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36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文章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真理之光”丛书被新闻出版总署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出版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总结历史、面向未来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不断发扬光大的...
- 颜晓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山东抗日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强党之需,也是兴国之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伟大奇迹,不仅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在于一以贯之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李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山东抗日根据地
- 出场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新视角
- 2024年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工程,出场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在出场学的视域下,大众话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场语境新诉求,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出场路径,大众化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形态的历史新形态。新的出场语境、出场路径、出场形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重新出场的理论范式,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与实践进程的新发展。
- 汪馨兰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群众
- 传播学视阈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维度
- 2024年
- 从传播学视阈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向大众传播的过程。它既有信息传播的一般性特征,又有区别于一般信息传播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被大众认同并成为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一种具有目的性、交互性和社会性的信息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有它成立的意义空间,要在大致相近或一致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通过对符号含义的共通性理解以及在人们交往心理认同默契的前提下,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和意义共享。
- 隋秀英王子琪
- 关键词:传播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 2024年
- 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学生德育评价新机制,改进对学校的评价,引领高校师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翟光艳张波勇
-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云南早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和经验
- 2024年
- 云南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淀着悠久的红色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理论武器,只有被大众掌握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力量。在云南,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早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中,随着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的宣传,以及党组织的建立,逐渐使理论进入人民的视野。其后红军过云南,将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人民大众,使得云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又更进一步。通过总结云南早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和经验,对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启示。
- 李慧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知识分子人民群众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的意蕴及其相关性
- 2024年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运用,并在其理论引导下,建构起独特的话语系统、价值判断与行为模式等,而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人民群众中的体现分不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移植到中国发展体系中,而应该深刻完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化,让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充分渗透进我国历史发展实践的全维度、全过程。
- 杨娟珍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
-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及现实启示
- 2024年
-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依据,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他深研理论激浊扬清宣传马克思主义,立足工作广用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学术探究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关系。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为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厚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命力;坚持守正与创新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吸引力;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批判错误思潮结合,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信力;坚持传统形式与新生媒体结合,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感染力。
- 朱玉超
- 关键词:大众化
- 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现实启迪
- 2024年
-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根据革命形势变化,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非凡的成效。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包括:重视理论建设,加强马列经典著作编印推介;发展教育事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普及;强化传播效果,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宣传。其历史成效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认同,提高了群众的思想水平;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有力地支援反“围剿”战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探索了正确的革命发展道路。这些实践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即: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在宣传教育中坚持群众路线;采取通俗化和艺术化的宣传方式。
- 张潇月
- 关键词:中央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2024年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根据工人实际情况改编《反杜林论》而成,具有篇幅短小、理论宣传范围广、逻辑脉络清晰、易于大众理解等特点,成功吸引了更广泛的工人阶级读者群体。文章基于文本分析和写作背景分析,旨在揭示其理论表达方式和内容安排在增强理论宣传方面的作用,并为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
- 张玮洁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