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篇“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相关文章
落叶松种子小蜂黄连木种子小蜂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落叶松种子小蜂Eurytoma laricis Yano与黄连木种子小蜂Eurytoma plotnikoviNikolskaya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落叶松种子小蜂与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检疫和鉴定。
温度对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羽化的影响
2013年
室内应用电冰箱将受害黄连木种子-14℃冷冻30、40、50、60 d后分批取出,同一批种子分别在15、18、21、24、27℃温度条件的人工气候箱里培养,寻找出适合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羽化的温度条件,在羽化高峰期观测成虫生物学规律。结果表明:黄连木种子小蜂无需低温刺激,通过人工加温措施,就可打破其休眠。室内应用人工气候箱24℃条件下培养,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率最高,约60 d后可得到成虫。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白天羽化交尾,高峰同步,出现在温度高、湿度低的中午。同一对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可多次交尾,整个交尾时长20~50 min。
刘满光赵玉芬王玉忠张彦龙
关键词: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休眠羽化交尾
黄连木种子小蜂发育规律及树干输液防治试验
2013年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通过林间和室内解剖黄连木种子,观察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成虫羽化时间、交尾时间及幼虫发育情况,并使用不同用量的40%氧化乐果乳油,在不同的时间以树干输液法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结果表明,黄连木有虫果率为92.3%,黄连木种子小蜂成虫白天羽化交尾,羽化期从5月中旬至6月上旬,呈单峰型,在林间其羽化高峰阳坡为5月中下旬,阴坡为6月上旬,此时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幼虫在寄主果实内孵化后,初期以果实内壁为食,7月中旬钻入种胚内取食破坏。6月下旬至7月初幼虫啃食种胚前,应用树干输液方法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期。通过试验,确定40%氧化乐果稀释成2倍液进行树干输液,输液量为树胸径处干周长×2.0 mL防治效果较好。
刘满光王玉忠王学勇张彦龙李国松
关键词:黄连木种子小蜂发育规律
烟雾剂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试验报告
黄连木种子小蜂(EURYTOMA PTOTNIKOVI NIKOLSKAYA)是危害黄连木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探索出最佳防治方法,提高黄连木种子产量和质量,我们采用的烟雾机为郑州欧丽电子(集团)股份有限...
关键词:黄连木种子小蜂烟雾剂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黄连木种子小蜂在安徽省1~3年发生1代,但均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果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蛹期10~15d,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在果壳内滞留3~5d,出壳后交尾产卵,寿命达4~15d。每雌产卵25~47粒,卵期3~5d。幼虫5月中下旬孵化,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取食胚外海绵组织,食量少而生长缓慢,1龄期长达65~75d,当种胚膨大、子叶开始发育时,幼虫钻入胚内取食子叶和胚乳,此时2~5龄为快速生长期,仅20~25d,当子叶被食光后,幼虫老熟,进入休眠阶段,在被害的空果壳内越冬,分别于第2、第3或第4年羽化外出。
顾玉霞
关键词:黄连木黄连木种子小蜂
黄连木种子小蜂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
2010年
根据多年对黄连木种子小蜂的定点观察与防控试验,系统地介绍了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防治关键时期以及分类综合防控技术。
汪泽军李福英尚忠海
关键词:黄连木防控技术
营林措施对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黄连木种子小蜂本燃料油植物黄连木的主要害虫,是影响黄连木生态能源林发展的瓶颈。通过采用营林措施试验及研究证明其对种子小蜂防治有显著影响[1]。
李福英何长敏孟宪敏狄恩红
关键词: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营林措施
黄连木种子小蜂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为防治黄连木种子小蜂筛选出方便、高效的方法。[方法]以36%啶虫脒、10%吡虫啉和48%乐斯本为供试药剂,分别采用灌根法、注干法和喷雾法施药,通过比较其防治效果筛选出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最佳防治方法。[结果]在3种施药方法中,注干法的防治效果最佳,其平均虫果率为17.47%;喷雾法的防治效果次之,其平均虫果率为33.24%;灌根法的防治效果最差,其平均虫果率为41.44%。注干法的平均虫果率极显著低于其他方法及对照。当所有供试药剂都采用注干法施用时,10%吡虫啉的防治效果最佳,其平均虫果率为6.70%;36%啶虫眯的防治效果次之,其平均虫果率为19.00%;48%乐斯本的防治效果最差,其平均虫果率为26.70%;3种药剂处理的平均虫果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黄连木种子小蜂的最佳化学防治措施是注干法施用10%吡虫啉。
卢绍辉宋宏伟郭俊杰袁国军梅象信
关键词:黄连木种子小蜂药剂
黄连木种子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2009年
黄连木种子小蜂发生区设立标准地及观察箱,经过多年进一步对黄连木种子小蜂化蛹、羽化、产卵、孵化、幼虫、成虫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在河南一般1年发生1代,少数2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果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1头雌成虫可产卵10-31粒,卵产在黄连木幼果内,一般1果1粒,卵经4天左右孵化。黄连木种子小蜂羽化的最适气温为23—25℃。
汪泽军尚忠海
关键词: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活史
黄连木种子小蜂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
2009年
黄连木种子小蜂(Eurytoma plotnikoui Nikolskaya)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主要危害漆树科黄连木属的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和阿月浑子(Pistacia vera L.)的果实。
杨金亮
关键词:黄连木种子小蜂阿月浑子VERA小蜂科膜翅目漆树科

相关作者

张彦龙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缩果病 枣树 黄连木种子小蜂 选育 新品种选育
刘满光
作品数:87被引量:223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枣树 红脂大小蠹 大花萱草 抗裂果 性信息素
柴立英
作品数:35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生物学特性 药剂 杀虫剂 校正防效 杀虫剂防治
王玉忠
作品数:68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白榆 林业 冬枣 京津风沙源区 非公有制林业
谭运德
作品数:28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连翘 林业 栽培技术 毛梾 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