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0篇“ 骨增量“的相关文章
去皮质对增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血管再生是增量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去皮质被认为是增量手术过程中促进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关于去皮质在增量过程中的作用,目前的研究结论尚未统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去皮质在引导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块状移植术(block bone grafting)和膜牵张成术(perioste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PDO)中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去皮质影响再生的机制,并探讨了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以期为临床医生在增量手术时实施去皮质提供参考。
刘怡田许宗和肖妍君吴东
关键词:血管再生引导骨再生骨膜牵张成骨
牛心包膜在美学区水平增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牛心包膜在美学区水平增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在引导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中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9例前牙区缺牙伴唇侧缺损的患者,应用牛心包膜结合颗粒状或块状移植物进行水平增量手术。以术前设计中的虚拟种植体为中心,测量术前(T0)、术后即刻(T1)及术后6个月(T2)不同时期种植体颈部及其以下1~5 mm处种植体唇侧板厚度,评估再生效果。记录术后患者的疼痛、肿胀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以及是否有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结果术后即刻,所有患者种植体唇侧板厚度显著增加,平均增量大于3 mm;术后6个月,增量保持较好,特别是在种植体颈部下方3~5 mm处唇侧板厚度均大于3 mm。VAS评分显示,术后疼痛及肿胀在术后3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轻,术后10 d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牛心包膜在美学区水平增量中具有良好的增量效果和生物相容性。
林季萩莫安春
关键词:胶原膜引导骨再生术并发症
In Situ Onlay植术对上颌前牙区三种不同缺损形态牙槽嵴的增量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上颌前牙区3种不同形态的牙槽嵴缺损使用In Situ Onlay植术治疗的增量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2例不同形态[混合缺损A组(n=36)、宽度缺损B组(n=32)、高度缺损C组(n=34)]牙槽嵴缺损患者,采用In Situ Onlay植术重构缺损牙槽嵴,对比3组术后24 h内疼痛评分,术后6个月增量的体积,牙槽嵴宽度、高度(冠方、中部和根方),牙槽的吸收率。结果:术后24 h,3组疼痛评分较术后1 h显著下降,B组术后1 h疼痛评分低于A、C组,术后24 h A、B组低于C组(P<0.05)。术后6个月B、C组增量体积高于A组,C组又高于B组(P<0.05);但3组冠方、中部、根方牙槽嵴高度,中部及根方水平向牙槽嵴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冠方牙槽嵴宽度低于A、B组(P<0.05)。术后6个月,牙槽吸收率C组高于A、B组,B组又高于A组(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 Situ Onlay植术后,牙槽嵴高度缺损会导致较大的冠方水平向吸收,牙槽嵴高度不足时,应慎重考虑是否采用此植术作为增量方法。混合缺损型牙槽嵴缺损In Situ Onlay植术后量增加和牙槽嵴形态改善效果最为显著,宽度缺损型缺损患者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刘强杨洁何畏周雄文
关键词:骨增量
一种增强增量成型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增量成型器,包括基台,基台的一侧设有用于覆盖壁侧面的覆盖台,覆盖台通过连接部与基台相连接,覆盖台远离基台的一端设有斜角结构,通过在基台的侧面设有用于覆盖壁侧面的覆盖台,覆...
代树东
增量套装
本发明公开的增量套装,用于增加颌量,可只使用增量支架+种植钉的组合,适用于小范围的缺损,又可使用增量支架+种植钉+膜固位钉的方式,用于大范围不规则的缺损,并且可以多角度调整植入部位,以适应不同的缺损区...
张文杰蒋欣泉孙宁佳祁轩宇陆跃智
影响3D打印个性化钛网增量效果的原因与对策
2025年
3D打印个性化钛网技术正逐渐成为严重牙槽缺损增量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存在成效果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针对3D打印个性化钛网技术目前存在的增量效果偏差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成效果评估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影响增量效果的多个因素,包括术前钛网设计(钛网的厚度、孔径、孔形态、孔隙率、外形轮廓、钛合金材料选择及3D打印技术)、术中操作(3D打印个性化钛网术中放置的精确性)以及术后维护(包括并发症的预防、假膜/类膜的形成、钛网的稳定性等)。并结合本团队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比较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设计制作并临床应用自就位个性化钛网(定位翼+个性化钛网),以提高钛网就位精度;根据牙槽缺损的具体情况和软组织状况,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流程和钛网设计方案;强调钛网长期稳定固位的重要性,以降低术后钛网的松动和偏移风险。此外,还对3D打印个性化钛网的增量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适当总结,涵盖了以下关键指标:(1)垂直增量与水平增量;(2)轮廓形态变化;(3)体积增量;(4)临床指标(手术成功率、钛网暴露和感染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5)美学效果评估;(6)长期稳定性;(7)影像学评估;(8)患者满意度;(9)手术操作的精准性;以期辅助医生全面评估和深入分析手术效果,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文的目的是为3D打印个性化钛网技术的优化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为实现最佳成效果奠定理论基础。
于德栋张佳园吴轶群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孔径3D打印
一种辅助增量的生物可降解镁基口腔膜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增量的生物可降解镁基口腔膜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镁基固定钉固定在涂层改性的生物可降解镁基口腔膜上,简化了手术步骤,节省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同时,镁基口腔膜的...
宗洁钱俊希徐海东
增量技术联合颌囊肿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囊肿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增量技术联合颌囊肿刮治术治疗牙源性颌囊肿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辽源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牙源性颌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颌囊肿刮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增量技术联合颌囊肿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囊肿修复效果、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肿瘤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质增生厚度、密度、囊肿面积减小量、囊肿体积缩小率均呈现升高趋势,且观察组质增生厚度、密度均大于对照组,囊肿面积减小量、囊肿体积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牙源性颌囊肿患者采用增量技术联合颌囊肿刮治术治疗的效果较好,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能有效促进囊肿愈合,增加质增生厚度、密度,减小囊肿面积和体积,并降低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
姜鉴航
关键词:牙源性颌骨囊肿
一种口腔种植增量用可弯折基台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种植增量用可弯折基台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旋入种植体内的支撑本体以及在支撑本体上方设置的基台,支撑本体包括与基台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在第一连接部下方设置的螺纹部,基台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基台...
冯志远
不同增量技术在上颌窦提升术中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2025年
比较不同增量技术在上颌窦提升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膜技术、粉技术和自体移植技术进行上颌窦提升术。术后6个月评估再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再生率在膜组为92%,粉组为80%,自体组为85%(P<0.05)。并发症发生率在膜组为5%,粉组为15%,自体组为10%(P<0.05)。患者满意度在膜组为95%,其他组为75%和80%(P<0.05)。结论 膜技术在上颌窦提升术中表现出更高的再生率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是优于其他技术的选择。
吴福雨郑娜杨亚靖唐晓丽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术骨再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

相关作者

满毅
作品数:132被引量:401H指数:1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骨增量 导板 数字化 种植体 胶原膜
吴东
作品数:80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增量 口腔种植 口腔 骨替代材料 上颌窦
吴轶群
作品数:220被引量:35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种植体 颧种植体 固位 口腔种植 上颌窦
屈依丽
作品数:55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导板 胶原膜 骨增量 骨再生 生物性能
周延民
作品数:465被引量:1,260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种植体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RF 牙种植体 牙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