声子群速度、声子自由程和声子寿命等。结果显示,当B 掺杂 浓度为12.5%(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原子分数)时,金刚石的热传输特性发生显著改变,最大晶格热导率降至452 W·m^(-1)·K^(-1)。其主要原因是引入B 原子后,形成的C-B 化合键为弱极性,导致金刚石的晶格振动不协调,晶格振动的简并现象消失,这意味着金刚石晶体的动力学稳定性被破坏。同时,掺杂 B 导致金刚石内部声子自由程由10^(4)nm降低为10^(2)nm,声子寿命由80 ps缩短为6 ps。本研究揭示了掺杂 B 原子对金刚石导热特性的影响机制,可为材料设计和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赵永生 阎峰云 阎峰云关键词:金刚石 B掺杂 热导率 第一性原理 B 掺杂 调控Si_(0.85)Ge_(0.15)合金的热电性能研究2024年 SiGe合金是重要的高温热电材料,其热电性能的优化一直备受关注。采用电弧熔炼和热压烧结成功制备了Si_(0.85)Ge_(0.15) B x(x=0.01,0.015,0.04,0.045,0.05,0.06)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并结合能谱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了B 掺杂 对Si_(0.85)Ge_(0.15)合金的电热输运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在300~950 K的温度范围内,塞贝克系数均为正值,表明了P型半导体特性,且随温度的升高,塞贝克系数增大。随着B 掺杂 浓度的增加,电导率逐渐增加,塞贝克系数则不断降低。在950 K时,Si_(0.85)Ge_(0.15) B 0.01样品的塞贝克系数最大,温度为750 K时,B 掺杂 含量为0.04的样品功率因子具有最大值,为1.72×10^(-3) Wm^(-1)·K^(-2),900 K时,B 掺杂 含量为0.04的样品ZT值达到了0.4,相比于B 掺杂 含量为0.01的样品,其热电性能提升了约1.5倍。 景丹阳 李杰 程展旗 况菁 段兴凯关键词:硅锗合金 塞贝克系数 硼掺杂 晶格热导率 一种La、B 掺杂 氧化锌-氧化铝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a、B 掺杂 氧化锌‑氧化铝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La、B 对含有氧化锌和活性氧化铝的双金属氧化物材料进行掺杂 改性而制得,双金属氧化物材料中,氧化锌的含量1~10 wt... 邓忠华 陈玲非金属B 掺杂 β相MnO<Sub >2</Sub >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B 掺杂 β相MnO<Sub >2</Sub >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制作步骤如下:(1)室温下,按配比将水溶性锰盐和强氧化性化合物倒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 程俊岩 万厚钊 吕琳 汪汉斌 沈谅平 张军 王浩B 掺杂 多孔碳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2024年 负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LIB s)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孔隙结构调控和杂原子掺杂 是提高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以褐煤为前体,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煤基碳纳米片(CS),再以氧化硼(B _(2)O_(3))为添加剂,得到B 掺杂 多孔碳纳米片(B PCS);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氮气吸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CS和B PCS微观结构和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B _(2)O_(3)具有模板、造孔、掺杂 三重作用,当B _(2)O_(3)用量为0.5g时,B PCS-0.5呈现三维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216.20m^(2)/g,总孔容1.027cm^(3)/g,B 原子含量为4.20%;B PCS-0.5的多孔结构为离子的存储和传输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通道,B 元素的引入增加了B PCS的表面化学活性,从而增强了储锂性能。B PCS-0.5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0.05A/g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容量达826mA·h/g,且在5A/g大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仍有143mA·h/g,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172%,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和优异的循环寿命。 孙悦 邢宝林 张耀杰 冯来宏 曾会会 蒋振东 徐冰 贾建波 张传祥 谌伦建 张越 张文豪关键词:褐煤 B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一种La、B 掺杂 氧化锌-氧化铝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La、B 掺杂 氧化锌‑氧化铝复合金属氧化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La、B 对含有氧化锌和活性氧化铝的双金属氧化物材料进行掺杂 改性而制得,双金属氧化物材料中,氧化锌的含量1~10 wt... 邓忠华 陈玲具备抗氧化能力的B 掺杂 非等原子比高熵合金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温结构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具备抗氧化能力的B 掺杂 非等原子比高熵合金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该高熵合金的化学成分如下:Nb :29~30%,Ta:34~35%,Mo:13~14%,W:17~18%,Si:5~... 康斯清 张宏伟 庞景宇 王爱民 杨一童 邢振强 张海峰
相关作者
杨为佑 作品数:325 被引量:75 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SUB 介孔 纳米带 纳米纤维 纯度 陈善亮 作品数:92 被引量:31 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场发射阴极 SIC纳米线 SIC 场发射 石墨坩埚 高凤梅 作品数:116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纳米带 SUB 石墨坩埚 SIC纳米线 量子点 王霖 作品数:100 被引量:20 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石墨坩埚 SIC纳米线 SIC 压力传感器 SUB 李笑笑 作品数:14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纳米带 B掺杂 SIC纳米线 压力传感器 宽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