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70篇“ 革命性“的相关文章
视听新媒体场域与电影文体的革命性重建
2025年
AI给电影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网络电影等视听新媒体艺术来势汹汹,科技化“影视产品”裹挟而来的影像政治权力再分配使传统大银幕电影似“风光不再”。对此,清晰梳理电影文体及文体意识,寻求其现代再造已刻不容缓。作为一个超越、复合的“视像文类”概念,电影文体的精神意蕴、艺术模态和镜头语言值得关注。重建电影文体将使我们突破现象之维,直抵人类电影精神的腹地,以更自为的创作境界,不断讲述“有思想的中国好故事”。
周安华
关键词:视听新媒体革命性
从理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批判的革命性变革——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
2025年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批判的革命性变革是根本质与根本方式的变革,是对唯心史观和理批判的彻底颠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物质资料生产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科学把握,确立了他们哲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基础,并以实践批判的方式取代近代哲学家们理批判的方式。因此,哲学批判就是要批判哲学存在的“现实基础”,使哲学成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也因此真正实现了哲学批判的革命性变革。
王淼刘书邑
关键词:哲学批判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
^(18)F海藻糖-PET-CT技术或将为结核病临床研究带来革命性改变
2025年
目前,结核病临床疗效评价依赖于传统的细菌学及影像学手段,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近期,Khan等报告了使用^(18)F海藻糖(2-[^(18)F]Fluoro-2-deoxy-trehalose,[^(18)F]FDT)标记体内活结核分枝杆菌并通过PET-CT成像的技术。该技术使用[^(18)F]FDT实现了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体内活结核分枝杆菌的成像,并通过抗结核治疗前后[^(18)F]FDT摄取率的变化反映结核病的治疗疗效;而且,[^(18)F]FDT是主要经肾脏排泄的一种安全良好的示踪剂。笔者认为,该技术的开发可能在结核病治疗终点判断、活动结核病鉴别诊断、药物疗效判断及抗结核新药和疫苗研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中,笔者将该技术的成像原理、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作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在结核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场景,以供同行参考。
张培泽高谦邓国防
关键词:结核海藻糖同位素标记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数智融合:党史纪念馆空间文化载体的革命性质跃
2025年
当前,“数智技术”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议题。技术迭代为静态历史资料注入动态生命,党史文献纪念馆通过开发深度互动、沉浸体感等模式为用户带来情感的自适体验,使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讲述更为生动鲜活。数字化保护技术形塑了共同参与的空间跨域,处于网络端的主体自觉加入一种精神活动,生成了对“文献”的保护意识。具实物质形态的党史文物以虚拟智能化、在线可视化形式传递共识思想、情感,物态文物文献成为历史见证物,其保存方式在工具数智化范域下承载了“记忆蓄池”的现实功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应用大幅提升了党史纪念馆的管理效率,从文物存储、展品布置到访客导览,都变得更加便捷。
周欢
关键词:红色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革命性特质被引量:1
2024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特质,这种革命性特质主要体现在:使命的革命性,以文化使命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突破进展;思维的革命性,以历史主动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变革实践;举措的革命性,以守正创新实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创造发展;资源的革命性,以红色文化滋养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先进内容;境界的革命性,以博大胸怀开拓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超越视野。这些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革命性特质,正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成就、发生历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朱大鹏陈洁
关键词:革命性文化使命文化建设红色文化
革命性重塑: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探析
2024年
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群体特点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从顶层设计高度全面深化党和国家事业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要针对团在政治功能上存在的脱离青年群众的危险,在组织体系上存在的“四化”问题,以及在工作布局上存在的主责主业不突出的问题来靶向发力。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在纵向体系上呈现为共青团中央机构改革与基层团组织改革协同推进,在横向领域呈现为高校共青团改革与中学共青团改革彼此衔接,在关键环节呈现为聚焦团干部教育主责主业,最终实现对团组织的革命性重塑。
崔保锋钟慧婷
全球未来最具革命性的六大技术
2024年
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以创新为驱动的新时代,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正着力于AI(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技术、精准医疗、6G和“三深”技术等领域,旨在通过颠覆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那么,这些技术将如何联手塑造一个智能、清洁、健康、互联的未来世界?
何卫华申金升王国强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革命性
近代国家理论的三条进路及其革命性变革
2024年
从国家与其所处的社会整体的关系来看,近代政治哲学传统中的国家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进路:以霍布斯、卢梭为代表的传统政治学理论,在自然法和契约论的张力中论证国家和政治秩序的法理基础;以苏格兰启蒙学者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经济和市民社会的壮大中探索商业社会的国家职能;以黑格尔、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哲学理论,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试图以国家解决现代社会转型带来的矛盾问题。这三种进路各自聚焦现代国家的不同侧面,也因而展现出不同的社会观基础,其理论意识都源于如何定位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国家及其职能的思考。但是,它们都潜在地采用“国家-社会”的二分理论预设,而这一历史前提本身需要被思考,才能更好地把握现代国家的运作机理。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超越了这种二分范式,主张在社会结构中对国家进行历史的考察,实现了国家理论的范式转换。
鉴博言
关键词:社会转型
深入推进党的“革命性锻造”的实践思考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在实践方面有诸多创新之举,党的面貌在“革命性锻造”中焕然一新。深入总结革命和建设年代的经验、紧密围绕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聚焦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入推进党的“革命性锻造”的重要着眼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推进基层党组织力量体系重塑、提升各级党组织抓党建水平,是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革命性锻造”的三大着力点。
王辉
关键词:党的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性创新与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性创新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的本体论维度、价值维度和政治维度上。习近平创造地提出“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四个原创概念,表达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的理解。这四个原创的概念是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对西方生态思潮积极成果的批判反思和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创造转换的结果,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体论维度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维度创新主要体现为阐发了不同于西方生态思潮的“和”的生态文化和生态价值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创新主要体现为科学地阐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与价值归宿,应当树立何种政绩观、评价体系与何种生态治理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性创新既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发展到达了一个新阶段,又具有极大地推进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
王雨辰王雨辰
关键词:价值维度政治维度

相关作者

喻国明
作品数:894被引量:9,543H指数:5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媒介 中国传媒业 媒体 传媒产业 传媒业
王阳元
作品数:465被引量:77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场效应晶体管 逻辑器件 沟道 SOI 集成电路
李婷
作品数:188被引量:21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微电子机械系统 刻蚀 键合 牺牲层 成品率
鲁义轩
作品数:703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通信世界》编辑部
研究主题:LTE 运营商 3G 4G 摩托罗拉
徐佩华
作品数:64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企业 革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