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2篇“ 颅脑超声“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颅脑超声发展前景
2024年
颅脑超声是广泛应用于诊断新生儿脑发育和脑部疾病的影像学方法,其新技术包括造影增强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微血管成像,本文对这些新技术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现状展开综述。
郑秋莹赵晓莉王芮婕刘磊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超声
颅脑超声图像并行分割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颅脑超声图像并行分割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颅脑超声图像;将目标颅脑超声图像输入并行化的特征提取模型得到目标特征图;将目标特征图输入并行化的结构组织提取模型得到目标结构组织候选框;基于目标结构组织候...
李肯立马来发李胜利谭光华赵蕾文华轩朱宁波
一种颅脑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颅脑检查辅助固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颅脑超声辅助固定装置及其固定方法,包括涂抹按摩机构、调节机构、缓压机构以及主框体,所述涂抹按摩机构包括下压限位框体,所述下压限位框体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布置的内孔...
彭晓磊宜晓茸
神经外科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4年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22年3月至9月的受训医生10名,与4名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在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结果在颅脑超声的临床教学过程中,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受训医生对颅脑超声的重视程度不够、操作欠规范、结果判读不准确及预防院内感染传播的意识薄弱,指导教师对基础理论讲授不足和操作过程中对受训医生监督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包括提高对颅脑超声的重视及增加基础理论讲授、指导受训医生的临床操作和结果解读以及强化预防院内感染传播的观念。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颅脑超声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颅脑超声的临床教学水平。
齐猛陈文劲赵浩王宁徐跃峤
关键词:颅脑超声临床教学
一种小儿颅脑超声检查装置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儿颅脑超声检查装置,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颈部托块,颈部托块的正面侧壁固定安装有头部枕块,头部枕块上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设置有头部固定装置,检测台上表...
杜京奚黄涛杨勇王臻张琳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4年2月本院接生的病怀疑为颅脑病变的80例新生儿为对象,均接受颅脑高频及低频超声,以临床结果为参照,分析二者联合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价值。结果:80例疑似颅脑病变新生儿中74例确诊为颅脑疾病。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高频/低频超声(P<0.05)。高频+低频超声诊断颅脑出血、室管膜下出血/囊肿、脑室扩张、早产儿脑、HIE的准确率高于低频超声,诊断颅内出血的准确率高于高频超声(P<0.05)。结论:颅脑高频及低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的检查中各具优势,将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陈慧慧
关键词:颅脑超声新生儿颅脑疾病
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行颅脑超声及常规MRI检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脑损伤情况分为脑损伤组(n=46)和无脑损伤组(n=100),分析比较2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146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中46例存在影像学异常征象,阳性检出率31.74%(46/146),其中MRI的检出率为91.30%(42/46),明显高于颅脑超声的65.22%(30/46,χ^(2)=9.200,P=0.002)。缺氧缺血性脑病(12.33%比5.48%,χ^(2)=4.222,P=0.040)、硬膜或蛛网膜下腔出血(2.74%比0,χ^(2)=4.056,P=0.044)的MRI检出率明显高于颅脑超声(P<0.05),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颅脑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MRI(11.64%比4.79%,χ^(2)=4.540,P=0.033)。脑损伤组新生儿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小于无脑损伤组,RI大于无脑损伤组(P<0.05)。ROC曲线显示,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PSV、EDV和RI诊断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786、0.625和0.740、0.819、0.613。结论颅脑超声可早期发现宫内窘迫新生儿脑组织结构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但脑损伤诊断效果不如MRI,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方案。
邱敬涛王晨雨
关键词:宫内窘迫新生儿颅脑超声脑损伤大脑前动脉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不同孕周分娩的新生儿颅脑超声评估特点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孕周分娩的新生儿颅脑超声评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就诊的98例新生儿,根据分娩孕周不同分成53例A组(≥37周)、29例B组(34~36周)和16例C组(29~33周)。全部新生儿出生3d内均行颅脑超声检查,比较三组小脑蚓、胼胝体长度及平均灰度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组小脑蚓、胼胝体长度均比B组及C组长,且B组比C组长(P<0.05);A组顶叶白质、枕叶白质、额叶白质及基底节的平均灰度值均比B组及C组低,且B组比C组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孕周与小脑蚓、胼胝体长度均呈正相关,与平均灰度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超声在不同孕周分娩的新生儿脑发育评估中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穆雨周亚辉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超声孕周脑发育
一种基于边缘引导的胎儿颅脑超声图像头围自动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超声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边缘引导的胎儿颅脑超声图像头围自动测量方法及系统。胎儿颅脑超声图像头围自动测量方法步骤包括:将胎儿颅脑超声图像输入基于边缘引导的胎儿颅脑超声图像分割模型,输出胎儿颅脑区...
朱栋晓李明明宿磊蒋燕东朱嫣婷李可
小儿颅脑超声与MRI检查对早期高危儿童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研究在对早期高危儿童脑损伤进行疾病诊断时,小儿颅脑超声与磁共振(MRI)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早期高危脑损伤患儿105例参与本次研究。对所有患儿分别进行颅脑超声、MRI检查,比较在损伤位置、损伤类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MRI在大脑部位损伤检出较弱,其他损伤部位均可检出,总检出率较高,P<0.05;在损伤类型诊断上,脑室扩大类型,两种检测无明显差异,在颅内出血及白质损伤诊断上,有明显差异。结论 颅脑超声与MRI在对脑损上进行诊断时,均可作为参考依据,MRI在损伤总检出率及疾病类型判断上较为准确,建议临床可进行联合应用。
李文澜
关键词:儿童脑损伤颅脑超声MRI

相关作者

刘皎然
作品数:56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 早产儿 颅脑超声
周丛乐
作品数:252被引量:1,991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婴儿 脑损伤 围产期
陆俊秀
作品数:23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颅脑超声 白细胞介素-6 脑白质病变
陈敬国
作品数:162被引量:39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早产儿 早期干预 脑白质损伤 脑皮质
杜志芳
作品数:20被引量: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研究主题:新生儿 婴儿 超声检查 胼胝体 颅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