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50篇“ 避孕措施“的相关文章
- 20~35岁育龄女性人工流产现状及高效避孕措施的选择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20~35岁育龄女性人工流产及避孕现状,调查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对20~35岁育龄女性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措施选择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PAC服务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因非意愿妊娠而选择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年龄20~35岁的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给予PAC服务咨询和随访,分析术后即时和术后1、3、6个月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术后6、12个月的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结果:共纳入行人工流产手术的20~35岁育龄女性1484人次,重复人工流产763例(51.4%),且以已婚、已育女性为主。术后半年内再次发生意外妊娠28例(1.9%),1年内再次发生意外妊娠52例(3.5%)。PAC服务实施背景下人工流产术后选择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和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宫内缓释系统(IUS)高效避孕方法较术前均显著增加,选择避孕套等其他措施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流产术后1、3、6个月高效避孕措施的续用率分别为94.4%、94.2%、93.9%,续用率稳定,其中COC续用率缓慢下降(68.5%、65.9%、65.3%),IUD/IUS续用率缓慢上升(25.9%、28.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COC的重复流产人数少于首次流产人数,使用IUD/IUS的重复流产人数多于首次流产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35岁育龄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率高,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低,优质的PAC服务能显著提升COC和IUD/IUS等高效避孕措施的即时落实率及续用率、降低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率。
- 阿丽萍周学芳顾志乐杨珺曹译丹张杰杨夏丽
- 关键词:人工流产
-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育妇女术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中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育妇女术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0例流产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高效避孕措施使用率高于对照组,重复人工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避孕措施持续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护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95.00%(P<0.05)。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育妇女术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方面,可极大程度改善流产妇女避孕意识及提升避孕方法使用率,值得借鉴。
- 杨增芳黄丽腾云
- 人工流产状况分析和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避孕措施选择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调查人工流产现状和流产后关爱(post abortion care,PAC)服务对避孕措施选择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PAC服务的延伸拓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笔者医院妇科门诊人工流产的女性实施术前问卷调查和建立标准化PAC服务模式,统计分析其对避孕方式的选择。结果共3000例人工流产患者纳入此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群对避孕知识掌握以及有效避孕措施落实差。实施PAC后避孕措施立即落实率为100%,主要采用的避孕方式为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COC)2295例(76.5%),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577例(19.2%)及避孕套124例(4.1%)。术后1、3、6个月随访中发现宫内节育器放置率逐渐上升,口服避孕药续用率逐渐下降。结论科学系统的优质PAC服务能有效促使高效避孕方法的落实,以减少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保护女性生育健康和提升女性的生活质量。
- 张小围杨悦
- 关键词:人工流产避孕措施
- 品管圈在提高PAC项目长效可逆避孕措施立即落实率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PAC项目人流后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ong acting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LARC)立即落实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及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于本院门诊行人工流产的821例病例中随机选取400例为对照组,经过品管圈质量循环改进后,从2024年6月至2024年8月行人工流产的816例病例中随机选取400例为观察组,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改进效果。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文化程度、产次、流产次数、LARC落实禁忌症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RC立即落实率由19.5%提升至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6个月的LARC续用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参加品管圈活动(OR=2.262,95%CI=1.542~3.317)、年龄在21~30岁(OR=4.297,95%CI=1.152~16.026)、31~40岁(OR=3.925,95%CI=1.066~14.45)、产次≥2次(OR=1.744,95%CI=1.015~2.996)是LARC落实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品管圈可明显提高PAC项目人流后LARC立即落实率和续用率,尤其是年龄在21-40岁和产次≥2次的育龄妇女更易落实,有利于促进PAC项目的推广。
- 沈立平李宝霞许阳龙驭云
- 关键词:品管圈
-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探究与讨论
- 2024年
-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二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人工流产后服务,观察组40例采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比两组避孕措施的近期和远期影响。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意外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计划生育服务对人工流产后近期及远期的避孕措施有着重要的影响,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避孕措施依从性,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刘翠霞
- 关键词:人工流产计划生育服务避孕措施
- 戴明循环模式下的关爱咨询指导对未婚早孕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后心理状态及避孕措施落实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戴明循环(PDCA)模式下的关爱咨询指导在未婚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后女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未婚早孕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模式下的关爱咨询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后心理状态、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干预前后健康生殖知识认知度、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随访1年,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避孕措施落实率97.44%(38/39)高于对照组76.32%(29/38),重复流产发生率7.69%(3/39)低于对照组28.95%(11/38)(P <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生殖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服务满意度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P <0.05)。结论 PDCA模式下的关爱咨询指导可改善未婚早孕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女性患者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提升避孕措施落实率,增强患者认知,同时能提升患者的服务满意度。
- 陈辉琼庄惠萍黄淑玲
-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未婚早孕
-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未育女性避孕措施选择及重复流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了解未育女性人工流产及避孕现状,探讨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项目对未育女性避孕的应用效果及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因非意愿妊娠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未育女性患者,在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前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分析患者人工流产手术前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婚姻、人工流产次数),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避孕方式,术后1、3、6、12个月采用高效避孕措施的续用率,以及术后6、12个月的重复人工流产率。结果①非意愿妊娠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未育女性患者1150例,平均年龄(25.02±4.13)岁;未婚占78.96%(908/1150);术前有人工流产史者占33.48%(385/1150),人工流产总次数≥3次者占9.91%(114/1150);6个月内重复人工流产者占2.70%(31/1150),最短时间发生在3个月内,12个月内重复人工流产者占6.87%(79/1150)。②接受流产后关爱服务后,患者术后高效避孕措施立即落实率为84.61%。与手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采取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剂等高效避孕措施比例升高,采取避孕套避孕的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后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措施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的续用率在人工流产术后1、3、6、12个月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续用率在人工流产术后1、3、6、12个月逐渐下降,而非高效避孕措施续用率/未避孕比例在人工流产术后1、3、6、12个月逐渐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失访率为21.30%(245/1150)。③术后6个月重复人工流产率为1.12%(11/986),较术前6个月重复人工流产率(2.7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重复人工流产率为2.98%(27/905),较术前12个月重复人工流产率(6.87%)显著下降,差异有�
- 杨晓娣于婷
- 关键词:未育重复人工流产
- 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
- 2023年
- 有效的避孕是减少人工流产的关键。常采取的避孕措施有:安全套、短效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绝育、服用紧急避孕药,等等。另外,还有一类被人们称为自然避孕的措施,如安全期避孕、体外射精,但实际上这两种避孕措施的可靠性很低,很容易意外怀孕,故不推荐使用。
- 陈素文
- 关键词:紧急避孕药意外怀孕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短效口服避孕药安全套
- PAC即刻高效避孕措施落实对女性生育影响的研究
- 2023年
- 对女性人工流产后受到PAC即刻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800例流产术女性分为对照组(n=400)与观察组(n=400),前者没有采取任何的避孕措施,仅给于PAC的常规指导,后者给于PAC即刻高效避孕措施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宫腔粘连程度、重复流产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宫腔粘连程度等临床数据。结果 观察组重复流产率与术后宫腔粘连程度更低,避孕优良率、月经恢复正常率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满意数量分别为23例和86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PAC即刻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有助于降低重复流产率与宫腔粘连程度,整体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吴蓉瑛
- 关键词:宫腔粘连
- 5339例育龄女性人工流产原因分析及术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育龄女性不同生育次数流产原因及术后避孕措施执行情况,为今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流产后关爱及指导避孕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非意愿妊娠行人流手术的5 339例育龄女性为调查对象,依据是否生育及生育孩次分为未生育组924人、生育1孩组2 781人、生育2孩组1 561人及生育3孩组53人,分析4组的流产原因及术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其中3 700例随访6个月。结果 流产原因中,“无措施”4 277人,占80.11%,其中未生育组87.99%,生育1孩组79.00%,生育2孩组77.77%,生育3孩组72.60%,生育孩次越少,其流产原因中“无措施”占比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9,P<0.01)。术后,61.08%即时落实非长效避孕措施(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未生育组为82.60%,生育1孩组为63.29%,生育2孩组为45.87%,生育3孩组为30.14%,生育孩次越少,术后即刻执行非长效避孕措施的占比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64,P<0.01);32.22%落实长效避孕措施(宫内环),未生育组为15.80%,生育1孩组为27.69%,生育2孩组为48.69%,生育3孩组为60.27%,生育孩次越多即刻执行长效避孕措施的占比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37,P<0.01)。随访6个月,非长效避孕措施的维持率:3个月为29.65%,6个月为0.89%;长效避孕措施的维持率:3个月为98.96%,6个月为97.32%,非长效避孕措施3个月、6个月维持率均低于长效避孕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662.12、3 470.87,P值均<0.01)。结论 应关注未婚未育女性的科学避孕,防患于未然,把关口前移至发生初次流产前,建议社区、厂矿企业、学校重视生殖健康保护的宣教;对已经发生流产的女性,除了加强宣教及术后随访外,可根据生育孩次以及适应证,强化落实长效避孕措施,提高非长效避孕措施的长期保持率。
- 赵华明何晓燕王丹丹陈秀芳
- 关键词:育龄女性人工流产
相关作者
- 郭友宁

- 作品数:28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夫妇 影响因素 避孕措施 新婚夫妇 婚后
- 高尔生

- 作品数:374被引量:2,909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殖健康 影响因素 性教育 避孕 性行为
- 吴敏伦

- 作品数:19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
- 研究主题:夫妇 避孕措施 婚后 避孕 产后
- 程利南

- 作品数:203被引量:1,991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紧急避孕 米索前列醇 避孕 非意愿妊娠 人工流产
- 王绍贤

- 作品数:25被引量:2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避孕措施 生育率 儿童智力低下 生殖健康 育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