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41篇“ 鸦片“的相关文章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再反思被引量:1
2024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道“分水岭”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国,除了武器的相对落后之外,其实有着一些更为深层的原因,诸如君主专制制度下民众普遍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官民矛盾尖锐、存在大量“汉奸”现象;清军的腐败、缺乏战斗力,互不配合,以及清朝统治者思想观念的落后,不谙世界大势和国情、国力,和、战失据,等等。这些都是比武器落后更重要的原因,思想家魏源等人对此就做过一些深刻反思。清朝的战败,昭示中国需要一场全面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思想观念的大变革,方能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在时过180多年之后,仍然值得后人深刻记取!
崔志海
关键词:鸦片战争道光皇帝
招子庸、鲍鹏与鸦片战争
2024年
招子庸以编著《粤讴》及善绘竹、蟹闻名于世,他在鸦片战争中因卷入鲍鹏案被革职。因时人对其罢官缘由讳莫如深,以致后人产生误会,甚至构建出招氏文人落魄的虚假形象,反映出既定认知对历史书写的范式性影响。本文系据档案史料还原事实,并据以对相关问题稍加申说。
金峰
关键词: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期间边外满蒙军队的征调
2024年
清入关后,设立两支预备队,一系东北驻防,一系外藩劲旅,驻扎边外以备非常。鸦片战争爆发后,东南清军节节失利,英军有北进之势,而禁旅八旗日久寝衰,迫使清朝沿袭旧制,调发两支预备队,连同介于二者间的察哈尔马队,守卫两京门户,总兵力在万人以上。这是继乾隆朝平定准噶尔后最大一起调集满蒙骑兵之举。此举开启嗣后30年间清朝动员满蒙军队入关作战,即所谓“大动员”的惟幕。可是,清朝受制于情报层面的差距,只是将这支主力军用于防守两京,未对战争胜败产生任何影响。
张建
关键词:鸦片战争八旗
鸦片战争前的“夷人长技”体验
2024年
1808年英军侵占中国澳门事件中,两广总督吴熊光的现实主义策略虽一时奏效,但被深居紫禁城的嘉庆皇帝视为太过软弱、有失“国体”,因而被革职治罪、遣戍伊犁。吴熊光在1808年遭遇的困境,只是18世纪中后期以来连续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前有复杂的因由,后有更大的裂变。
李恭忠
关键词:夷人嘉庆皇帝两广总督鸦片战争前历史进程紫禁城
再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鸦片战争的论述
2024年
鸦片战争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中国人民和反侵略斗争一边,不但揭露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从事鸦片贸易活动和发动侵华战争的真实动机,对英军的侵略暴行进行了严厉遣责,而且对中国军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作了申辩,并对鸦片战争的性质、结果和影响作了精辟阐述,充满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提出许多迄今仍具有指导性的观点和判断。对于鸦片战争的性质,西方殖民者一直进行粉饰、歪曲和美化,将鸦片战争看作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冲突,将战争责任归于中国的排外和闭关政策。为批驳这些严重歪曲事实的谬论,有必要回到经典,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鸦片战争的论述再作深入完整探析。
崔志海
关键词:恩格斯鸦片战争殖民主义
“我们不能向历史交白卷”——谢晋筹拍《鸦片战争》始末
2024年
1994年初夏,谢晋刚刚忙完由他亲手创办的“谢晋-恒通明星学校”首届学生的开学典礼,又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一头扎进了18集电视连续剧《大上海屋檐下》的开机筹备中。一天傍晚,工作人员交给谢晋一封信。写信人是他的老伙计,电影《红色娘子军》编剧,广州军区的老作家梁信。
石川
关键词:《红色娘子军》开学典礼《鸦片战争》电视连续剧
旅大鸦片走私与销售数量:鸦片案背后的国家犯罪
2024年
旅大鸦片案是日本占领当局在长达1年半时间里大量买卖和走私鸦片的案件。涉案人员包括旅大当局和日本政府的高官、众院议员。但此案最终仅以渎职和受贿罪处理,其真正罪行即在中国大量批发走私鸦片却未予追究。不仅如此,整个犯罪借日本内阁决定的实施过程进行,日本政府的相关政策为其创造了实施条件;其主要的违法收入用于选举,为事后掩盖案件真相创造了政治环境。因此对案件整体和关联要素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案件涉及日本旅大统治当局、内阁和执政党犯罪。但在立案后的调查过程中,日本议会中进一步追究案情的要求被压制,相关案情被旅大司法机构设定的主诉罪名所掩盖,导致案件最根本的犯罪事实未被追究,案件真相随着终审判决被封存在历史尘埃之中。该文追踪案件涉及的鸦片犯罪策划实施过程、日本执政党和内阁与鸦片犯罪的关联以及掩盖案情的手段,对鸦片销售数量做一大致估算。
刘成虎辛嘉英
关键词:鸦片走私国家犯罪
“思考—认同”:历史学科育人路径探究——以“鸦片战争”为例
2024年
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价值认同需要经过理性思考才能形成。对历史学科的思考包括本质思考、共情思考和批判思考,文章从这三个方面探讨历史教学如何通过“思考—认同”路径实现育人目标。
邱俊
关键词:历史思考鸦片战争
以中释西: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士大夫的“米利坚”想象
2024年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对于美国整体制度的了解较少。随着来华传教士的不断介绍,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的士大夫对于外国史地情况的关注,中国人开始形成自己对美国制度的理解传统。从魏源、林则徐再到梁廷和徐继畲,秉承儒家思想的士大夫以中国传统观念和概念体系来理解美国制度,尤其关注美国的总统制、联邦制和分权结构,并将其与中国传统中的“三代”之治联系。此外,美国反抗英国的历史也对这些为鸦片战争战败所触动的士大夫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当时中国人对于“米利坚”不无美化的制度想象。这一过程既为理解近代中国对西方制度认知的演变提供了宝贵史料与视角,也为当代比较宪法学和区域国别学研究提供了教训和启示,提示研究者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应始终保持对文明主体性和知识自主性的清醒与追求。
刘晗
关键词:政治制度总统制
中西炮台视野下的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厦门之战研究
2024年
厦门是清王朝疆域内的海防重地,“东为台、澎唇齿,西为泉、漳门户,北达会垣,通省咽喉所在”。《厦门志》卷三记载:“厦门海防首要地也,水师提标五营驻之”。清取代明后,泉州衰败,厦门异军突起,一度成为清朝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即使清政府对外封闭厦门后,其航运业、造船业,因与台湾的商贸关系而得以维持和发展。至于民间航运业主和商人,与东南亚、日本等地的经贸往来,从未间断。他们的商业勇气和航海经验,在当时的中国出类拔萃。
李淼
关键词:航运业鸦片战争时期造船业通商口岸经贸往来厦门之战

相关作者

吴义雄
作品数:65被引量:37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传教士 基督教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 鸦片问题
赵朗
作品数:37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鸦片 贩毒 鸦片毒化政策 鸦片政策 侵略政策
郭卫东
作品数:96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研究主题:特殊教育 《南京条约》 岑春煊 基督新教 货品
仲伟民
作品数:75被引量:488H指数:1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研究主题:茶叶 学术评价 茶叶贸易 鸦片 学术共同体
周邦君
作品数:57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包世臣 清代 明末清初 笔下 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