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篇“ 预防母婴传播“的相关文章
-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应用的研究
- 2023年
- 分析在母婴传播中应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9.11~2022.11期间选出两组HBsAg阳性孕妇,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分别进行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分析在母婴传播中应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的效果。结果 宫内感染率、HBV阳性率,两组中最低的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b阳性率、HBsAb1年后阴转阳率,两组中最高的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价值显著,值得推广。结论 在母婴传播中应用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应用。
- 付良彩
- 关键词:母婴传播宫内感染
- 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获取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的定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深入了解福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的生活、就医经历,探索促进或阻碍其接受梅毒检测和规范治疗的主要因素,为完善现有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按照“信息饱和”原则招募研究对象,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描述性分析和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访谈梅毒感染孕产妇16人。研究对象普遍不担心治疗费用,多数对现有服务感到满意。渴望治愈、避免影响胎儿是促使她们接受梅毒检测和规范治疗的主要原因,然而助产医疗机构咨询能力仍有待加强。部分感染孕产妇在就医过程中遭受过歧视,包括医务人员过度自我保护、差别对待、暴露患者隐私等。结论充足的经费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实施提供了保障,但服务质量仍有待提升。建议加强助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能力建设,优化预防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加强社会面宣传教育,重点营造无歧视的医疗环境。
- 何静曾晓秋彭文湃吴缃琦周洁吴大东
- 关键词:梅毒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
- 预防母婴传播守护下一代健康被引量:4
- 2022年
- 本期重点征集了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进展的文章,全面介绍了我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深度分析地方特色策略和经验,对未来国家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妇女儿童生命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母婴传播性疾病会影响到两代人的身体健康,积极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淋病、丙肝、衣原体感染等母婴传播,有助于切实保护下一代的健康生长发育.
- 王爱玲孙贺王潇滟王前高雅黄东旭王常合
- 关键词:母婴传播
-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究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就诊70例肝功能正常孕妇,经乙肝病毒检查显示HBsAg阳性,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免疫预防干预),对照组(未采取主动免疫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HBV阳性率、宫内感染率、HBsAb阳性率及1年后HBsAb转阳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宫内感染阳性及HBV阳性方面,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HBsAb转阳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预防能够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感染母婴传播路径,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促进HBsAb转阳,可予以推广。
- 倪玲王瑞
-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免疫预防母婴传播
- 2016-2020年海南省HIV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措施利用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2016-2020年HIV感染孕产妇的特征及其接受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等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为指导海南省消除HIV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的2016-2020年海南省报告的“预防HIV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数据进行分析,将HIV感染的孕产妇分为既往感染组和本次妊娠确诊组,分析两组孕产妇特征及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结果2016-2020年海南省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率为99.65%(630050/632262),检出HIV感染孕产妇101例,阳性率为1.60/万,产妇抗病毒用药率83.10%(59/71),婴儿抗病毒用药率92.96%(66/71)。既往感染组孕产妇56例,HIV暴露儿童43例;首次确诊组孕产妇45例,HIV暴露儿童28例。既往感染组孕产妇文化程度高于本次妊娠确诊组,并在初检孕周、接受PMTCT服务时期等方面优于本次妊娠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妊娠确诊组孕产妇所生婴儿HIV早期诊断结果阳性比例(10.71%,3/28)高于既往感染组(2.33%,1/43)。结论海南省孕产妇HI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既往感染妇女仍有较高的生育需求,且在怀孕后较本次妊娠确诊的孕产妇更关注孕产期保健服务,容易接受母婴阻断服务,母婴阻断效果更佳。海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需关注重点人群,进一步提高孕早期HIV抗体检测率及确诊比例,提高感染孕产妇及暴露儿童的抗病毒用药率。
- 黄翠敏孔令婉窦倩如吴桂花范霞林曹霞樊利春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
- 2014-2021年湖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的利用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梅毒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为湖南省达到消除梅毒母婴传播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1年湖南省预防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直报资料、梅毒感染孕产妇个案登记卡信息,回顾性分析梅毒感染孕产妇检测、用药和接受预防母婴传播服务等情况。结果2014-2021年,湖南省孕产妇梅毒检测率为99.7%(5233868/5250466),孕期检测率由88.2%(649475/736366)上升至99.1%(436220/440182),孕早中期确诊比例由67.2%(1305/1942)上升至76.4%(1721/2253),共检出梅毒阳性孕产妇20494人,阳性检出率为0.4%(20494/5233868)。梅毒感染产妇治疗率由67.6%(1250/1849)上升到98.8%(1868/1890),充分治疗率由22.1%(408/1849)上升到87.8%(1659/1890)。结论2014-2021年,湖南省梅毒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较好,在孕产妇的检测率、孕早中期确诊率、治疗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展,但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充分治疗率距离消除梅毒母婴传播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充分治疗率。
- 高洁杨敏吴颖岚陈霞方俊群梁昌标梁婷
- 关键词:梅毒预防母婴传播
- 广西灵山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孕产妇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预防母婴传播后对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估广西灵山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产妇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MTCT)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用药后对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改进PMTCT的ART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西艾滋病疫情位居第1位的灵山县作为研究现场,按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1)病例组为灵山县2010至2017年实施了PMTCT ART用药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HIV阴性婴儿,通过国家PMTCT系统数据库,收集分析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历史卡片和PMTCT资料;(2)对照组为灵山县妇幼保健院2017年健康孕产妇及其所生的健康婴儿,收集分析儿童生长发育资料。儿童生长发育不良的定义为身高、体质量和头围3项主要指标中至少1项指标低于正常值范围。结果病例组HIV阳性孕产妇数及其所生婴儿数分别为391例和368例,母亲和婴儿的ART用药比例分别为87.21%(341/391)和95.38%(351/368);18月龄儿童的HIV阳性率为1.36%(5/368),死亡率为4.35%(16/368),HIV母婴传播率为2.01%(5/249)。病例组和对照组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2.12%(155/368)和23.06%(10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20,P<0.001)。结论广西灵山县HIV阳性孕产妇接受PMTCT ART用药后,18月龄儿童生长发育不良发生率增高。
- 葛宪民林玫陈锦妹朱金辉蓝光华颜愉陈欢欢罗柳红李珊珊李彬黄光华李嘉卫邓月琴温平镜黄玉满朱秋映孟琴刘帅凤吴秀玲黄精华陆华湘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了解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消除先天梅毒”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浙江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直报信息系统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上报的3738例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相关数据,分析其抗梅毒治疗和规范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浙江省3738例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中,抗梅毒治疗者3081例,抗梅毒治疗率为82.4%;3081例抗梅毒治疗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中,规范治疗者2038例,规范治疗比例为66.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非在婚、孕早期进行检测、合并感染和产次≥1次的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更不易进行抗梅毒治疗;年龄≥30岁的浙江省抗梅毒治疗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更易进行规范治疗,非在婚和产次≥1次的浙江省抗梅毒治疗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更不易进行规范治疗。结论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抗梅毒治疗,尤其是规范治疗仍需提高;婚姻状况和产次是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抗梅毒治疗和规范治疗的共同影响因素。
- 孙瑜施卸丽邱丽倩蒋梦涵张晓辉
- 关键词: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抗梅毒治疗影响因素
- 2013-2019年宁夏梅毒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2013—2019年宁夏梅毒感染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管理系统,获取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分娩并上报的梅毒感染孕产妇个案信息,分析其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2013—2019年宁夏孕产妇梅毒检测率为99.94%、孕期检测率为82.68%,孕期检测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32726.804,P<0.001);共确诊上报梅毒感染孕产妇1173例,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和规范治疗率分别为76.4%和28.6%,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89.296、72.057,P均<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次≥1次、既往未诊断、非隐性的梅毒感染孕产妇更不易进行梅毒治疗;产次≥1次、既往未诊断、非婚状态的梅毒感染孕产妇更不易进行梅毒规范治疗。结论宁夏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率和规范治疗率仍需提高,就诊地区、产次、既往是否诊断、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是宁夏梅毒感染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
- 常晶晶马睿申家莹李宏艳
- 关键词:孕产妇梅毒影响因素
- 2006-2019年云南省预防母婴传播服务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评估云南省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工作效果,找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云南省预防母婴传播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从国家《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2006—2019年云南省孕产妇检测、干预措施及随访管理服务等相关信息,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各年度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和Q聚类分析。结果 2006—2019年云南省孕产妇HIV检测率由63.82%上升到99.97%,孕早期检测率由2014年的39.50%上升到2019年的71.59%;产妇服药率由67.76%上升到99.72%,婴儿服药率由78.31%上升到99.91%。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阻断前的34.80%下降到2019年的1.93%。将16州(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效果按照母婴传播率和过程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4类:第一类为昆明市、保山市、玉溪市、楚雄州、大理州、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第二类为昭通市、临沧市、曲靖市、红河州、普洱市和文山州;第三类为怒江州;第四类为丽江市和迪庆州。结论云南省预防艾滋病服务模式运转效果良好,有效降低了全省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突出,需重点关注第二、第三、第四类州(市),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制订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
- 郑佳瑞李四乐张燕郑敏桂小龙李鹏斌郭光萍
-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
相关作者
- 王爱玲

- 作品数:86被引量:701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母婴传播 孕产妇 艾滋病 HIV感染孕产妇 影响因素
- 王临虹

- 作品数:375被引量:5,427H指数:40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母婴传播 慢性病 孕产妇 艾滋病
- 乔亚萍

- 作品数:65被引量:64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母婴传播 孕产妇 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影响因素
- 王前

- 作品数:108被引量:950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母婴传播 孕产妇 艾滋病 HIV感染孕产妇 影响因素
- 王潇滟

- 作品数:76被引量:68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 研究主题:母婴传播 孕产妇 HIV感染孕产妇 影响因素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