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9篇“ 集落形成单位“的相关文章
-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成纤维集落形成单位功能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背景:研究表明,异常的骨髓微环境可能参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成纤维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unit-fibroblast,CFU-F)代表了一组具有多系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功能、数量状态具有评价骨髓基质微环境状态的意义。目的:评估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CFU-F的能力与成骨分化潜能,探讨CFU-F指标与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疾病表现型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①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资料齐全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15例与对照组志愿者10例,比较两组间骨髓形成CFU-F的功能与分化潜能;②分析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CFU-F数量与初诊时外周血细胞计数、临床表现型、骨髓原始细胞及患者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实验方案得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18]002号。结果与结论:①15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CFU-F数量低于对照组(P=0.04),其中67%(10/15)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CFU-F数量显著降低(P=0.00),33%(5/15)患者CFU-F水平接近对照组(P=0.14);②全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转录因子Osterix及RUNX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成骨分化潜能显著下降(P=0.00);③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CFU-F数量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④在CFU-F数量显著降低的10例患者中,90%(9/10)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升高(≥13×10~9L^(-1),P=0.01),50%(5/10)患者携带有NRAS/KRAS基因位点突变。⑤结果表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功能受损,形成的CFU-F数量降低,CFU-F数量与外周血细胞计数以及患者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提示了CFU-F指标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 徐若豪李超吴萍李敏明邓程新耿素霞赖沛龙陆泽生翁建宇翁建宇
- 关键词:骨髓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KRAS基因外周血细胞计数骨髓微环境
- 缓释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于水凝胶中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于水凝胶中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EPCs)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制备分别含有b FGF/VEGF和不含b FGF/VEGF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水凝胶,分为A、B 2组。同时包埋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7 d后的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EPCs的生长及长入水凝胶的情况并计数,分析b FGF、VEGF对EPCs存活率的影响。培养7 d后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总RNA量,并检测PECAM1、CD34、KDR、Angiopoietin-2、pcdh12基因的表达。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2组去水凝胶的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并用荧光法检测水凝胶的降解速度,b FGF、VEGF对EPCs释放MMP的影响。最后以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技术检测含有b FGF、VEGF的水凝胶体外诱导血管新生的作用。结果 A组水凝胶,消化7 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39.43%的EPCs尚存,B组4.1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凝胶表面种植EPCs可观察到的细胞数A组为378.333 3,B组为302.333 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2组中MMP-2、MMP-9的表达,发现水凝胶中MMP-2和MMP-9随时间推移在72 h内持续释放,A组较B组释放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法检测水凝胶的降解发现,从第1天开始,A组水凝胶降解百分比急速升高,之后增长速度减缓,而B组呈继续增长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量RT-PCR检测发现A组较B组基因Ct值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M技术检测发现A组(空白组)、B组(不含b FGF、VEGF组)、C组(含b FGF、VEGF组)的新生血管总数分别为9、25、3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研究证实,缓释的b FGF、VEGF不仅能促进水凝胶中EPCs增殖、分化、成熟,以及血管化,还能刺激血管新生。
- 韩艳久刘国辉欧阳柳王小红
- 不同培养体系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比较H4534与GF-H4434两种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对脐血生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血标本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接种于H4534和GF-H4434培养基,于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14~16d。结果在样本中CD34+细胞百分率和有核细胞总数检测结果相似的情况下,H4534与GF-H4434培养条件下CFU-GM集落数分别为(55.71±28.24)/105与(66.28±31.99)/1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6,P<0.05)。GF-H4434培养条件下还产生了红细胞爆裂型集落形成单位(64.89±34.95)/105和粒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2.53±2.08)/105。结论 GF-H4434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脐血样本CFU-GM集落形成能力更强,更适合脐血质量鉴定。
- 刘晋辉何吉陈舒秦斐王芳徐罡朱发明吕杭军严力行
- 关键词:脐血造血干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
- 骨髓细胞不同组份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效率及1,25(OH)2D3和PGE2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 2011年
-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是否存在于骨髓不同组份中,以及其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形成效率是否受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和前列腺素E2(PGE2)的调节。方法:将总骨髓细胞和培养1天后的非黏附骨髓细胞经梯度密度离心分为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红细胞两组份或单核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三组份,在缺乏或添加10-8 mol/L 1,25(OH)2D3或10-7 mol/L PGE2条件下贴壁培养10天,行亚甲基蓝染色,计数CFU-f数目。结果:①单核细胞组份CFU-f形成效率约占总CFU-f的10%,粒细胞/红细胞组份、粒细胞组份、红细胞组份CFU-f形成效率分别约占总CFU-f的90%、47%、35%,均明显高于单核细胞组份;②非黏附骨髓细胞来源的不同组份CFU-f形成效率占总CFU-f的71%,较总骨髓来源不同组份CFU-f形成效率明显增加;③1,25(OH)2D3和PGE2能够明显刺激总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组份的CFU-f形成效率以及非黏附骨髓细胞来源的单核细胞、粒细胞和红细胞组份的CFU-f形成效率。结论:骨髓细胞各组份中都存在BM-MSCs,1,25(OH)2D3和PGE2都具有促进BM-MSCs扩增的作用。
- 王嵘苗登顺季吉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25(OH)2D3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红系集落形成单位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生成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ISM)对60Coγ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生成的影响。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不予注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予照射)、模型+ISM给药组在60Coγ射线照射前后腹腔注射ISM,0.04ml/g,2次/d,连续注射6d,照射后第4天取股骨骨髓制备有核细胞悬液,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测定CFU—E和BFU-E集落。结果ISM给药组CFU.E和BFU—E分别为(42.48±5.52)、(14.22±3.14)个,与模型组[分别为(16.32±2.68)、(4.62±1.88)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SM能提高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红系干细胞集落形成和保护受损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 陶静杨卫东陈桂英王俊和姜晓东葛敏陶明飞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骨髓红系祖细胞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检测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发病的免疫因素,为CAA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半固体集落培养法检测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AA骨髓细胞培养GM-CFU产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7.9±0.5)个/ml vs(88.7±2.7)个/ml(P<0.01);CAA骨髓细胞加正常血清培养GM-CFU的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2.6)个/ml vs(88.7±2.7)个/ml(P<0.05),其中有21例的GM-CFU的产率(60.1±2.1)个/ml与对照相比较明显减少;CAA血清与正常骨髓细胞培养的GM-CFU为(105.6±3.2)个/ml,显著高于正常组。CAA组的CD3+、CD4+和CD4+/CD8+均比对照组降低,分别为(49.8±0.6)%vs(64.3±0.9)%(、29.7±0.4)%vs(38.6±0.3)%和(1.2±0.1)%vs(1.7±0.1)%(均P<0.01);CD8+细胞明显高于正常,(28.9±0.3)%vs(24.5±0.3)%(P<0.01)。结论CAA患者普遍存在着T细胞亚群失衡的免疫异常;CAA患者骨髓细胞中可能有抑制患者GM-CFU形成的因素,而血清中存在着升高的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其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观察。GM-CFU体外培养联合T细胞亚群检测,可作为CAA异常免疫机制的诊断指标。
- 翟亚萍商保军张琳席雨人程薇
- 关键词:贫血T淋巴细胞亚群集落刺激因子
-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影响,揭示银屑病患者PBMC活性,并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的造血活性。用甲基纤维素集落培养方法研究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PBMC上清对正常骨髓...
- 徐海涛
- 关键词:银屑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骨髓造血祖细胞造血细胞
- 文献传递
- BXSB狼疮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异常与发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研究 BXSB自发性狼疮鼠骨髓粒 -巨噬细胞系的增殖情况与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雄性 BXSB小鼠按 4、 8、 12、 16及 2 0周龄分组 ,每组 6只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 ,计数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 GM)及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并检测尿蛋白。相同周龄的 C5 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2周龄雄性 BXSB小鼠尿蛋白 (+) ,2 0周龄时尿蛋白 ( ) ,4、 8周龄 BXSB小鼠及各周龄 C5 7BL小鼠尿蛋白 (- )。 8周龄雄性 BXSB小鼠骨髓 CFU - GM为 (96 .0 0± 18.11) / 2×10 5BMMC,PBMC计数为 (111.33± 10 .97)× 10 6· L- 1 ,均明显高于 4周龄 BXSB小鼠及正常 C5 7BL 小鼠(P<0 .0 5 ) ,随着周龄增加 ,CFU- GM和 PBMC进一步增多。结论 :BXSB小鼠粒 -巨噬细胞系造血异常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
- 陈志营毕黎琦
- 关键词:红斑狼疮近交系单核细胞
- Graves病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清对骨髓细胞粒-单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Graves病 (GD)患者血清成分对骨髓细胞粒 单核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 (GM CFU)生长的影响。方法 对 11名正常人和 11例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观察他巴唑、甲状腺素、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 (TSI)和GD患者血清对GM CFU生长的影响。结果 TSI和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血清对正常人和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GM CFU集落生长有抑制作用 (P <0 .0 1) ,他巴唑、甲状腺素和GD白细胞正常患者的血清对正常人和GD白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GM CFU集落生长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TSI和GD合并白细胞减少患者的血清能明显抑制GM CFU的生长 。
- 李梅邱明才李欣周征韩俊领赵英新
- 关键词:GRAVES病白细胞减少血清
- 不同方式抽取的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量差异观察
- 骨髓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fibroblastic,CFU-F)的数量是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一项重要参数.本文通过计数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定量接种骨髓的CFU-F克隆数量观...
- 刘丹平王国贤胡蕴玉郑英文孟海娜
-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贾志凌

- 作品数:92被引量:45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再生障碍性贫血 肿瘤标志物 骨髓增生异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造血祖细胞
- 杨科

- 作品数:79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白血病 骨髓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
- 邵宗鸿

- 作品数:660被引量:3,702H指数:30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贫血
- 付蓉

- 作品数:375被引量:1,228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重型再生障碍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贫血患者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 李焱

- 作品数:45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脐血 HLA 脐血库 脐血移植 广东汉族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