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3篇“ 锡林郭勒草原“的相关文章
- 不同草地利用类型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2025年
- 本研究以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草地利用类型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在锡林郭勒草原草畜平衡区和围栏封育区布设监测样地,于盛草期开展植被群落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分布的3种草地类型共出现185种植物,以温性草原的植物种类最多;草畜平衡区的植物种类显著多于围栏封育区;在草畜平衡区,温性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2类草地,而围栏封育条件下,3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草畜平衡区的植被多样性指数高于围栏封育区,而围栏封育区的优势度指数更高。综合分析表明:温性草原的生态环境相对稳定,草畜平衡区植被组成更加丰富;虽然围栏封育在短期内对植被恢复效果有限,但其能够促进群落稳定,短期禁牧可能导致优势植物出现,需要进一步探索长期禁牧的生态效应。
- 王婧敏
- 关键词:锡林郭勒草原围栏封育草畜平衡植物群落特征
- 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让锡林郭勒草原永葆生机
- 2024年
-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大自然周而复始。又逢秋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丰收”是农业文明中的词汇表达,但是当你见到锡林郭勒草原上沐浴在晨光里星罗棋布的草卷时,便知道在牧区还有另一种丰收。和煦的阳光洒在辽阔的草原上,草浪起伏,生机勃勃,牧民们驾驶着打草机,在草地上来回穿梭,将牧草切割、打捆、装车运走,为牛羊过冬储存足够的草料。
- 赵伟波王珏
- 关键词:锡林郭勒草原词汇表达
- 基于BO-CNN-LSTM的锡林郭勒草原干旱预测模型
- 2024年
- 【目的】建立基于BO-CNN-LSTM耦合神经网络的干旱预测模型,探索干旱预测的适用性。【方法】首先,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记忆功能,将其嵌入卷积神经网络(CNN)全连接层。其次,为确定最优超参数,将贝叶斯优化算法(BO)的概率代理模型和采集函数引入至LSTM。最后,建立BO-CNN-LSTM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用以预测干旱状况。【结果】1) BO-CNN-LSTM预测精度随时间尺度的增大而提高,对SPEI-12模拟精度最高,且判定系数R2均在98%以上;2)与LSTM模型SPEI-12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BO-CNN-LSTM表现出更高拟合精度。其中R2相对提高值为[4.63%,8.67%],MSE的数量级由10-2降至10-3;3)通过BO-CNN-LSTM预测2023年锡林郭勒草原干旱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该区域整体呈干旱态势。其中东乌珠穆沁旗站点区域属于中旱,其它区域均属于重旱。【结论】BO-CNN-LSTM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尤其适用于预测SPEI-12,故可将其应用于年时间尺度干旱预测。
- 杜娟董世杰贺云
- 关键词:干旱预测贝叶斯优化算法卷积神经网络锡林郭勒草原
- 锡林郭勒草原土壤碳氮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为阐明锡林郭勒草原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以锡林郭勒不同生境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草原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分异规律,探究草原环境气候因子变化趋势及其对土壤碳、氮动态的驱动关系。结果表明:(1)锡林郭勒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46%,表现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盐生草甸>沙地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26%,表现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盐生草甸;(2)不同类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出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土壤全氮有明显的垂直空间异质性,草甸草原及盐生草甸土壤全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其余类型草原均以中间层含量最高,表层及深层土壤全氮含量较低;(3)锡林郭勒草原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呈显著相关性,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pH值及土壤含水率显著正相关(;4)锡林郭勒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呈明显的相关性,土壤全氮含量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小。
- 贾维海云博音席彦飞
- 关键词:有机碳全氮环境因子锡林郭勒草原
- 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同一时期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PP数据,运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干旱与N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NPP的影响。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气候整体呈湿润趋势,东部较西部更为明显;NPP呈增加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递减;SPEI与NPP呈正相关的面积达99.88%,说明植被状况随着干旱的缓解整体趋于好转;时间上,SPEI与不同植被类型NPP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典型草原;干旱的发生会造成NPP损失,其减少幅度随干旱强度和面积的增加而上升。研究结果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抗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小红王永芳郭恩亮包玉海包玉海美丽
- 关键词:锡林郭勒草原干旱
- 锡林郭勒草原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
- 2024年
- 植物叶片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比对于了解植物的生态学特征及对环境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锡林郭勒草原样带内优势种植物叶片进行采样和试验,测定了碳(C)、氮(N)、磷(P)含量,采用变异系数、相关分析、冗余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物叶片C元素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含量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N、P元素含量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化学计量比均值均在草甸草原最高,在典型草原最低;植物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土壤pH值、气候因素是影响植物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子。叶片各元素以及各化学计量特征间的联系表达了当地植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以及资源权衡中对营养元素的调节能力和分配策略。
- 邢浩乌日汗于红博史文杰李雪杰张巧凤
- 关键词:植物叶片锡林郭勒草原
- 锡林郭勒草原土壤水分时空特征分析
- 2024年
- 为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草原地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差异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和方差分析法对3种草原类型植被在2017年5-9月份的土壤水分及总储水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剖面方向上,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土壤水分关联度均在中层与深层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7250和0.7865,典型草原土壤水分关联度最高值在表层与深层,数值为0.8071。2)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不同草原类型土壤水分的关联度存在差异性。以植被生长初期5月份为参考序列,草甸草原土壤水分变化趋势为降低-上升的动态变化,典型草原土壤水分关联度则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荒漠草原则与典型草原呈现相反的动态变化特征。3)从同一月份不同草原类型来看,7-8月份荒漠草原的土壤总储水量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的总储水量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余月份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 常帅于红博张巧凤张巧凤乌日汗刘月璇乌日汗
- 关键词:草原类型土壤水分土壤储水量
- 锡林郭勒草原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估算及时空变化研究
- 李鑫玉
- 锡林郭勒草原不同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揭示不同草原亚型的植被特点和土壤养分特征,探明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化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三种草原亚型的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的生物量(W)、丰富度指数(M)、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均表现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均匀度指数(J)在荒漠草原数值最高。(2)土壤钾含量在典型草原中最高,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在草甸草原中最高;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不同草原亚型中差异显著(P<0.05),全磷和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3)草甸草原中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最大的是速效氮含量,作用最小的是全磷含量;典型草原中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较大的是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作用较小的是速效钾含量;荒漠草原中全磷含量对植物群落特征影响较大,全钾含量对植物群落特征的作用较小。综上,在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植被保护中,应注重氮元素的投入,而对荒漠草原,应注重磷元素的控制。
- 李雪杰陈杰于红博张丽华张丽华常帅张巧凤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特征土壤养分
- 2000~2020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锡林郭勒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定量分析其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针对草原植被结构特征,基于优化的多角度像元二分模型构建了锡林郭勒草原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数据集,然后分析了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不同生态功能区覆盖度差异较大,覆盖度主要集中在0.2~0.6;不同生态亚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锡林郭勒草原不同生态功能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差异明显,整体呈上升趋势,显著上升区为11.99%,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落森林草原生态亚区南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生态亚区北部和西部,阴山山地落叶灌丛-草原生态亚区的东部和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生态亚区中部和东南部;14.21%的像元覆盖度显著下降,集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部落森林草原生态亚区北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生态亚区中部条带状区域和南部以及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亚区,需要重点关注。(3)湿润程度是锡林郭勒草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降水的影响力次之,两者与覆盖度均为正相关关系,且湿润指数对中等覆盖度区域影响力较大;气温对覆盖度的驱动力最小,两者为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期望为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 孙斌王燕郭晔吴家敏李长龙黄海广
-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
相关作者
- 刘桂香

- 作品数:88被引量:44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研究主题:锡林郭勒草原 草原火灾 草原 锡林郭勒 MODIS
- 于红博

- 作品数:54被引量:3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河流域 遥感 蒸散量 皇甫川流域
- 包玉海

- 作品数:283被引量:3,978H指数:21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遥感 土地利用 NDVI MODIS 荒漠化
- 张巧凤

- 作品数:33被引量:250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锡林郭勒草原 锡林河流域 蒸散发 土壤含水量 教学改革
- 李政海

- 作品数:91被引量:1,183H指数:21
-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
- 研究主题:草原 羊草草原 羊草 锡林郭勒草原 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