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05篇“ 高频电凝切除术“的相关文章
- 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中胃黏膜血流量(GMBF)、胃黏膜血速(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GMBF、V、RI、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GMBF、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能显著增加患者的胃黏膜血流量和胃黏膜血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高频电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息肉的方法。
- 敖栋基阮丽杨正益支涛
- 关键词:高频电凝切除术胃息肉血流动力学
-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的治疗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评价对结肠息肉患者采取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结肠息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完整切除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9±1.2)min、术后首次进食时间(1.0±0.2)d、首次排便时间(27.8±1.3)h、下床活动时间(5.9±0.6)h、住院时间(3.5±0.4)d均短于对照组的(45.7±1.6)min、(1.8±0.5)d、(33.3±1.6)h、(6.3±0.7)h、(4.8±0.5)d,术中出血量(18.0±1.0)ml少于对照组的(35.8±1.3)ml,疼痛评分(4.2±0.4)分低于对照组的(5.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与对照组的20.0%相比明显降低;息肉完整切除率达到9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评分(85.8±6.5)分、社会功能评分(89.4±6.2)分、躯体疼痛评分(91.5±2.8)分、情感职能评分(92.4±4.2)分同对照组的(79.6±5.8)、(85.5±5.9)、(88.7±2.5)、(87.9±3.9)分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息肉患者中开展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效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率。
- 刘慧涛
- 关键词:结肠息肉无痛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
- 大肠粗长蒂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及和谐夹预处理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观察大肠粗长蒂息肉临床病理特征及可重复开闭软组织钛夹(和谐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粗长蒂息肉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49例大肠粗长蒂息肉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先用和谐夹夹闭大肠粗长蒂息肉根部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和谐夹上方予以圈套器高频电凝切除息肉。分析其临床症状、息肉分布、息肉病理类型、息肉大小及病理类型与癌变的关系。并观察术中及术后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果:49例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30例,其中血便5例,腹痛、腹胀10例,腹泻、便秘15例。大肠息肉分布最多是乙状结肠24例,其次是直肠、横结肠、降结肠。49例长蒂息肉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34例,其中低级别瘤变6例、高级别瘤变2例、非腺瘤性息肉15例,两者病理类型与癌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2 cm共18例,其中低级别瘤变5例、高级别瘤变2例,<2 cm共31例,低级别瘤变1例,两者息肉大小与癌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切除,术中渗血3例,予以和谐夹根部夹闭进行加固止血,术后迟发型出血1例,予以和谐夹根部夹闭后,加用尼龙绳根部加固止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结论:和谐夹预处理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粗长蒂息肉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大肠息肉病理类型和息肉大小与癌变有一定相关性。
- 张雨晨房修罗甘田
- 关键词: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
- 内镜下冷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冷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9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135个息肉)和观察组(40例,108个息肉)。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镜下冷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完全切除息肉情况、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总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数、息肉最大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完全切除息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GLQI总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冷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高频电凝切除术更短,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安全性良好。
- 吴涛许文慧
- 关键词:高频电凝切除术大肠息肉
- 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CSP)与高频电凝切除术(HFE)治疗结直肠息肉(C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70例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HFE治疗,观察组行CSP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息肉完全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息肉完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下CSP治疗CP的效果更佳,可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息肉完全切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袁亮亮刘星宇赵琪
-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
-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将乐县总医院收治的81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为期1年的门诊随访,将40例接受常规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41例接受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切除成功率、血流动力学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2.857,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0,P<0.05)。观察组切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P<0.05)。术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成功置入时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3.095,P<0.05)。术前两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RBC-C3bRR、RBC-I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0、3.226,P<0.05)。随访1年1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采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手术快速完成,提高切除成功率,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 林琪山
- 关键词:无痛胃镜高频电凝切除术胃息肉
- 高频电凝切除术与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肠息肉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究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肠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试验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治疗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治疗后,试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肠息肉患者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
- 杨涛
- 关键词:肠息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生活质量
-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胃息肉确诊后采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胃息肉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的60例所用手术方案是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观察组的60例所用手术方案为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息肉确诊后,将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作为首选手术方案,可获得理想手术效果、预后情况,且术后炎症因子水平较低。
- 刘丽李娜王惠
- 关键词:组别手术方案
- 不同肠道准备方式对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肠息肉患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不同肠道准备方式对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肠息肉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采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溶液进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准备效果、排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肠道准备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前后的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低于对照组的19.70%(P<0.05)。结论在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肠息肉前,通过指导患者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处理,其临床效果优于服用硫酸镁溶液,且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魏喆
- 关键词:无痛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肠息肉
- 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中使用爱尔博内镜氩气刀工作站(v10200D+APC2+E19)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中使用爱尔博内镜氩气刀工作站(v10200D+APC2+E19)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接受GP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接受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无痛组和接受常规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常规组,每组各23例患者。结果:无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舒适度均与常规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中使用爱尔博内镜氩气刀工作站(v10200D+APC2+E19)获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与安全性,避免了复发情况的出现,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 陈思璇
- 关键词:无痛胃镜胃息肉
相关作者
- 何夕昆

- 作品数:39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胃间质瘤
- 郝玲

- 作品数:29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超声内镜检查 超声内镜 内镜 胃间质瘤
- 白强

- 作品数:10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高频电凝切除术 内镜下高频电凝 小儿结肠息肉 小儿
- 余福兵

- 作品数:34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超声内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固有肌层 胃间质瘤
- 方莹

- 作品数:143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内镜 治疗小儿 食管狭窄 牛奶蛋白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