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3 篇“ 高危新生儿 “的相关文章
高危 新生儿 (美)克罗恩斯(Koronces关键词:新生儿疾病 《高危 新生儿 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 2024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 学组与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新生儿 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公共卫生、妇产科、妇幼信息等领域的专家制定发表的“高危 新生儿 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强调从围生期开始对高危 新生儿 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识别和分级管理,实现贯穿围生期-新生儿 期-出院后随访的高危 新生儿 系统化、多学科及多层级的管理模式,同时提出高危 新生儿 门诊分级建设标准,明确高危 新生儿 管理专科建设方向,为医疗机构管理高危 新生儿 的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以及从事相关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本文针对该共识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宋燕燕 陈运彬 史源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高危 新生儿 眼病筛查分类管理专家共识(2024)2024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 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依据我国高危 新生儿 眼病筛查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共同制订“高危 新生儿 眼病筛查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4)”,总结高危 新生儿 眼病筛查规范管理5个共性问题以及11条专家推荐建议,强调对高危 新生儿 眼病的高危 因素分类识别和眼病筛查管理服务的分级标准化建设,明确高危 新生儿 眼病筛查的管理方向。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孙慧清 王建辉 李欣 张黎 母得志 富建华 冯星 史源 周文浩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眼病筛查 新生儿学 高危因素 高危 新生儿 生命早期营养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2024年 高危 新生儿 易受营养缺乏影响,是住院期间和儿童保健随访过程中营养风险评估的重点人群。本文对高危 新生儿 生命早期营养风险增加的原因及营养风险评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规范有效地开展高危 新生儿 营养风险评估和后续选择相应的最佳临床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依据。 李琳达 李楠 邢燕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营养风险 筛查工具 基于Donabedian的高危 新生儿 出院后随访模式的应用 2024年 探讨基于Donabedian理论的高危 新生儿 出院后随访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昌市某三甲医院新生儿 科出院的200例高危 新生儿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基于Donabedian的随访模式进行出院后随访,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方式。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体格、神经系统发育、家长照顾能力、出院后随访。结果 实验组的高危 儿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主要照顾者的照护技术及随访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Donabedian的高危 新生儿 出院后随访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随访效果,促进新生儿 的健康成长,提升照护技术,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以更好地满足高危 新生儿 及其家庭的需求。 刘明 朱艳 朱艳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出院 随访 喂养方式对高危 新生儿 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喂养方式对高危 新生儿 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新生儿 高危 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3年3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出生且采用人工喂养的60例高危 新生儿 作为人工喂养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60例采用母乳喂养的高危 新生儿 作为母乳喂养组。分析两组新生儿 出生时及3月龄时的身长、体重、身长别体重Z评分(WLZ)和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 3月龄时的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气质类型及免疫水平。另选50名正常新生儿 作为正常组,收集其临床资料,探究影响高危 新生儿 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出生时比较,人工喂养组与母乳喂养组患儿在3月龄时身长、体重、WLZ评分、BAZ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出生时和3月龄时的身长、体重、WLZ评分、BAZ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龄时,母乳喂养组患儿的MDI评分和PDI评分分别为(108.55±10.98)、(108.16±10.61)分,均高于人工喂养组[(99.12±8.79)、(98.01±9.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气质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CD3^(+)、CD4^(+)、CD8^(+)水平分别为(7.11±0.67)×10^(-6)g/L、(0.77±0.11)×10^(-6)g/L、(0.46±0.08)×10^(-6)g/L、(49.06±6.15)%、(50.33±5.78)%、(36.33±5.16)%,均高于人工喂养组[(6.12±0.78)×10^(-6)g/L、(0.68±0.16)×10^(-6)g/L、(0.33±0.07)×10^(-6)g/L、(46.33±4.56)%、(47.55±6.12)%、(28.55±6.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可知,高危 组和正常组在有无生殖道感染、有无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史、有无腹压增高、有无胎位异常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生殖道感染、患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 g为高危 新生儿 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母乳喂 曹沐琳 杜志云 邱锐琴 姚文秀 乔木关键词:母乳喂养 高危新生儿 影响因素 神经心理发育 免疫水平 经颅脑超声在高危 新生儿 脑损伤早期诊断应用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经颅脑超声在早期诊断高危 新生儿 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疑似脑损伤高危 新生儿 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颅脑超声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颅脑超声诊断结果、诊断价值以及对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扩张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临床最终诊断结果检出58例阳性,10例阴性。经颅脑超声检出56例阳性,12例阴性。经颅脑超声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83)。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扩张的符合率分别为96.00%(24/25)、96.77%(30/31)、50.00%(1/2)。结论在高危 新生儿 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经颅脑超声的准确度较高,可提高临床诊断颅脑损伤类型的诊断符合率。 张超 王善良 战冰关键词:脑损伤 高危新生儿 早期预警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高危 新生儿 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联合SBAR[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在高危 新生儿 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有效评估患儿病情变化的沟通方法。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9月入住本院新生儿 科病房的高危 新生儿 2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8月入院的高危 新生儿 为对照组,9月入院的高危 新生儿 作为试验组,每组分别纳入135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护理实施病情观察,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采用MEWS联合SBAR沟通模式实施病情观察。比较两组高危 新生儿 预警事件发生情况,护士预警事件与医生处理事件的一致率,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结果两组均完成研究。对照组中63.6%的预警事件是由护士发现,试验组中92.6%的预警事件是由护士发现,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01)。试验组护士预警事件与医生处理事件的一致性(Kappa系数=0.926)高于对照组(Kappa系数=0.641);试验组医生对护士在专科知识、抢救应急能力、掌握病情情况、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医护配合、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80.0%~95.0%v30.0%~5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WS与SBAR沟通模式联合应用,有助于护士准确评估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完成医护沟通,提高护士观察、沟通和处理能力,也提高了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赵丽 印娟 贾贝贝 黄永梅 杭美芳 董丽敏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早期预警评分 心脏超声在高危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2024年 通过比较诊断效果的差异性,探讨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心脏超声对于高危 新生儿 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 中纳入30例作为研究样本作为实验组,另外抽取健康新生儿 30例纳入到参照组当中,新生儿 均需要接受心脏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组高危 新生儿 的各项数据指标进行探讨。结果:从各项数据指标方面来分析,实验组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新生儿 相比于参照组更长,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从左心房短径与长径、左室舒张末期、肺动脉主干内经、与收缩末期内径内径量表数据对比后,发现实验组高危 新生儿 室间隔缺损相较于参照组更长,其之间对比分析具有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当中采用心脏超声能明确新生儿 的心脏腔室情况以及大动脉内径情况,从而辨别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田甜 韦海林 周海桃 陆敦 陆岩关键词:心脏超声 改良新生儿 早期预警评分在高危 新生儿 病情评估与治疗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评估改良新生儿 早期预警评分在高危 新生儿 病情评估与治疗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在东莞市企石医院治疗的高危 新生儿 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日龄0.41(0.33,0.58)h,体重(3.56±0.31)kg;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日龄0.41(0.33,0.60)h,体重(3.52±0.33)kg。对照组采用传统新生儿 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患儿病情及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改良新生儿 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患儿病情及干预措施。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转院率、痊愈出院率及家长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62±0.33)d,短于对照组的(5.73±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20/60)低于对照组58.33%(35/60),观察组转院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5.00%(9/60),观察组痊愈出院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71.67%(4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6.67%(58/60)高于对照组83.33%(50/60)(P<0.05)。结论采用改良新生儿 早期预警评分较传统评分能够更精准地评估高危 新生儿 病情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转院率,促进患儿的痊愈,提高家长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冯婉萍 程芬 王玉映 邓晓麟 陈召金 刘淑芳 朱国辉 温斯棋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病情评估 治疗干预
相关作者
杨红 作品数:147 被引量:1,255 H指数:2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脑瘫 粗大运动 脑瘫患儿 信度 曹云 作品数:231 被引量:1,830 H指数:2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婴儿 神经发育 邵肖梅 作品数:243 被引量:3,066 H指数:2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亚低温 早产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损伤 史惟 作品数:150 被引量:1,584 H指数:2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研究主题:脑性瘫痪 脑瘫 信度 粗大运动 脑瘫患儿 胡艳玲 作品数:158 被引量:262 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患儿 壳体 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