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8篇“ 降黏“的相关文章
- 一种原油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降黏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原油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原油降黏剂,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无机降凝剂1~3份;有机降黏剂1~3份;溶剂100~200份;所述的无机降黏剂由二氧化钛和硅藻土组成。进一步地...
- 谭智毅周明辉张海峰麦晓霞颜焯文
- 一种稠油热采降黏用黏度稳定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热采降黏用黏度稳定剂,属于稠油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稠油热采降黏用黏度稳定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有机悬浮剂5~30份、硅酸盐类无机增黏剂70~85份、亲水型无机纳米粒子1~5份。本发明的稠油热采...
- 程红晓邢德钢赵长喜耿超常国栋孟淑雅
- 稠油化学降黏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24年
- 在双碳背景下,以热采为主的稠油开采技术如何经济、高效、绿色地提高稠油采收率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实现稠油油藏的商业开采,其本质是降低稠油黏度,提高流动能力。文章系统分析了稠油的致黏机理以及各类降黏剂的降黏机理,总结了乳化降黏剂、油溶性降黏剂、纳米降黏剂的合成工艺,评价了不同降黏剂的优势与不足。并对降黏剂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与展望。对现有化学降黏剂的梳理有助于新型降黏剂体系的开发,提高稠油油藏开采效率。
- 张阳安高峰蒋琪王鼎立毛金成蒋冠辰
- 关键词:稠油降黏剂乳化降黏
- 一种乳化降黏剂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化降黏剂及其应用。所述乳化降黏剂包括三聚磷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无患子皂苷、椰子油二乙醇胺和水。
- 张莉刘平王友启吕成远王锐
- 响应面法优化稠油降黏剂降黏性能的研究
- 2024年
- 为解决内蒙毛1井稠油难以采用传统工艺进行开采的难题,以丙烯酸十八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苯乙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油溶性降黏剂。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方法,分析了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降黏剂降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降黏剂降黏性能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时间>引发剂BPO加入量>反应温度;引发剂BPO加入量和反应温度之间交互作用极为显著,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降黏剂合成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BPO):m(总单体)=1.2%,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70℃。在此优化条件下降黏剂的降黏率为48.73%,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加入降黏剂后稠油的屈服应力和黏度值降为131Pa、18756mPa·s,降黏剂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00℃。毛1井稠油的室内模拟驱油采收率提高11.22%。
- 王绘鹏杨昌华张永伟王辰黄泽宇
- 关键词:稠油降黏剂油溶性响应面法
- 油酸钠复配型乳化剂对辽河稠油降黏实验研究
- 2024年
- 以辽河油田脱气稠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碱剂复配,研究了其对稠油的降黏效果和乳状液的动态稳定性。优选出最佳的复配体系,并从微观角度考察了界面张力和液滴粒径在复配体系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单一表面活性剂均降低了稠油乳状液的黏度,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油酸钠的降黏性能显著,但稳定性稍差。二元复配体系中,油酸钠和APE-9的溶质比为6∶1,协同效果最佳,稠油乳状液不仅黏度降低而且稳定性提高,降黏率持续在97%以上。三元体系中,Na_(2)CO_(3)的加入进一步降低了界面张力,同时增大了乳状液的液滴粒径,表现出良好的动态稳定性。
- 赵航吴玉国李小玲周明琪唐雷
- 关键词:稠油乳状液乳化降黏碱剂平均粒径
- 一种长碳链聚合物型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降黏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长碳链聚合物型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长碳链的丙烯酸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溶于二甲苯中,加入0.1~1%的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60~80℃...
- 郑存川付高峰陈江东宋翼景乾隆杨进
- 一种稠油降黏剂及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降黏剂及在稠油降黏中的应用,本发明稠油降黏剂包括以下成分:丙烯酰胺复合物、丙烯酸钠单体、渗透剂、乳化剂、氢氧化钠、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稠油降黏剂可以在稠油中形成乳化体系,从而将稠油分散为微...
- 夏文杰杨大春郑雄杰
- 一种水基钻井液用聚合物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基钻井液用聚合物降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石油钻井工程油田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水基钻井液用聚合物降黏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制备原料:水100~150份,丙烯酸30~50份,马来酸酐10~20份,烯丙...
- 由福昌
- 深层稠油油藏降黏泡沫驱驱油特征及机理研究
- 2024年
- 降黏泡沫驱结合了降黏剂乳化降黏和泡沫选择性封堵的优势,可进一步提高开发后期深层稠油油藏的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根据降黏泡沫剂的降黏效果、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优选出合适的降黏泡沫剂浓度;通过单岩心驱替实验对比不同驱替方式下降黏泡沫驱驱油特征以及开采效果,通过并联岩心实验研究不同渗透率级差下降黏泡沫的分流能力,明确降黏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结果表明:降黏泡沫驱过程中,降黏剂可以促进稠油乳化降黏,泡沫可以有效封堵大孔喉,同时抑制氮气窜流。二者结合有效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提高驱替压差,降低含水率。降黏泡沫驱可以在降黏泡沫剂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13%的采收率。非均质条件下,降黏泡沫驱可以有效降低高渗透岩心窜流,迫使流体转向进入低渗透岩心发挥乳化降黏作用,扩大波及范围的同时提高了洗油效率。降黏泡沫驱技术能显著提高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的采收率,其优化了油流分布,增强乳化与减少稠油黏度,为深层稠油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策略。
- 党法强李松岩李明鹤何晓琳李兆敏
- 关键词:深层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
相关作者
- 吴玉国

- 作品数:137被引量:5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稠油 数值模拟 乳化降黏 有限元 天然气水合物
- 颜学敏

- 作品数:122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稠油 供氢剂 降黏剂 催化剂 SUB
- 李颢

- 作品数:58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稠油 降黏剂 供氢剂 钛硅分子筛 介孔
- 杨欢

- 作品数:220被引量:302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
- 研究主题:暂堵剂 稠油 供氢剂 降黏剂 表面活性剂
- 丁彬

- 作品数:126被引量:3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驱油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 降黏剂 多孔介质 超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