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834篇“ 食品生物“的相关文章
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的研究进展
2025年
香兰素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兰素过程繁琐、产量有限,化学合成香兰素存在品质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具有安全、转化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等特点。近年来,由于能源短缺、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等,通过微生物利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且可再生的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为底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呈现快速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香兰素的类型及来源,“生物漏斗”式木质素的生物转化合成香兰素路径,以木质素衍生化合物和葡萄糖等为底物的香兰素生物合成路径,综述微生物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产香兰素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菌株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代谢工程促进香兰素产量提升,探讨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及潜在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周曼李诚林林凯琳陈鲁易王子怡杨欣颖蒋海燕章晓雪黄晓琪周存山
关键词:香兰素生物转化
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思政的途径与方法
2024年
在“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细化。高等学校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涵和要素,并以创新的思政教育方式呈现,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能力。基于此,本文以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该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刘斌何晓华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食品专业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改革初探
2024年
为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根据“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特点,构建符合新工科理念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一体化课程目标。基于趣味课堂设计,促进知识内化;基于多样化自主学习形式,巩固学习效果;基于多方位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素养培育3个方面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初探,以期培养出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引领食品行业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
牛力源吴楠李敏王笑雨介明沙栗俊广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中的探索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为例,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和学习满意度。然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操作和实验训练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文章对混合式教学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朱江煜燕志杨正飞尹永祺方维明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食品生物技术学习动机学习满意度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
课程思政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举措,本文以新疆理工学院食品类专业的基础必修课食品生物化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实施策略,以期为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刘曼丽刘璐萍周雨亭田欢张晓燕张溯云
关键词:三全育人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和重点内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高校食品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推动其课程教学发展,高校应当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丁灯闫俊涛黎操张满满王春蕾杨秉鑫
关键词:深化教学改革食品生物化学提升教学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生物化学课程
几种发酵食品生物胺含量检测与食用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生物胺是一类人体所需、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过量摄入可造成人体出现不良反应。该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用酱,泡菜、奶酪和腐乳等四类发酵食品进行生物胺含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食用酱中主要存在的生物胺种类为苯乙胺、腐胺、组胺和酪胺,生物胺总含量范围在331.40~624.42 mg/kg之间;某些腐乳产品中生物胺含量较高,总含量可达2355.32和1091.05 mg/kg。相比于食用酱和腐乳,泡菜和奶酪中检测出的生物胺含量较低,其中泡菜中生物胺含量最高的为酸豆角,总生物胺为126.65 mg/kg,最低的为泡藕节,总生物胺含量为22.32 mg/kg。另外,本研究还基于发酵食品食用特性、组胺和酪胺生物学毒理学性质,结合食用场景和危害风险评估分析食用酱和腐乳而引起的生物胺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摄食这几种食品生物胺毒性危害风险较低,食用安全性高。该文为消费者深入了解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曾新安闫冰李筱晴汪浪红韩忠李坚
关键词:发酵食品生物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安全性评估
基于对分课堂的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4年
通过分析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为提高教学质量,对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分析课程内容,选取适宜章节采用“当堂对分”授课模式,以蛋白质代谢章节为例,阐述具体的实施过程:师精讲课程内容45 min,学生内化吸收15 min,小组讨论15 min,师生互动15 min。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学生教学评价反馈可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刘根梅肖仔君康林芝邹秀容张颖智周小伟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纳米喷雾干燥法制备食品生物活性成分微胶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4年
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可以预防和缓解许多慢性疾病。然而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性差,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易受光、热和氧气作用分解失活,容易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在进入人体胃肠道后易降解,呈现出较低的生物利用度。制备微胶囊被认为是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良好策略。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纳米喷雾干燥法因其制备的纳米微胶囊颗粒粒径小、稳定性好、更容易渗透到靶细胞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该文介绍了纳米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和纳米喷雾干燥与传统喷雾干燥的区别以及制备的各类生物活性成分纳米微胶囊的应用效果,最后总结了纳米微胶囊的优点并提出了纳米喷雾干燥的局限与研究方向。
冉欢夏晓霞赵吉春雷小娟李富华曾凯芳明建
关键词:包埋纳米微胶囊生物活性成分
基于课程间系统化衔接的“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优化
2024年
食品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食品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该课程起到衔接前修课程“食品化学”及后修课程“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的作用,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发现,“食品生物化学”面临课时压缩,存在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关课程内容交叉,课程间教学内容系统化衔接程度不足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吉林大学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分析、比较“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这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重构,实现课上课下教学内容合理分流、课程间教学内容有机衔接,切实提高“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
于亚莉许鹏陈美琪常艳娇赵昌辉高峰
关键词:食品类专业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优化

相关作者

励建荣
作品数:1,365被引量:6,381H指数:33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
研究主题:水产品 冷藏 鱿鱼 鱼糜 鱼糜制品
张涛
作品数:414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
研究主题:食品生物技术 菌株 酶活 突变体 酶工程技术
武俊瑞
作品数:289被引量:953H指数:18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研究主题:豆酱 自然发酵 益生菌 微生物 乳酸菌
檀琮萍
作品数:90被引量:163H指数:7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变性淀粉 食品生物 辣椒碱 蒜氨酸 木薯淀粉
崔波
作品数:449被引量:719H指数:12
供职机构:齐鲁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淀粉 变性淀粉 芦笋 淀粉颗粒 改性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