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1篇“ ACTINOBACILLUS“的相关文章
乳酸乳球菌对伴放线菌团聚杆菌的作用
2024年
目的:研究乳酸乳球菌(L.lactis)对伴放线菌团聚杆菌(A.actinomycetem)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L.lactis牙周疾病防治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厌氧条件下培养L.lactis及A.actinomycetem,琼脂扩散实验检测L.lactis对A.actinomycetem的抑菌圈直径;琼脂板竞争实验检测L.lactis与A.actinomycetem之间的拮抗相互作用;A.actinomycetem单独培养生物膜为对照组,L.lactis与A.actinomycetem共培养为实验组,结晶紫染色法(CV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测L.lactis对A.actinomycetem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对细菌生物膜量进行比较。结果:琼脂扩散实验结果显示,L.lactis对A.actinomycetem的抑菌圈直径为(3.53±0.26)mm。琼脂板竞争实验显示,L.lactis提前接种组、L.lactis与A.actinomycetem同时接种组A.actinomycetem生长受抑制,表现为靠近L.lactis菌落的A.actinomycetem菌落细菌密度降低。CVS结果显示,A.actinomycetem单独培养生物膜量多于与L.lactis共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结果显示,A.actinomycetem单独培养组与共培养组生物膜均较薄。结论:L.lactis可能抑制A.actinomycetem生长及生物膜形成。
张延清
关键词:乳酸乳球菌牙周病生物膜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Ⅰ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和抗原表位初步鉴定
2024年
为了制备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Ⅰ型ApxⅠ毒素(ApxⅠ)AI2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而建立用于评估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的阻断ELISA方法,以实验室前期筛选得到的ApxⅠ抗原优势决定簇AI2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BALB/c雌鼠。利用常规细胞融合和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获得4株单克隆抗体,命名为2C2、4E4、5E7和6F2,上清液效价分别为1∶6400、1∶6400、1∶12800和1∶6400。ELISA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制备的4株单克隆抗体均与重组AI2蛋白有良好的反应性。其中5E7可与APP天然ApxⅠ毒素蛋白特异性结合,同时4株单克隆抗体均不与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猪丹毒丝菌、副猪格拉菌和猪链球菌2型反应。亚类分型结果表明,2C2、4E4、5E7属于IgG1亚类,6F2属IgG2a亚类,4株单抗轻链均为κ链。通过构建AI2重组蛋白截短体,初步确定线性表位在74~93 aa之间。本研究成功制备了4株针对AI2蛋白单克隆抗体,为APP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蔡金双耿琰张宝戈车巧林丁文傒李玉峰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利用肠菌素摄取铁促生长的研究
2024年
肠菌素(Ent)介导的铁摄取系统在病原细菌生长和定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引起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为鉴定该菌不同血清型菌株能否利用肠菌素摄取铁发挥促生长作用,试验选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12型参考菌株,首先在限铁条件下通过肠菌素促生长试验鉴定不同血清型菌株能否利用肠菌素;进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铁螯合剂DFO、细菌接种量、肠菌素等因子,筛选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利用肠菌素促生长的最适培养条件;最后分别在限铁和富铁培养条件下通过生长曲线鉴定肠菌素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2个血清型菌株的促生长作用。结果显示,在测定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12型参考菌株中,除血清2型和10型外,其他型菌株在限铁条件下均可利用肠菌素促生长。不同因子筛选结果显示,最适细菌接种浓度为1×10^(4)CFU/mL,添加DFO浓度为20μmol/L,而添加0.4、2.0、10.0μg/mL等不同浓度的肠菌素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有显著促生长作用,且随肠菌素浓度升高而促生长能力显著增强。试验证实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可利用肠菌素促进其生长,同时证实不同血清型利用肠菌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解析肠菌素介导的铁摄取系统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焦晓丽崔一芳申学阳时晨欣武金亮郭芳芳崔国林刘娜徐福洲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促生长
伴放线凝聚杆菌心内膜炎报告1例并HACEK细菌心内膜炎文献复习
2024年
HACEK菌群属于苛养菌,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HE)相对罕见。HE的风险因素较多,病程隐匿,病原检出率低,疾病诊断难度高,且细菌耐药率高,往往造成经验性治疗失败,延长病程,增大了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经济的损害。本例报告提到的伴放线凝聚杆菌属于HACEK菌群中的聚集杆菌属,通过1例案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警醒临床提高对HE早期诊断意识,及时给予患者最佳治疗。
白俊萍叶会丽葸风林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
猪胸膜肺炎杆菌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引起,影响猪的呼吸系统,死亡率高,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猪业的重大经济损失。临床研究发现,部分野生株App对于常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这为该病的防治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梳理了近年来App感染过程中宿主免疫应答方面的相关研究,从先天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个方面,探讨该菌的感染机理和免疫原性,以期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和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张一帜张媛李建王秀丽刘元杰任小侠辛凌翔宋佳诚罗玉峰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先天性免疫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离株血清型的PCR鉴定和Apx毒素基因检测
2023年
旨在调查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流行株的血清型及Apx毒素基因携带情况,采用PCR方法对APP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和Apx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64个分离株分别被鉴定为2、5、7、8、12、15、19共7个血清型。7个血清型中发现12种不同的Apx毒力因子模式。毒力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携带的Apx毒素基因存在差异,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也可能会携带相同模式的Apx毒素基因。本研究表明,血清8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浙江省的优势血清型,血清19型菌株在国内首次被检测到。血清型与所携带的Apx毒素基因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卢碧凯袁秀芳徐丽华余斌苏菲叶十一陈怡洁蒋利明张晖李军星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分型APX毒力因子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Ⅱ蛋白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2023年
研究旨在构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Ⅱ蛋白的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载体的重组腺病毒。构建包含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xⅡ基因的穿梭质粒pDC316-APXⅡ,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delta)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获得了重组腺病毒rAd-APXⅡ,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rAd-APXⅡ肌肉注射小鼠进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pDC316-APXⅡ质粒以及包装了rAd-APXⅡ病毒。rAd5-Null组未产生特异的APXⅡIgG抗体;低和高浓度rAd-APXⅡ组均可产生较高的APXⅡIgG抗体,其中高浓度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5);某疫苗组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rAd-APXⅡ低浓度组(P<0.05),但低于rAd-APXⅡ高浓度组(P<0.05)。低、高浓度rAd-APXⅡ组和疫苗组的IgG1、IgG2a、IgG2b和IgG3抗体显著高于rAd-Null组(P<0.05);高浓度rAd-APXⅡ组和疫苗组抗体显著高于低浓度rAd-APXⅡ组(P<0.05)。研究表明,rAd-APXⅡ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并显示良好的免疫原性。
颜运秋黎满香赵枭健龙娉
关键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重组腺病毒免疫原性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APP的血清型保守基因-毒素4(APxⅣ)序列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建立了APP纳米PCR检测方法。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纳米PCR对APP的检测下限为1×10^(2)CFU/m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倍;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仅从APP核酸样品可检测到约417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其他病原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应用本研究建立的纳米PCR技术检测了41份临床疑似APP感染病料,结果显示常规PCR和纳米PCR检测APP阳性率分别为17.07%(7/41)和19.51%(8/41)。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的APP纳米PCR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APP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张昆丽席振军徐民生李艳勾红潮楚品品蔡汝健李春玲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MnmE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探究t RNA修饰酶Mnm E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生长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血清7型APP S8株DNA为模板经PCR分别扩增其Mnm E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及全长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mnm E及pls88-Mnm E,并经PCR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pmnm E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导入受体菌S8中,利用氯霉素抗性筛选Mnm E基因缺失株(S8△Mnm E),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pls88-Mnm E电转化至S8△Mnm E感受态细胞中,经卡那抗性筛选Mnm E全长基因回补株(cS8△Mnm E),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将上述两株菌分别在无抗性培养基中传10代每代均经相应PCR鉴定其遗传稳定性。采用q RT-PCR检测Mnm E基因突变对其上下游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突变株S8△Mnm E和回补株cS8△Mnm E均正确构建,且遗传稳定性均较好;q RT-PCR结果显示,S8△Mnm E株Mnm E上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均与亲本株无明显差异。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点的OD_(600nm)值并绘制生长曲线分析上述两种菌与亲本株分别在20种不同氨基酸单独缺失培养基中的生长特性;通过微量结晶紫染色法,测定3株菌在不同培养时间生物被膜(BF)的形成能力;通过测定3株菌在不同浓度H_(2)O_(2)中的增殖能力,分析3株菌的体外抗氧化应激能力。结果显示,S8、S8△Mnm E及c S8△Mnm E株在含全部20种氨基酸的化学合成培养基中的增殖速度基本一致,但在谷氨酰胺(Gln)、色氨酸(Trp)、谷氨酸(Glu)缺失时,S8△Mnm E株的增殖水平明显低于亲本株,而在甲硫氨酸(Met)、赖氨酸(Lys)缺失时S8△Mnm E株的生长速度快于亲本株。培养36 h、48 h时各菌株BF的形成能力基本无差异,但在培养72 h时,S8△Mnm E株BF的形成能力约为亲本株的1.5倍(P<0.001);与S8株相比,S8△Mnm E株经不同浓度H_(2)O_(2)处理后的活菌数均明显降低,且降低水平与H_(2)O_(2)的浓度成正比。而回补株则基本恢复了亲本株的生长特性。通过对大蜡螟的致病
赵济钰王璐孙婧王春来李刚刘思国
关键词: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The dose regimen formulation of 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 and florfenicol injection based on ex vivo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modeling against the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in pigs
2023年
Doxycycline hydrochloride and florfenicol combination(DoxHcl&FF)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respiratory diseases.In the study,our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of DoxHcl&FF against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in porcine pulmonary epithelial lining fluid(PELF)and the optimal dosage scheme to avoid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The DoxHcl&FF Was administered intramuscularly(IM)at 20mg/kg,and the PELF was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and time-mortality curves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study.Based on the sigmoid Emax equation and dose equations,the study integrated the in vivo pharmacokinetic data of infected pigs and ex vivo pharmacodynamic data to obtain the area under concentration time curve(AUCo-24h)MIC values in PELF and achieve bacteriostatic activity,bactericidal activity and the virtual eradication of bacteria.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oxHcl and FF caus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K parameters.The peak concentration(Cmax)of FF in healthy and diseased pigs was 8.87±0.08 and 8.67±0.07μg/mL,the_AUCo-24h were.172.75±2.52 and 18022±3.13 h-μg/mL,the Cmax of DoxHcl was 7.91±0.09 and 7.99±0.05μg/mL,and the AUCo-24h was 129.96±3.70 h-μg/mL and 169.82±4.38 h-μg/mL.DoxHcl&FF showed strong concentra-tion-dependent tendencies.The bacteriostatic,bactericidal,and elimination activity were calculated as 5.61,18.83 and 32.68 h,and the doses were 1.37(bacteriostatic),4.59(bactericidal)and 7.99(elimination)mg/kg.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calculated recommended dose could assist in achieving more precise administration,increa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oxHcl&FF treatment for APP infections.
Yuanyuan YuanBoyu AnShuyu XieWei QuHaihong HaoLingli HuangWanhe LuoJixiang LiangDapeng Peng
关键词:FLORFENICOLPIG

相关作者

陈可泉
作品数:580被引量:35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丁二酸 基因工程菌 发酵 二胺 大肠杆菌
奚永兰
作品数:154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丁二酸 沼液 厌氧发酵 幼虫 干式
戴文宇
作品数:15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丁二酸 发酵制备 发酵 ACTINOBACILLUS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
方晓江
作品数:37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丁二酸 D-乳酸 发酵 发酵液 氮源
徐蓉
作品数:17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丁二酸 发酵制备 发酵 ACTINOBACILLUS 纤维二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