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65篇“ 高龄患者“的相关文章
高龄患者胃肠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肠肿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行胃肠道肿瘤手术的高龄患者2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术前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术前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指标、手术及麻醉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71例(29.34%)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患者与无并发症患者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是否行微创手术、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术前肺影像异常、术前血尿素氮水平、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手术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rthel指数≤60、手术时长和术前肺影像异常是高龄患者胃肠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微创手术方式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Barthel指数≤60、手术时长和术前肺影像异常的胃肠肿瘤高龄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应加以关注。
梁会秋罗艳
关键词:高龄患者胃肠肿瘤术后并发症
高龄患者急诊腹腔镜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研究
2025年
探究高龄患者急诊腹腔镜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成效。方法 将我院于2021.6-2024.6急诊接收的50例腹腔镜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高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管理)和研究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n=25。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3d更低,生活质量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能够促进腹腔镜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改善生活质量,稳定内环境,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适合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石珊珊
关键词:高龄患者麻醉管理围术期管理
围术期护理对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研究
2025年
评估分析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时,相较于常规护理,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干预效果。方法 本院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中选取100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标准护理程序,而观察组则接受专门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状况,并且评价他们面临的风险水平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接受特别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血栓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x2=5.005,P=0.025)。进一步评估显示,观察组中出现血栓的2例患者风险轻微,无中重度风险案例;相反,对照组的9例血栓病例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风险分别有1例、5例和3例,中重度风险比例高达88.89%。就满意度而言,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了100.00%,远超过对照组的76.00%(x2=13.636,P<0.001)。结论 针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高龄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和严重性,并极大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徐伟丽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高龄患者
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2025年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骨科就诊的7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PFNA固定术,对照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独立功能评分(FIM),于术后6个月比较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同期对照组,下地负重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固定术相较于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更优异的应用效果,能够促进其骨折愈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
肖立平李志邵培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并发症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高龄患者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80岁的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BAD老年患者,按照年龄分为60~79岁组和≥80岁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90 d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6例患者,60~79岁组114例,≥80岁组42例。基线信息中,≥80岁组患者的B型钠尿肽、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明显高于60~79岁组(P均<0.05)。治疗有效性分析中,≥80岁组患者溶栓后24 h和7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高于60~7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80岁组更容易出现早期神经功能恶化(38.1%vs.12.3%,P=0.025)。两组患者的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和NIHSS评分、m Rs≤2分和mRs≥4分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安全性分析中,两组患者的颅内出血转化和消化道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80岁组患者出现黏膜出血和卒中相关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60~79岁组(P均<0.05)。结论:≥80岁的BAD患者仍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但需要关注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并发症。
高甜文马志曹辉邱峰
关键词:静脉溶栓高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集束化护理对普外科高龄患者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5年
探究为普外科高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患者切口感染、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龄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普外科高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其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促使患者尽快出院,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秦玲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普外科高龄切口感染护理满意度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维立西呱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及高龄患者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深入挖掘维立西呱的可疑不良事件信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潜在药物风险的预警。方法汇总2021年第1季度维立西呱上市至2024年第3季度的FAERS报告,筛选维立西呱作为首要怀疑(PS)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中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DE进行标准化,采用药物警戒领域通用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以维立西呱作为PS的ADE报告共计755例,其中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占比高达21.55%,且其上报的ADE适应症主要集中在慢性心力衰竭方面。通过ROR与PRR法计算,共发现127个阳性信号。按照SOC,心脏器官疾病类的不良事件术语信号最强;按照PT分类,低血压、头晕、贫血的发生率信号凸显,与药品说明书中的描述相吻合。在老龄患者群体中,贫血与肾功能衰竭的信号尤为突出。结论本文通过挖掘和分析FAERS数据库中的维立西呱ADE信号,与药物说明的记载基本一致,整体安全可控。低血压、头晕、贫血是阳性信号较为显著的不良事件,与既往临床研究结论基本保持一致。对≥75岁的老年人而言,贫血信号尤为明显,肾功能损害出现阳性信号,提示临床注意对老年人用药监护,进一步保证用药安全。
胡婕姜秋毛凯丽钟松阳孙华瑜
关键词:药物警戒
围术期颊针疗法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围术期颊针疗法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1—10月择期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75~90岁,BMI 18.5~24.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颊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全麻诱导前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颊针组于髂筋膜间隙神经阻滞麻醉前参照《颊针疗法》选穴进行颊针处理。记录术前1 d、术后1、2、3 d的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术后7 d POD、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情况,术前1 d、术后1 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颊针组术后1、2、3 d的静息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内POD、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 IL-6、TNF-α、NSE、S-100β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颊针疗法可明显降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POD的发生率,降低术后疼痛及炎症水平。
赵德彩闫声明王忠涵刘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谵妄疼痛管理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在高龄患者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在无痛胃镜麻醉过程中应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联合方案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8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6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注射麻醉,观察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滴注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插入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结束后1 h时,观察组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与瑞芬太尼的联合应用在高龄无痛胃镜麻醉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杨雪忠
关键词:瑞芬太尼无痛胃镜麻醉苏醒时间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全身麻醉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分析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发生率、POD持续时间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结果:拔管前后,研究组的HR和MA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OD发生率和POD发生率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方案应用在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高龄患者中,能够改善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李晓峰
关键词:瑞芬太尼术后谵妄

相关作者

王天龙
作品数:692被引量:3,886H指数:2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围术期管理 老年患者 麻醉 围术期 麻醉管理
尹春琳
作品数:118被引量:415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围术期管理 老年患者 高龄患者 冠心病 非心脏手术
王晓湘
作品数:71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超高龄患者 老年 高龄患者 超高龄
黄宇光
作品数:840被引量:7,964H指数:4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麻醉 围术期 围术期管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 镇痛
何瑞
作品数:105被引量:285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人 老年 老年患者 高龄患者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