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2篇“ 骨骼肌损伤“的相关文章
机械性骨骼肌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特点
2024年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丰富的组织,经常受到各种类型的损伤。机械性损伤是最常见的骨骼肌损伤类型,通常分为3类:挫伤、拉伤和撕裂伤。损伤模型是骨骼肌损伤发病机制实验研究的基础,不同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的制造方法不同。所以,在为实验选择最合适的造模方式时,必须考虑一些具体的特征。挫伤模型主要是为了研究挫伤和肉再生的机制;拉伤模型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来复制损伤过程,其中离心收缩是最常用的方法;撕裂伤模型主要用于评估肉纤维化和它的治疗方式,并且比其他损伤过程(挫伤和拉伤)更具可重复性。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和研究目的,选择建立不同的动物模型是研究的基础。本综述的目的是分析和比较用于模拟人类机械性骨骼肌损伤的动物实验方法。
李岩王岩王岩佟雪田爱现董本超杨培川孙磊马剑雄孙磊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
花样滑冰运动员骨骼肌损伤的流行病学综述研究
2024年
基于当前中国参加花样滑冰体能训练的儿童及青少年人数日益增多,损伤概率日趋提高,损伤程度不可小觑。该文对花样滑冰运动员骨骼肌损伤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不同滑冰水平和性别的花样滑冰运动员文献,揭示滑冰者表现的伤害,讨论花样滑冰中的骨骼肌损伤,从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思路与方法,以实现流行病学综述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全民健身视域下花样滑冰运动损伤机制进行综述,从不同方面揭示儿童及青少年花样滑冰损伤机制及其影响。
郭子文庞博
关键词:滑冰花样滑冰骨骼肌损伤
一种静力性骨骼肌损伤的实验动物造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力性骨骼肌损伤的实验动物造模装置,包括:底座;限位杆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的一侧,底座顶部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外表面螺纹啮合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顶部中间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夹;支撑装置固定...
杨筱倩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中时钟基因BMAL1与MyoD的作用
2024年
背景:一次大负荷运动后会引起联蛋白titin降解导致骨骼肌损伤,成调节因子家族MyoD参与骨骼肌生成,在骨骼肌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一次大负荷运动不同时相下骨骼肌MyoD、时钟基因BMAL1与titin表达变化,以期明确BMAL1与MyoD在运动诱导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4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4)和运动组(n=20)。运动组大鼠于跑台进行90 min下坡跑,运动后即刻(0 h)及运动后12,24,48,72 h取比目鱼。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BMAL1、MyoD的mRNA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观测MyoD与BMAL1、BMAL1与titin的定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显示: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大鼠比目鱼部分位置节变宽,Z线模糊不清呈水波状,其中运动后12 h损伤最为严重,72 h后基本恢复;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运动组BMAL1的mRNA表达呈现先升高,后趋于正常的状态;MyoD的mRNA表达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③免疫荧光观测:运动组可在12,24 h观测到BMAL1和MyoD的共定位;可在0,12,24 h观测到BMAL1和titin的共定位;④结果表明,MyoD与BMAL1共同参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修复,可能是通过titin进行的。
刘志杨傅泽铤夏雨丁海丽
关键词:运动性骨骼肌损伤骨骼肌成肌调节因子骨架蛋白
中医药疗法治疗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skeletal muscle damage,EIMD)是骨骼肌损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治疗周期长且恢复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医药疗法具有方法多样、价格低廉、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EIMD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医药疗法对促进受损骨骼肌组织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线粒体自噬、调控内质网应激与自噬、促进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相关信号通路6个方面对中医药疗法治疗EIMD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雷尚文元宝华刘学睿李兴勇刘晓婷杨琛吴沂泽蔺海生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氧化性应激内质网应激肌卫星细胞信号传导
理筋手法调控兔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
2025年
背景:理筋手法能够促进骨骼肌修复,治疗骨骼肌损伤。但骨骼肌损伤在修复过程中的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等与损伤修复质量密切相关。开展理筋手法对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增生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利于阐述理筋手法提高骨骼肌损伤修复质量的相关机制。目的:探索理筋手法提高兔骨骼肌损伤后修复质量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45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理筋组,每组15只。其中模型组和理筋组均进行腓肠打击造模;造模后理筋组于第3天开始进行理筋手法干预,1次/d,15 min/次。各组在造模后的第7,14,21天分别处死5只兔进行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腓肠形态及炎性细胞量,Masson染色法观察腓肠胶原纤维量,ELISA法检测腓肠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量,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配对盒基因7、成分化因子、细胞生成素、动蛋白α、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各观察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胶原纤维量减少(P<0.01),纤维逐渐愈合;②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白细胞介素6表达持续降低(P<0.05),而白细胞介素10在造模后第7天时升高(P<0.05),随后呈下降趋势(P<0.05);③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理筋组造模后第14天配对盒基因7、成分化因子、细胞生成素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第21天时却较之前下降(P<0.05);理筋组各观察点动蛋白α、转化生长因子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理筋组各观察点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量相较于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⑤结果�
李开颖魏晓歌宋斐宋斐赵振宁杨楠穆静马惠昇
关键词:理筋手法筋伤骨骼肌损伤肌卫星细胞瘢痕组织
二氢杨梅素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运动训练后小鼠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二氢杨梅素(100mg/kg·d)+运动组(DHM组)。干预期4周,同时进行运动训练,每天1小时。训练结束后的次日,EG组和DHM组进行一次坡度为0、速度为18 m/min、持续90 min的跑台运动。运动结束后24小时按组别取材,测定血清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骨骼肌线粒体酶复合体Ⅰ和Ⅱ的活性,观察骨骼肌病理学组织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与EG组相比,DHM组小鼠骨骼肌形态改变和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DHM显著抑制了运动后骨骼肌损伤的标志物CK和LDH及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了骨骼肌T-SOD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HM显著增加小鼠骨骼肌沉默调节蛋白3(SIRT3)、雌激素相关受体α(EE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的表达。结论DHM有助于减轻小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其机制可能是DHM可激活肉SIRT3信号通路,促进大强度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吴瑛王大伟李军许贤杰高志丹李鸿雁张勇刘鹏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线粒体功能
中药有效成分干预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exercise-induced skeletal muscle damage,EIMD)属于运动医学科高发病率疾患之一,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包括皂苷类、多酚类、多糖类、黄酮类及其他异硫氰酸酯类、苯丙素类、羧酸类等活性物质可抑制实验动物及临床观察患者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自噬,促进卫星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核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磷脂酰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磷酸化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 mitogen 38-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等相关信号通路,促使受损的骨骼肌组织修复并加速修复进程。中药历史悠久,具有副作用小、多治疗靶点及价格实惠等优势,在EIMD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中药有效成分治疗EIMD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EIMD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和依据。
张碧峰刘建军安文博元宝华刘晓婷
关键词: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中药有效成分氧化应激线粒体信号通路
CT灌注成像在骨骼肌损伤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分析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技术,明确该技术在骨骼肌损伤评估中的应用情况,以期可以对骨骼肌损伤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李金宝
关键词:CT灌注成像骨骼肌损伤
一种能治疗运动性骨骼肌损伤肉特异性miRNA拮抗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治疗运动性骨骼肌损伤肉特异性miRNA拮抗剂及其应用,所述肉特异性miRNA拮抗剂选自miR‑1‑3p拮抗剂和miR‑133a‑3p拮抗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所述miR‑1‑3p拮抗剂和mi...
刘秀娟袁梦邢静张念云张欣

相关作者

王瑞元
作品数:227被引量:1,025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主题:骨骼肌 大鼠骨骼肌 离心运动 针刺 低氧
丁海丽
作品数:83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骨骼肌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 有氧运动 内质网应激 大负荷运动
陈世益
作品数:365被引量:1,922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研究主题:人工韧带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胫骨 肩袖
陈疾忤
作品数:106被引量:809H指数:1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关节镜 骨骼肌损伤 前交叉韧带 肩袖 膝关节
彭亮
作品数:118被引量:542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推拿 艾灸 正骨 胃黏膜损伤 骨骼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