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篇“ 黑白花牛“的相关文章
- 低氧下牦牛、黑白花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PDK1、Smad2、Caspase3等因子表达差异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比较低氧条件下不同海拔牛种肾间质成纤维细胞(RIFs)内PDK1、Smad2、Caspase3等因子的表达差异及细胞增殖差异,并进一步探究牦牛肾脏的高原低氧适应性特点,本研究采用牦牛和黑白花牛RIFs作为研究对象,低氧(1%O2)处理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细胞内PDK1等因子表达差异。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显示,两种牛的原代RIFs纯度较高,可用于后续试验。低氧处理后,两种牛的RIFs内PDK1、Smad2及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存在不同程度上调,且种属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牦牛HIF-1α、PDK1、Smad2及Caspase3等基因表达量于24 h达到峰值,之后下调,而黑白花牛基因则随时间呈递增趋势,且牦牛RIFs低氧下增殖能力低于黑白花牛。综上所述,低氧诱导的相关转录因子表达存在差异,两种牛RIFs的增殖能力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低氧下黑白花牛肾纤维化程度的加深,从而产生肾源性高原疾病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为比较不同海拔牛种肾脏的低氧适应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探索牦牛肾脏高原低氧适应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姚一凡张伊阳董仕慧李睿张兰周熳琳乔自林乔自林
- 关键词:牦牛黑白花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低氧
- 黑白花牛INHA基因多态性与超数排卵性状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研究黑白花牛抑制素α基因(INHA)的遗传多样性和超数排卵效果的关联分析,找到一种能够作为黑白花牛超数排卵预测的候选基因,本试验以50头黑白花牛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了超排处理并且采集了黑白花牛的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采用PCR-SSCP技术,在INHA基因的第一外显子和第二外显子各设计了一对引物进行基因型检测,然后与超排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黑白花牛INHA基因的177 bp处(+1为转录起始位点)存在一个A>G突变的多态性位点,AA和A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62和0.38。与超排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AG基因型黑白花牛的排卵数和鲜胚数均显著多于AA基因型(p<0.05),这说明黑白花牛个体的超排性状可能与其本身的INHA基因的遗传特性有关。
- 罗布朱彦宾巴桑旺堆平措占堆次仁卓玛尼玛梁春芳德吉曲宗
- 关键词:黑白花牛多态性超数排卵
- 荷兰:黑白花牛的幸福生活
- 2012年
- 荷斯坦奶牛是目前世界上产奶量最高、饲养数量最多的奶牛品种。由于其毛色呈黑白花片状,故亦称黑白花奶牛。
- 尔玉
- 关键词:黑白花牛荷斯坦奶牛黑白花奶牛奶牛品种饲养数量产奶量
- 天津黑白花牛在祁连八宝地区的适应性观察分析
- 2011年
- [目的]为了观察引进天津黑白花奶牛在祁连八宝地区的适应性。[方法]青海祁连县八宝地区从天津武清地区引进部分黑白花奶牛,在当地进行分户饲养,并对其适应性包括产犊成活率、泌乳、发病情况观察。[结果]发现产犊成活率62.8%、产奶量7.5 kg/头.d,发病率高。[结论]引种过程必须慎重从事。
- 马金保
- 关键词:黑白花奶牛适应性
- 中国黑白花牛瑟氏泰勒虫和卵形巴贝虫混合感染病例被引量:1
- 2003年
- 许应天张守发
- 关键词:症状诊疗瑟氏泰勒虫
- 患亚临床酮病的中国黑白花牛血尿乳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被引量:5
- 2003年
- 选健康中国黑白花泌乳牛 1 0头为健康对照 ,另选尿酮阳性牛 4 0头 ,依据其尿酮阳性强度将其分成T1、T2、T3、T4共 4组 ,其中T4组为亚临床酮病组。对血、尿、乳部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T4组牛的尿酮为 5 0 1 .72mg/L± 74 .5 3mg/L ,与其他各组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 ) ;血酮、乳酮分别为 1 39.1 4mg/L± 1 9.0 0mg/L和 96 .33mg/L± 1 6 .72mg/L ,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 ;血糖为 2 .0 1mmol/L± 0 .1 4mmol/L ,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T4组的血清AST显著地高于其他 4个组 (P <0 .0 5 )。血清ALT、AKP、BUN、钙、磷在 5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对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分析 ,亚临床酮病多发于 4~
- 夏成张洪友付世新朱新雨
- 关键词:血液尿液生化指标亚临床酮病奶牛
- 牦牛与黑白花牛的氮平衡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接近初情期的牦牛和黑白花公牛各 3头 ,于代谢厩中进行精料型 (精粗比为 4∶ 1 )和粗料型 (精粗比为 1∶ 4)日粮条件下的氮平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不论牦牛还是黑白花牛 ,干物质采食量 ( DMI)、粪氮 ( FN)、尿氮 ( UN)和干物质消化率 ( DMD)均随精料含量上升而升高 ( P<0 .0 1 ) ,而进食氮 ( NI)的利用效率则随 NI的升高而下降 ( P<0 .0 1 )。在粗料型的日粮条件下 ,牦牛对 NI的利用效率 ( 5 8.2 % )高于 ( P<0 .0 5 )黑白花牛 ( 4 9.0 % ) ,二者的 DMD( 4 5 % )无差异 ;而在精料型的日粮条件下 ,NI的利用效率 ( 2 2 % )和 DMD( 64% )均不随牛种而变化 ( P>0 .0 5 )。从这些结果得出结论 :牦牛与黑白花牛消化道的吸收效率是一样的 ,在精料型日粮条件下 ,牦牛机体组织存留氮的能力低于黑白花牛 ;在粗料型日粮条件下 。
- 吕秉林扎西卓玛
- 关键词:牦牛黑白花牛舍饲
- 日粮精料水平对牦牛和黑白花牛营养物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1年
- 2 5月龄的牦牛和 15月龄的黑白花牛各 3头 ,于消化代谢笼内进行三期的消化代谢试验 ,以测定日粮精料水平对牦牛和黑白花牛营养物利用率的影响及两种牛对营养物消化代谢之差异。三期试验所用日粮的精粗比分别为 2 0∶80 ,5 0∶5 0 ,和 80∶2 0。所有动物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用全收集法收集粪尿 ,常规法分析饲料和粪尿样品中的粗蛋白 (CP) ,钙 (Ca)和磷 (P)。结果表明 ,两种牛在营养物消化率及能量代谢方面无差异 ,在低精料日粮条件下 ,牦牛对日粮中的CP ,Ca和P的利用率高于黑白花牛。黑白花牛的CP ,Ca和P贮留随精料水平上升而迅速上升 ,而牦牛的CP和Ca贮留几乎不受精料水平的影响。在干物质 (DM )消化率方面两种牛间无差异 ,它们的DM消化率均随日粮精料水平升高而升高。黑白花牛的DM采食量随精料水平升高而升高 ,牦牛对精料粗料比为 5 0∶5 0的日粮有最高的采食量。这些结果表明 ,牦牛和黑白花牛的消化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无差异 ,牦牛对高粗料型日粮中的营养物的利用率高于黑白花牛。
- 薛白韩兴泰
- 关键词:消化代谢牦牛黑白花牛营养物利用率
- 引入青海的丹麦黑白花牛染色体观察分析
- 2000年
- 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火焰干燥制片 ,Giemsa染色 ,观察和分析了引入青海省湟中县的丹麦黑白花牛染色体的核型 。
- 李军祥
-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分析
- 牦牛、黑白花牛及其远缘杂种RAPD标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1999年
- 本文用80 个具有10 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牦牛、黑白花牛及犏牛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 扩增。结果表明有7 个引物扩增出了清晰且具多态特征的条带,其中,F15(CCAGTACTCC,564 - 125bp) 可作为区分牦牛与黑白花牛的重要标记引物。受试品种相似性指数分析表明黑白花牛与犏牛的遗传距离最小(0 .5942) ;黑白花与牦牛的遗传距离最大(0 .6456) ;而犏牛与牦牛的遗传距离居中(0 .6410) 。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牦牛为0 .386 ,黑白花为0 .412 ,犏牛为0 .
- 魏亚萍张周平
- 关键词:牦牛犏牛黑白花牛RAPD
相关作者
- 申秀吉

-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
- 研究主题:延边黄牛 黑白花牛 后裔测定 种公牛 血型抗体
- 张才骏

- 作品数:155被引量:523H指数:14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
- 研究主题:多态性 心电图 绵羊 血红蛋白 藏羊
- 韩虎龙

-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延边农学院
- 研究主题:黑白花牛 后裔测定 种公牛 延边黄牛 血型抗体
- 白玛央宗

- 作品数:15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
- 研究主题:藏猪 肺组织 黑白花牛 西藏黄牛 血液生理指标
- 韩兴泰

- 作品数:20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 研究主题:牦牛 生长牦牛 瘤胃 牦牛瘤胃 氮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