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篇“ 骨包虫病“的相关文章
细胞凝胶培养方法及其在包虫病缺损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凝胶培养方法及其在包虫病缺损中的应用。通过在聚多巴胺凝胶膜共培养细胞,得到细胞束粘滞凝胶,并将其应用为修复功能模块,以羟基磷灰石作为填充主体,表面黏附负载细胞束粘滞凝...
徐万龙司海朋李乐李牧
基于NF-κB、OPG/RANKL/RANK信号通路探究包虫病的破机制
目的: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蚴属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型寄生虫,可累及全身各处组织脏器。其中组织受累被称为包虫病。目前,关于包虫病灶在组织中蔓延的具体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以间充质干细...
王鑫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骨包虫病信号通路
SH海藻酸钠凝胶及其在包虫病动物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多糖或水凝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H海藻酸钠凝胶及其在包虫病动物模型建立中的应用。所述SH海藻酸钠凝胶包括内芯和外壳,所述内芯为交联透明质酸钠和透明质酸钠,所述外壳为交联海藻酸钠凝胶,所述内芯由内到外透明质酸钠...
徐万龙杨紫荆司海朋
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2023年
包虫病,即棘球蚴,是一种严重的、罕见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呈全球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的牧区,潜伏期长且致残率高,好发于脊柱和盆,起隐匿、程长且致残率高,发现时大多已到中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故早期诊断对于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包虫病的确诊需要依赖影像学检查,目前主要的影像学技术手段有:X线、CT、MRI,三种影像学技术手段对于诊断包虫病均有各自的优势。笔者对近年来包虫病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并及时予以治疗。
常玉山杨来红何雄帕哈提·吐逊江郭辉
关键词:骨包虫病X线CTMRI
细胞凝胶培养方法及其在包虫病缺损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凝胶培养方法及其在包虫病缺损中的应用。通过在聚多巴胺凝胶膜共培养细胞,得到细胞束粘滞凝胶,并将其应用为修复功能模块,以羟基磷灰石作为填充主体,表面黏附负载细胞束粘滞凝...
徐万龙司海朋李乐李牧
细粒棘球蚴的破机制初探及放射线治疗包虫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包虫病是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感染导致的囊型包虫病的特殊类型之一,Eg在组织内寄生会影响局部稳态,进而导致患者发生理性折。骼组织的完整性是通过维持进行形成的...
马超
关键词:骨包虫病RAW264.7细胞
包虫病诊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囊型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包虫病是囊型包虫病中最复杂、最具破坏性的疾之一。与内脏包虫病不同,由于无特异性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其诊断和治疗常常给科医生带来挑战。本文就包虫病的发机制、临床表现、诊断策略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包虫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马超黄金勇罗雪峰谢增如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骨包虫病
正交试验优选子午沙鼠继发性包虫病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方案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中对包虫杀灭效力高、优化且经济的继发性包虫病的放疗方案。方法右侧股继发性包虫病成年雄性子午沙鼠60只,采用L12(3×23)正交试验表对不同水平的放疗射野、分割剂量、剂量率、射线角度4个因素进行分配,在5周内对鼠股继发性包虫病灶行总剂量为20 Gy的IMRT。于放疗24 h后取子午沙鼠股包虫包囊,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包虫包囊组织凋亡因子Fas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放疗后,60只鼠均未发现组织放疗损伤;正交实验结果显示,相同放疗总剂量情况下,各因素对鼠股继发性包虫杀灭作用影响程度依次为单次放疗剂量(R=2.17)、剂量率(R=0.72)、射野数(R=0.48)、射线角度(R=0.11);子午沙鼠股包虫包囊组织Fas蛋白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放射野数、不同单次放疗剂量、不同剂量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射线角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单次放疗剂量为5 Gy、剂量率为1.5 Gy/min、射野数为9野、射线角度为等角度时,包虫包囊组织Fas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对包虫的杀灭效果最好。结论IMRT生物安全性好,单次放疗剂量为5 Gy、剂量率为1.5 Gy/min、射野数为9野、射线角度为等角度是最优的包虫放疗方案。
杨秀恩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徐万龙
关键词:三维适形调强放疗FAS子午沙鼠
放射治疗对股继发性包虫病鼠腹股沟淋巴结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对股继发性包虫病鼠腹股沟淋巴结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股继发性包虫病子午沙鼠20只,随机分为IMRT组和对照组各10只,IMRT组股包虫病灶区给予40 Gy的IMRT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假照射。放疗结束1周后,采用电镜观察2组鼠包虫细胞形态学改变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鼠腹股沟淋巴结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鼠腹股沟淋巴结CD4^+、CD8^+T淋巴细胞比率,计算CD4^+/CD8^+。结果放疗1周后,IMRT组鼠股包虫细胞大量坏死,对照组鼠股包虫细胞形态正常;IMRT组鼠腹股沟淋巴结CD4^+、CD8^+T淋巴细胞大量表达,对照组鼠腹股沟淋巴结CD4^+、CD8^+T淋巴细胞少量表达;IMRT组鼠腹股沟淋巴结CD4^+T淋巴细胞比率[(89.73±12.14)%]和CD4^+/CD8^+(5.29±0.69)高于对照组[(71.16±11.03)%、2.89±0.37],CD8^+T淋巴细胞比率[(16.96±3.14)%]低于对照组[(24.65±4.29)%](P<0.05)。结论IMRT对鼠股继发性包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放疗激发宿主对包虫有效的免疫反应有关。
宋作成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徐万龙
关键词:三维适形调强放疗T淋巴细胞子午沙鼠
1975年—2015年我国包虫病诊治状况的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搜集文献回顾性研究我国包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年—2015年中国包虫病的相关例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000年—2015年发表的相关文献21篇,共报道1975年—2015年收治的87例包虫病患者。包虫病例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广大畜牧区。诊断依据中,54例(62.1%)提及影像学检查,32例(36.8%)提及实验室检查,8例(9.2%)提及理检查。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辅以联合化学药物治疗。44例有结局资料的患者中,复发26例(59.1%),治愈18例(40.9%);再次手术10例(22.7%),死亡2例(4.5%)。结论包虫病临床上较罕见,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包虫病的主要手段。包虫病的临床复发率相对较高,因此探索包虫病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邵军王志鑫李衍飞阳丹才让任利侯立朝周瀛王海久王虎樊海宁
关键词:骨包虫病

相关作者

谢增如
作品数:83被引量:437H指数:1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包虫病 骨盆骨折 细粒棘球蚴病 内固定 棘球蚴病
徐万龙
作品数:89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骨密度 包虫 唑来膦酸 脊髓
陈亮
作品数:26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包虫病 青少年 矢状 内固定 新疆维吾尔族
张西峰
作品数:217被引量:1,43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局部化疗 微创手术 化疗治疗 微创
刘郑生
作品数:224被引量:1,75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结核 局部化疗 化疗治疗 微创手术 脊柱侧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