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8篇“ 颅内低压“的相关文章
- 颅内低压综合征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2例临床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总结颅内低压综合征(IHS)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在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及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2例IHS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病人的临床、检验及影像学等资料。结果12例病人中9例为IHS病程中合并新冠病毒感染,3例为新冠病毒感染后合并IHS。9例因IHS起病者中,轻型感染4例,中型感染4例,重型感染1例,合并感染后出现头痛加重或头痛性质者改变7例,嗅觉下降1例,肌肉疼痛2例,肢体乏力4例,记忆力减退加重1例。3例因新冠病毒感染起病者中,轻型感染1例,中型感染2例,3例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痛症状在直立位后明显加重的表现。12例病人中有6例纤维蛋白原升高,5例D-二聚体升高,5例白细胞介素-6升高,均系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3例在病程中合并脑静脉血栓形成(CVT),分别累及上矢状窦、右侧中央后静脉和右侧横窦及乙状窦,其中2例出现症状性癫痫。12例病人除1例遗留记忆力减低,其余病人预后良好。结论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可使IHS症状复杂化,给予心理疏导可能会减少IHS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病人认知障碍的发生。IHS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增加CVT的发病率,应注意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6等指标,高龄、凝血障碍病人预防性使用抗凝治疗可能会降低CVT发生风险。
- 张朋赵智亨程明廉叶陶珍
- 关键词:颅内低压脑静脉颅内血栓形成癫痫发作
- 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自发性颅内低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一种无特殊诱因,以脑脊液容量低于正常为特征的疾病[1]。研究表明,SIH的发病率约为5/10万,男女性别比约为1∶2,发病高峰期在40岁左右,儿童和老年人也可受累[2]。SIH通常由1处或多处硬脊膜漏出脑脊液引起,相关研究证实其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相关[1]。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以直立性头痛为典型表现,但也可能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脑神经麻痹(如外展神经麻痹引起的复视)等非典型表现,甚至可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3]。普通人群的CVST发生率仅为0.0005%[4],而SIH患者合并CVST的发生率则高达1%~2%[5],患者可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痛、呕吐、癫痫发作以及意识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6]。既往对二者发生的先后顺序并不明确,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多项研究已证实SIH先于并导致CVST的发生[7,8,9]。虽然大多数患者转归良好[10],但临床上SIH伴发CVST的患者常因诊断出CVST而被误诊为颅内高压综合征,导致误治,耽误病情[11]。现报道1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SIH并发CVST病例,并探讨此病的诊断和治疗。
- 张真怡于江华张松李伟业赵家华王健闫世浩
-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外展神经麻痹男女性别比脑神经麻痹
- 一种颅内低压药涂球囊扩张导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颅内低压药涂球囊扩张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球囊扩张导管总成,包括外管以及连接于外管一端的引导端管;球囊件,固定于外管靠近引导端管一端的周侧外壁上,所述球囊件的周侧外壁具有药物件;药涂包裹防护组...
- 王建王昊阳郑波罗钰鼎
- 误诊为自发性颅内低压的3例病例报道以及相关文献回顾
- 2023年
- 自发性颅内低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一种由于自发性脑脊液漏引起颅内压力改变的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体位性头痛头晕、颈部僵硬不适、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耳鸣等,在影像学上可出现典型的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积血、小脑扁桃体疝等[1,2]。随着对于该疾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头痛患者开始被诊断为SIH。不可避免地,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误诊病例。这些误诊病例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临床对于疾病诊断标准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也提示,该疾病需进一步扩展与其相鉴别的疾病谱。本文回顾了2016~2021年期间我科收治的SIH误诊病例,同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主要误诊原因,提出需要与SIH相关鉴别的疾病。
- 陈寅张丹程慧蔡华英
- 关键词:颅内压力小脑扁桃体疝头痛患者病例报道体位性头痛
- 合并多种并发症的自发性颅内低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3年
- 自发性颅内低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IH)是指在除外伤、肿瘤、手术等引起的继发性脑脊液漏之外, 导致的脑脊液容量低于正常, 从而引起直立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腰椎穿刺显示脑脊液压力通常低于正常, 头颅MRI可见硬膜下积液、硬脑膜强化、静脉结构充盈、垂体充血、脑下垂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3]。SIH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 年发病率约为5/10万,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累, 以35~55岁女性发病率最高[1,4,5]。SIH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如脑神经麻痹、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SDH)、脑静脉血栓形成、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双侧肌萎缩等, 严重者形成脑疝可危及生命[1,2]。其中, 合并多种并发症的SIH罕见。SIH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多与自发性脑脊液漏有关。SIH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硬膜外血补片(epidural blood patch, EBP)及手术治疗, 大多转归良好。现报道1例罕见的合并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麻痹及SDH等多种并发症的SIH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 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汤佳王晓丽郝晨宇田雨禾时宝林
- 关键词:颅内低压SDH影像学表现文献复习
- 机械血栓切除术和局部溶栓治疗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22年
- 自发性颅内低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一种以脑脊液量低于正常值为特征的疾病,通常认为是由于未知原因的脑脊液漏所致,临床表现为直立性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增强MRI可见硬脑膜均匀弥漫性强化、硬膜下积液及脑结构移位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1]。据估计,SIH的年发病率约为(4~5)/10万,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受累,以35~55岁女性发病率最高,其并发症包括硬膜下血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昏迷、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沉积症及双臂肌萎缩等[1,2,3]。其中,CVST是SIH的罕见短期并发症,可有持续性头痛、呕吐、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等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颅内静脉显影浅淡、引流静脉异常扩张等表现。常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保守治疗或硬膜外血补丁疗法(epidural blood patch,EBP)治疗原发病,联合抗凝或介入技术治疗CVST,但由于抗凝治疗可能会增高颅内出血风险,应谨慎采用或注意严密监测[4]。SIH合并CVST时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多变,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机械血栓切除术联合局部溶栓治疗SIH合并CVST的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 万林姗宋秀娟周存河侯慧清刘燕燕迟冬雨王丽萍孙田新张依格
-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形成颅内低压溶栓治疗切除术文献复习
- 自发性颅内低压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分析(附四例报道)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低压(SIH)并发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例SIH并发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及中国知网、万方,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35例同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例患者的首发表现均为直立性头痛,其中例1头痛缓解后再发直立性头痛,余3例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并癫痫发作;例1为上矢状窦及皮质静脉血栓形成,例3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例2和例4为孤立性皮质静脉血栓形成。26例文献病例描述了头痛特征改变,其中加重为持续性头痛和仍保持直立性头痛者均为12例(46.15%),头痛消失2例(7.69%);最常见的新发症状为癫痫(17例,48.57%)和肢体无力(10例,28.57%)。31例患者(4例收治病例+27例文献病例)记录了治疗后出血变化情况,其中17例行单纯抗凝治疗患者中出血变化发生比例较14例行其他治疗患者明显增高(7/17 vs.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硬膜外血贴联合抗凝治疗的5例患者均没有出血变化。结论SIH并发CVT的头痛特征多样,头痛性质的改变并非可靠的症状标志。SIH病程中若出现痫性发作、肢体无力等新发症状,需警惕CVT的发生。对于SIH并发CVT,应重视SIH的病因治疗和关注抗凝治疗后的出血风险。
- 祝清勇宋承汝滕军放
- 关键词:脑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
- 针对性护理在颅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颅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IHS)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膜瘤手术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及起床行走时间,计算护理后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及头晕的比例,统计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头痛消失时间及起床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肿瘤术后HIS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适感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出院。
- 张志红
- 关键词:颅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护理
- 自发性颅内低压的磁共振脊髓造影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的磁共振脊髓造影(MRM)特征及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MRM检查的15例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的临床资料、MRM特征及治疗方法。依据治疗方式将其中9例患者纳入保守治疗组,另外6例患者纳入联合硬膜外血贴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发病至MRM检查时间间隔、脑脊液压力及MRM特征的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均表现为直立性头痛。脑脊液压力0~55(29.67±19.77)mmH 2O(1 mmH 2O=0.0098 kPa)。自发病至MRM检查时间间隔为7~90(33.07±24.22)d。15例患者均发现有神经根周围漏,4例存在脊髓腹侧硬膜外积液,6例有脊髓背侧硬膜外积液,8例有高颈段脊髓后软组织积液。漏点数目2~32(10.20±7.87)个。在合计153个漏点中,位于颈椎58个(37.9%),位于胸椎77个(50.3%),位于腰椎18个(11.8%),位于颈胸连接段(C 7~T 1至T 1~2)和上胸段(T 2~3至T 6~7)61个(39.9%)。依据漏点位置,5例患者初次行靶向自体硬膜外血贴治疗有效,1例患者行2次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有效。保守治疗组和联合硬膜外血贴治疗组间的性别、年龄、发病至MRM检查时间间隔、脑脊液压力、漏点数目及位置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颈胸段脑脊液神经根周围漏是自发性颅内低压脊髓造影最常见的特征。MRM可明确脑脊液漏的存在及位置,协助自发性颅内低压的诊断,指导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
- 祝清勇邓文静宋承汝李文娟李梦滕军放
- 关键词:颅内低压脊髓造影脑脊液漏
- 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的自发性颅内低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的自发性颅内低压(SIH)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前庭蜗神经症状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SI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并依据是否出现头晕、眩晕、耳鸣、耳胀或听力下降症状分为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n=27)和不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n=45),比较2组患者临床及头颅MRI特征。头颅MRI定量测量的指标包括鞍上池距离、垂体高度、视交叉至垂体窝距离、桥前池距离、乳头体至桥脑距离、中脑桥脑角度及横窦角度;定性征象包括硬脑膜强化、硬膜下积液或出血、鞍上池狭窄、桥前池狭窄、乳头体至桥脑距离缩短、中脑桥脑角度缩小及横窦扩张。结果27例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患者脑脊液压力为(37.50±27.54)mmH2O,22例(91.7%)临床表现为直立性头痛。45例不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患者脑脊液压力(39.00±26.91)mmH2O,39例(95.1%)临床表现为直立性头痛。定量指标方面,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患者垂体高度较不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患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征象中,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患者鞍上池狭窄的阳性率较不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定量指标及定性征象阳性率在2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高度下降、鞍上池狭窄减少可能与SIH患者前庭蜗神经症状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 祝清勇宋承汝滕军放
- 关键词:颅内低压前庭蜗神经头颅MRI
相关作者
- 王谨

- 作品数:52被引量:131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低压 硬膜外 脊髓造影术 肉毒毒素治疗 面肌痉挛
- 胡兴越

- 作品数:263被引量:1,02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A型肉毒毒素 颅内低压 肉毒毒素治疗 脑卒中患者 面肌痉挛
- 何非方

- 作品数:28被引量:122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低压 硬膜外 急性肺损伤 前列腺素E1 自体血
- 龚向阳

- 作品数:135被引量:62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血管 MRI 高信号
- 王莉

- 作品数:37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研究主题:颅内低压 书写痉挛 肌张力障碍 肉毒毒素 硬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