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9篇“ 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文章
郓城县1991—2022年降水量变化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4年
气候变暖已经是全球化现象,为确保夏玉米优质高产,结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划分标准,选取山东省郓城县1991—2022年夏玉米生长期降水量及667 m2产量数据,分析当地夏玉米生长期降水量及产量变化特征,计算出降水量异常偏多、偏少及正常年份等,并分析降水量变化对夏玉米的影响及各生育期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近32年郓城县夏玉米生长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整体趋于略减少,同期夏玉米产量呈现增多趋势,以及降水偏多、偏少均不利于夏玉米产量的形成。
郑文静丁威
关键词:夏玉米降水量变化
朝阳市最大日降水量变化特征及雨量频次分析
2024年
基于朝阳市羊山站、北票站1958—2020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Mann-Kendall法探究雨量频率及最大日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羊山站、北票站最大日降水量分别表现出弱上升和弱下降趋势,2个站点夏季(6~9月)降水量均明显增加。②1990年代朝阳市最大日降水量发生突变,各站点发生暴雨和大雨的频次明显增多。
郭子坤
关键词:最大日降水量
浅谈Mann-Kendall法分析蚌埠市降水量变化趋势
2024年
研究降水的趋势演变规律一直以来都是水文、气象领域的热点,其研究结果对于地区防洪减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为降水和水资源长期预测提供依据,也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以安徽省蚌埠水文局辖区内23个水文基本雨量站1950—2022年各月、年降水量资料序列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了蚌埠市近73年春、夏、秋、冬四季及年降水量序列的趋势。分析结果为淮河流域蚌埠-洪泽湖区间降水预测及水资源合理调配等提供了最新的理论依据。
强劲
关键词:降水量变化MANN-KENDALL法
南京市高淳区近40年蒸发量与降水量变化趋势研究
2024年
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过程中两个重要环节。文章选取南京市高淳区水文代表站杨家湾闸站1987—2022年降水量及蒸发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线性回归法以及变差系数Cv值计算等方法,分析该地区近40a蒸发量与降水量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它们对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淳区蒸发量和降水量年际变化均呈增加趋势,但蒸发量的增加趋势明显,降水量增加趋势不明显。(2)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春季和夏季偏多,秋季和冬季偏少。(3)夏季的蒸发量和降水量在全年中占比最大。(4)受降水和蒸发的影响,该地区干旱指数为0.76,为湿润气候。
刘月姜红梅严锋于飞龙
关键词:蒸发量降水量干旱指数
乌鲁木齐河流域1980—2020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2024年
结合乌鲁木齐河流域雨量站点1980—2020年日降水数据,对其近40a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流域年降水量呈现递减变化,年递减率为-15.3mm/10a,递减趋势未通过90%显著性检验。在各季节中,夏季降水量递减趋势最为明显,其递减趋势可通过90%显著性检验,年递减率达到-16.2mm/10a,冬季降水呈现递增变化,但递增趋势不显著,年递增率为5.4mm/10a。研究成果气候变化下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影响具有参考价值。
马霞
关键词:降水量乌鲁木齐河流域
1960~2009年青海省降水量变化研究
2024年
基于1960~2009年青海省27个气象站点逐年降水数据,利用5年移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等,分析了研究区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年降水量变化呈上升趋势,变化倾向为0.4721 mm/年;(2) 各区域的降水量年际变化5个自治州和一个地级市呈现上升趋势,一个自治州和一个地级市呈现降趋势,整体来看,青海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总体上呈现出自西向东、自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规律;(3) 青海省地区1960~2009年的年降水有发生突变,且突变年份较多,主要集中在1974~1985,2004~2006年间。
赵渭娟杨晨
关键词:降水量突变分析
基于Mann-Kendall和小波功率谱的赤峰市降水量变化研究
2024年
文章基于赤峰市1980~2020年14个标准气象站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函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该地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突变特征、震荡周期和空间变异性,以期为区域气象减灾、气候预报、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杜超
关键词:降水量
基于树木年轮重建大兴安岭北部过去242年4~7月降水量变化
2024年
大兴安岭北部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受限于较短的器测资料,当前对该区域降水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认识仍很薄弱。本研究利用大兴安岭北部满归地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树轮样本,建立树木年轮宽度年表,阐明制约樟子松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当年春季和生长季前期降水量是满归地区樟子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树木径向生长与当年4~7月降水量(r=0.549,p<0.001)相关性最高。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重建该地区过去242年(1776~2017年,EPS>0.85)以来的当年4~7月降水量,方程方差解释量为30.1%。利用逐一剔除法(leave-one-out)和分段检验法(calibration-verification)对重建方程进行检验,均表明重建序列稳定可靠。过去242年间该地区存在着5个湿润期(1788~1805年、1841~1871年、1887~1899年、1926~1966年和1993~2000年)和6个干旱期(1776~1787年、1806~1840年、1872~1886年、1900~1925年、1967~1992年和2001~2017年),其中1900~1925年是最严重的干旱期。重建降水量的干湿时期与其他序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重建结果的可靠性。空间相关分析表明重建序列对于采样点周边较大范围地区4~7月降水量变化特征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海温数据空间相关分析显示,降水重建序列与太平洋海温呈显著正相关。多窗谱分析和小波分析表明,重建序列存在2.1、2.5、2.8、4.1、7.0和63.7年的显著周期(p<0.01)。表明研究区域降水变化在多年代际尺度上可能受到ENSO和PDO的影响。
于健陈佳佳孟盛旺何怀江赵业思张鹏杨保刘琪璟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重建干旱
呼伦贝尔市林区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2023年
利用呼伦贝尔市林区近30年额尔古纳、根河、鄂伦春和牙克石共4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的逐月观测数据,分析呼伦贝尔市降水量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其年际降水量变化可知,年降水量值额尔古纳、根河、鄂伦春均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而牙克石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呼伦贝尔市林区大部分地区近30年年降水量值大部分年都较距平值偏低。通过降水典型年选取计算结果以及与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后,选取2013年和1998年为呼伦贝尔市林区的降水典型代表年。通过典型年1998年和2013年的逐月降水量峰值判断分析可知,其月降水量呈现出双峰值的变化形态,这主要受到东北冷涡天气系统影响。
魏莎力
关键词:月降水量
基于GNSS/MET和微波辐射计资料的合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2023年
文章结合2020—2021年合肥国家基本站的GNSS/MET和微波辐射计2个设备探测资料,演算了大气可降水情况的具体信息,分析2者的变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GNSS/MET与微波辐射计反演的值变化趋势一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较好地反映合肥地区上空的水汽变化,但也存在明显偏差,其中均方根误差最大值在夏季,最小值在冬季,而相对方差则相反。对比来看,微波辐射计资料在夏季和秋季更具有代表性。
何越田晓明祝颂周先锋
关键词:微波辐射计大气可降水量

相关作者

肖春旺
作品数:28被引量:76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毛乌素沙地 优势植物 施水量 降水量变化 幼苗
余海龙
作品数:106被引量:829H指数:16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
研究主题:荒漠草原 高速公路 边坡 P N
种培芳
作品数:136被引量:976H指数:18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红砂 光合特性 干旱胁迫 荒漠植物 抗旱性
刘引鸽
作品数:81被引量:542H指数:12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降水量 影响因素 冰雹 气候变化 干旱灾害
赵景波
作品数:485被引量:3,776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土 土壤干层 气候变化 古土壤 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