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00篇“ 长江三角洲“的相关文章
- 长江三角洲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估2021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效率,为促进长三角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高质量及一体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评价公平性,利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效率。结果:在公平性方面,按人口配置的卫生资源基尼系数介于0.04-0.38,3省份按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介于0.19-0.32,上海市介于0.47-0.70。泰尔指数显示3省份卫生资源配置主要体现为组内差异,上海市主要体现为组间差异。在效率方面,剔除环境因素及随机误差的干扰后,长三角区域平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为0.939、0.994、0.944,江苏省、浙江省达到了DEA有效,上海市分别为0.817、1.000、0.817,安徽省分别为0.937、0.977、0.959。结论:长三角区域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均处于公平状态。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差于人口配置,其中上海市的地理配置处于不公平状态。长三角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总体较高,存在区域间差异。
- 臧梦柳董乔惠董琪肖月王菁辛怡
- 关键词:卫生资源长江三角洲区域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协同权衡的时空异质性被引量:1
- 2024年
- 借助In VEST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00~2020年生境质量(HQ)、碳储存(CS)、产水服务(WY)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刻画,并采用差异比较法进一步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最后利用地理加权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协同关系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生境质量与碳储存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生境质量下降幅度为3.85%,碳储存下降幅度为0.51%;产水服务在2000~2020年间变化较大,总体增加87.56%.(2)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对生态系统服务均存在较强的时空异质性.产水服务-生境质量及产水服务-碳储存以权衡关系为主,生境质量-碳储存整体呈现协同状态.(3)建设用地面积和年平均温度变化相比于其他因子而言,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的空间非平稳响应更加强烈.总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3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协同与权衡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且影响因素的正负性及强度也具有时空异质性.
- 李春莹李桂娥李杰焦洋阳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异质性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筑部门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基于2008—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7个地级市建筑部门碳排放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型和GTWR-STIRPAT模型分析城市群建筑部门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①时间上,2008—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筑部门碳排放持续增大;空间上,城市群建筑部门碳排放大体呈现“中间低、南北高”的分布格局。②城市群建筑部门碳排放空间聚集效果明显,主要呈现“低低”、“高高”的空间聚集特征。③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城市存在较强的时空异质性,能源消耗强度、人口总量、建筑产业结构和人均GDP对城市群各市建筑碳排放具有正向影响,而城镇化水平和建筑减排政策数量对城市群大部分城市具有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城市间联防联控措施和差异化减排建议。
- 石振武毕爱琦
- 关键词:时空异质性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尺度空间关系研究
- 2024年
-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究碳排放的分布规律、了解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减排政策、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碳排放问题。以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研究尺度,应用莫兰指数、冷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挖掘该区域碳排放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基于MGWR模型分析该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尺度空间关系。结果表明:①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H-H(高-高)型集聚和L-L(低-低)型集聚;②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的冷点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宣城市和安庆市,热点主要分布在上海市及苏南地区;③GPP、道路密度、GDP、产业占比等在全局范围内对碳排放产生不同影响,NDVI、人口密度、用电量在局部范围内对碳排放产生不同影响。道路密度、GDP、用电量越大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越大,第三产业占比越小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越大。提出通过优化交通路线、鼓励绿色出行、加强道路监管等减少高密度交通网带来的碳排放,通过优化城镇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升级等减少因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通过引导劳动力合理转移、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提升区域固态能力等减少碳排放。
- 朱一姝吴涵宇马明徐瑶瑶马灿璇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碳排放空间异质性影响因素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基于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和IBIS(Integrated Biosphere Simulator)模型模拟农田、林地、草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碳汇通量,进而评估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和新增耕地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林地、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均承担碳汇功能,总碳汇平均值为4439.56±3257.83 kg C hm^(-2)·a^(-1),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②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新增建设用地13702.09 km^(2),引起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损失8.21 Tg C,若不考虑碳汇的空间异质性,则碳汇损失7.87 Tg C;③2000-2020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新增耕地1236.58 km^(2)(27.42%和25.85%转入源分别为林地和草地),导致碳汇增加0.28 Tg C;④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且其碳汇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耕地保护政策降低了建设用地扩张引起的碳汇损失。
- 王迎英张刘臻甄延临张从果董佳琦卢学鹤张秀英
-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张耕地保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长江三角洲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绿色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长江三角洲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对该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
- 黄俊杰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数字经济
-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口淤积对航运影响的定量分析
- 2024年
- 为了深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河口淤积现象及其对航运的影响,本文采用了综合性的研究方法。通过采用先进的水文动力学模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口淤积进行了详细的定量评估,并分析了这些策略对航道深度、宽度和航行安全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当的河道调整和疏浚措施,如优化航道设计和增加定期疏浚,可以有效改善河口区的航运条件,降低淤积带来的风险,从而提高航道的适航性和航运的安全性。
- 常胜吴世新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河口淤积航行安全
- 长江三角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策划及设计要点
- 2024年
-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总体治理水平较低,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维”的现象,导致站点和管网运行故障率高、设施规模不符合实际污水量、设施进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应重点关注村庄常住人口数量,合理划分村庄类型、选择治理模式并控制户均投资,同时对水量预测、污水管网、处理工艺、污泥处置和智慧管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合苏州市吴江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策划重点和设计要点,为长江三角洲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策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 李俊洪邦键陈博卞方杰
-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项目策划长江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及演化趋势
- 2024年
-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或趋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利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结合ArcGIS、Origin等工具,探究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特征,并采用R/S分析法分析其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时间上,2013—2019年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总收入呈稳定上升趋势,2019年后波动明显;2013—2021年长江三角洲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2)空间上,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特征,2013—2021年各省份旅游经济差距显著且逐年增大,形成了“江苏>浙江>安徽>上海”较为稳定的空间结构。(3)在原有政策、生态环境等旅游发展要素条件既定情况下,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差异在2022—2030年的总体演化趋势将与2013—2021年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 冯玉新田云霞
- 关键词:旅游经济时空异质性长江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研究
- 2024年
-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_(1)、波萨白F_(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P<0.05);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萨白F_(1),萨白F_(1)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波萨白F_(2)、萨白F_(1)各日龄体尺指标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羊的体尺数据随着日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该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体重、体尺等早期生长发育性状,为培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用品种(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 花卫华朱亚军聂德华王姣柴文娴鲁群
- 关键词:杂交体尺指标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萨能奶山羊
相关作者
- 李从先

- 作品数:163被引量:2,652H指数:37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 研究主题:长江三角洲 晚第四纪 沉积物 冰后期 古土壤
- 范代读

- 作品数:120被引量:89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长江三角洲 晚第四纪 全新世 长江水下三角洲 三角洲
- 陆玉麒

- 作品数:396被引量:7,476H指数:50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可达性 空间结构 长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 城市
- 顾朝林

- 作品数:410被引量:11,736H指数:6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规划 城市化 城市 长江三角洲 地理学
- 卞显红

- 作品数:75被引量:1,128H指数:19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长江三角洲 城市旅游 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 旅游产业集群 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