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5篇“ 骨改建“的相关文章
CBCT评估植与种植体突入长度对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后改建影响分析
2024年
在上颌窦底外提升术患者中应用锥形束CT(CBCT)对植与种植体突入长度(IPL)进行评估,并分析对改建的影响。方法 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间收治的115例接受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为分析对象,研究方式为回顾性研究,依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完成组别的划分,涉及内容包含植和IPL情况,植且IPL低于3mm者为1组,共计26例;植但IPL超过3mm者为2组,共计52例;未植且IPL低于3mm者为3组,共计23例;未植但IPL超过3mm者为4组,共计14例。对所有人员手术时的黏膜穿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随访明确种植体存留情况,在使用CBCT的基础上,对新形成率等进行测量,并在组别间展开对比。结果 4个组别患者经随访发现黏膜穿孔率以及种植体留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1、2组新形成高度均高于3、4组;3、4组顶端高度变化量高于1、2组;2组皮质高度变化最高,1组高于3组、4组;3组密度变化量最高,4组高于1组、2组(P<0.05);4个组别的边缘吸收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对于上颌窦底外提升术患者来说,植以及IPL深度对黏膜穿孔、种植体存留情况的影响较弱,但植人员有助于形成新,促进皮质高度的增加。通过CBCT评估植与种植体突入长度对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后改建的影响,能够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支持。
李麒
关键词:植骨骨改建
木犀草素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改建及BMP2/Smad1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改建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并分为模型组、木犀草素低(25 mg/kg)、中(50 mg/kg)、高(100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用相应药物进行灌胃,每天1次,连续30天。游标卡尺测量大鼠正畸牙移动距离;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牙周组织改建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BMP2、Smad1信使RNA(mRNA)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中BMP2、Smad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保护素(OPG)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上颌结构正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上颌压力侧牙周间隙变窄,上颌张力侧牙周韧带增宽,牙质表面可见较多的吸收陷窝,牙槽改建活跃,正畸牙移动距离、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牙周组织BMP2、Smad1 mRNA和蛋白水平、OPG、RUNX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上颌压力侧牙周间隙变窄逐渐明显,上颌张力侧新形成依次增多,吸收陷窝逐渐减少,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依次降低(P<0.05)。正畸牙移动距离、牙周组织BMP2、Smad1 mRNA和蛋白水平、OPG、RUNX2蛋白水平依次升高(P<0.05)。结论木犀草素能加快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改建形成过程,促进牙移动,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MP2/Smad1信号通路有关。
郭晓峰杜艳锋张晶朱琳
关键词:木犀草素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1骨改建
一种加速改建的金属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改建的金属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含铜、锆、铁、锡、硅、银的钛合金金属粉末作为原材料;步骤2,将钛合金金属粉末放入搅拌机中加热,开始搅拌后静置,得到基础粉;步骤...
邓亮王亚运
自噬调节牙萌出改建机制研究进展
2024年
改建的动态平衡是牙齿正常萌出的基础,调节代谢的信号通路可以通过多种细胞因子交互作用,进而精密调节这一复杂的级联过程。自噬是细胞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重要机制,近年来研究提示改建与细胞自噬间关系密切,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从主要代谢信号通路与自噬在牙萌出通道形成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述评,旨在为牙萌出过程中分子调节机制和牙槽动态平衡生物学性能的研究提供更全面认识。
邓晴秦晗
关键词:牙萌出骨改建信号通路自噬
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髁突改建三维自动定量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髁突改建三维自动定量测量系统,涉及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训练数据集获取模块、模型训练和优化模块、治疗前后髁突的锥形束CT影像获取模块、髁突分割模块、图像配准模块、髁突再分割模块和髁...
傅开元雷杰李源徐子能丁鹏白海龙
去铁胺局部注射对小鼠牙槽改建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局部注射去铁胺(desferrioxamine,DFO)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调控破细胞对牙槽改建的影响。方法:对C57小鼠局部牙槽注射DFO,通过micro-CT及组织学染色法观察牙槽量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se,TRAP)染色观察破细胞生成,之后用TRAP、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体外DFO通过HIF-1α对Raw264.7向破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Micro-CT及组织学染色显示,DFO局部注射后局部密度降低、量减少;组织学染色发现,相比对照组,DFO注射组局部破细胞数量增多、HIF-1α表达增加;体外细胞培养发现DFO可促进Raw264.7细胞中HIF-1α的表达及其向破细胞分化。结论:DFO局部注射可促进牙槽改建及Raw264.7向破细胞分化。
张倩康非吾
关键词:破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牙槽骨
YAP/TAZ轴在牙周改建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牙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生理条件下,健康成人的代谢受到各种因素调节,使新形成与破吸收处于平衡状态,维持着组织与血清钙水平的稳定,这称为稳态。牙周组织是口腔最为重要的支持组织,其基质降解和吸收速率与新基质形成和新沉积速率在生理状态下也处于平衡状态,即牙周组织稳态。机械力,炎症等因素可打破牙周组织稳态,尤其是牙周组织稳态,进而导致牙槽吸收或形成,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及重塑。YAP和TAZ是普遍表达的同源蛋白,它们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包括细胞增殖,组织再生,肿瘤发生和机械传感。本文就YAP/TAZ在牙周组织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治林刘英
关键词:牙周组织再生正畸牙齿移动
白细胞介素4参与调控改建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骼系统的稳定依赖改建的动态平衡,其受到体内复杂微环境的调控,免疫系统也参与其中。异常的免疫微环境会打破机体内改建的平衡,进而诱发多种相关疾病。白细胞介素4(IL-4)作为一种经典的适应性免疫调节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改建的调控,在很多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IL-4可通过信号通路直接影响成细胞和破细胞,还可通过影响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间接调控改建,且参与相关疾病(关节炎、质疏松症、牙周炎、移植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
唐榕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骨改建
Prrx1在发育和改建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转录因子配对相关同源框1(paired related homeobox 1,Prrx1)作为一种间充质细胞的标志物,不仅参与胚胎时期的发育过程,亦在机体成年后稳态的调节与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Prrx1+细胞是间充质细胞的一种亚群,作为成的前体细胞参与骼的发育与形成。本文对Prrx1及Prrx1+细胞在发育及改建中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
冯曦王佐林
关键词:骨发育骨改建
外泌体在改建及种植体结合中的作用
2023年
种植牙是缺失牙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种植牙的结合过程涉及免疫系统和骼系统的协调运作,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形成和修复关系密切。外泌体是细胞间重要的通讯分子,最初发现于体外培养的绵羊红细胞的上清液中,是直径40~150 nm的微囊泡,存在于多种细胞和体液中,以内吞、转运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影响细胞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细胞的转归。其在种植体结合的微环境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通过不同细胞间分泌的小分子核糖核酸、特定蛋白质及其他生长因子,从而在改建中发挥作用。本文就改建中相关源性细胞来源外泌体的作用及其在种植体结合中的功能作一综述。
曾晓妹李鹏程符起亚
关键词:种植体骨结合骨改建外泌体

相关作者

陈远萍
作品数:95被引量:342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移动 辛伐他汀 骨改建 牙周组织 畸形
赵志河
作品数:373被引量:1,175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正畸 口腔正畸 托槽 矫治 矫治器
裘世静
作品数:56被引量:61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接骨板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骨改建 接骨板内固定
傅开元
作品数:183被引量:802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髁突 锥形束CT 骨关节病
孙新华
作品数:178被引量:514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周组织 牙齿移动 正畸 实验性牙移动 四翅滨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