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篇“ 迁移者“的相关文章
- 跨境迁移者的认同整合与跨文化关键能力发展:基于在华“非二代”青少年的成长口述史
- 2023年
- 在践行“走出去”战略、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本研究关注青少年在跨境流动背景下的文化适应历程。通过对访谈资料的量化文本分析(词频、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描述了随父母跨境流动、在中国长大的非洲二代青少年群体跨文化适应历程和成长现状;结合典型个案的成长口述史,剖析了中外混血青少年的双文化身份认知发展过程;探索了在华非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适应场景下从基础交流到心智架构、再到现实应用的多层次关键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历程,并揭示了父母代际影响的两面性。
- 张庆鹏王亮刘敏玲冯健仁
- 关键词:青少年
- 迁移者的居留、返乡与再迁移决策——基于事件史的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作为一个多阶段的空间行为决策过程,人口迁移是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但现有研究普遍存在重意愿轻行为、重状态轻过程以及较少关注再迁移行为等不足。本文构建了迁移者居留、返乡和再迁移三元选择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采用事件史分析法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迁移者普遍会经历三年左右的不稳定期,而后进入稳定居留状态。迁移者的居留、返乡与再迁移行为存在空间分异:省际迁移者较省内迁移者更倾向于再迁移;迁入地规模等级越高,迁移者居留的比例越低。重要生命事件会显著影响人们的迁移行为:婚姻会让迁移者更偏好在特定迁入地稳定居留;毕业就职是人们重新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时机,而失业这一负面冲击则很可能促使迁移者返回家乡。迁入地经济增长放缓、迁出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两地间文化环境差异较大等因素都会导致更多迁移者选择返乡;但区域发展和地域联系对高学历、低学历迁移者和省际、省内迁移者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在人口迁移决策研究中关注实际迁移行为、引入动态过程视角并统筹考虑居留返乡和再迁移三元选择的重要意义。
- 卓云霞刘涛
- 关键词:人口迁移返乡
- 提高迁移者家庭福利的政策分析
- 2020年
- 《社会科学》2020年9期,20000字21世纪以来,家庭化迁移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态势。从家庭的视角来理解迁移行为,我们可以得出推论,良好的迁移过程需要重视在家庭迁移过程中完善移民政策体系,并综合考虑迁移过程对家庭的影响,重视迁移过程中的家庭发展和家庭福利。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动的背景下,需要实施提高迁移流动人口家庭福利为目标的制度与政策。
- 任远
- 关键词:迁移者移民政策人口迁移流动流动人口家庭家庭福利
- 家庭为中心的迁移及提高迁移者家庭福利的政策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新世纪以来,家庭化迁移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态势。有关研究的关注点需要从重视劳动力迁移为主过渡到以家庭为中心的迁移研究。迁移者的家庭生活和迁移过程形成紧密的互动:一方面,迁移是内嵌于家庭体系和家庭过程之中的,“家庭理性”是迁移决策和迁移行为的重要决定机制;另一方面,迁移过程作用于家庭,可能造成家庭分离的增加,迁移作为生命事件也会影响家庭生命周期和家庭发展过程,从而对家庭成员的福利和发展产生影响。当前的社会政策多是基于劳动力迁移做出的,家庭迁移实际上很少进入相关政策制定者的视野。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制度建设时,要完善“家庭友好”的迁移政策,同时要注重迁移者家庭整体福利、家庭发展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的提升。
- 任远
- 关键词:家庭迁移家庭福利家庭政策
-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实证研究
- 2018年
- 自行编制"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调查问卷",施测1011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总均值未达到较好水平,是否有孩子、经常居住地、是否与公婆同住、婚龄、婚迁距离、对迁入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是否思考过婚迁困难、是否努力面对困难、是否有迁入地朋友、回原生家庭情况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婚迁至外省与本省内婚迁的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的"语言"、"饮食"、"风俗习惯"三个因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常年在迁入地居住与常年不在迁入地居住的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文化融合的"语言"、"饮食"、"风俗习惯"三个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目前在工作的与目前不在工作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文化融合的"饮食"、"风俗习惯"二个因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 仰和芝张德乾
- 关键词:文化融合影响因素
- 境内“他者”——评《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
- 2018年
- 随着《非洲人在广州》的书稿在电脑屏幕上一页接一页被点击、翻动,我的视线也在字里行间不断地移动,字面上似乎人影瞳瞳,想象中可见广州小北的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的非洲人群,一个个肩扛手提,大包小包里塞满了各种纺织、日用或电子产品......尽管这些非裔来客身在羊城,而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则是去往那遥远的非洲——在浩瀚的印度洋两边,
- 彭文斌
- 关键词:文学评论
- 从农村走向城市,迁移者会更幸福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 2017年
- 从农村走向城市,乡城迁移者的主观幸福感不仅关系到自身福利还关系着我国城镇化进一步的推进以及质量的提高。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采用有序概率模型研究发现,分析乡城迁移对迁移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迁移者城市户籍获取情况。未获取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并未显著改变迁移者幸福感,而取得城市户籍的乡城迁移显著增加迁移者的幸福感。通过进一步的Oaxaca-Blinder差异分解发现,取得户籍的乡城迁移者幸福感高于其他群体主要是由于收入效应、机会不平等、对未来经济社会地位预期、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因素引起的。
- 曹全峰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乡城迁移OAXACA-BLINDER分解
- 乡城迁移者会更幸福吗?——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经验证据
- 在我国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学者们都较多的从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视角研究城镇化问题,城镇化的微观主体—迁移者的幸福问题却被相对忽视。幸福是个人一切活动的最终追求,乡城迁移者迁移到城市其幸福感是否提高不仅关...
- 曹全峰
-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乡城迁移主观幸福感代际差异
- 文献传递
- 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区融合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探析——基于1011名调查对象数据的实证分析
- 2016年
- 使用自行编制的"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区融合调查问卷"对1011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进行测量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社区融合没有达到较好水平;影响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心理融合的因素呈现多样性,目前是否在工作、房子类型、公婆是否同意外娶、婚龄、城乡、是否适应迁入地自然环境、是否了解丈夫家庭、迁移是否有遗憾、是否考虑到迁移困难、是否有困难、面对困难是否积极、回娘家情况、娘家人来婆家情况、迁入地是否有朋友等因素对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社区融合有显著性影响。应从多方面提升农村女性婚姻迁移者的社区融合水平。
- 仰和芝张德乾
- 关键词:婚姻迁移外群体
- 不对称纳入:跨两岸迁移者社会保障权利之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特殊原因,两岸处理跨界迁移者的成员身份,不同于其他迁移至两岸的境外人士。论文尝试以跨两岸迁移者的社会公民权为分析对象,探讨两岸提供何种身份待遇给予来自对岸的公民,并形塑跨两岸迁移者特殊的权利地位。研究发现:第一,两岸双方纳入跨两岸迁移者存在不对称格局,台湾地区对大陆地区人民有着比对外国人更严格的管制,但大陆对待台湾居民却逐渐朝'超最惠待遇'或'正常公民待遇'的方向前进。第二,人员身份纳入体制受到两个标准影响:对当地经济有贡献或是基于家庭伦常。台湾的政策已服膺第二种标准;至于第一种标准,台湾正努力摒除政治力的干扰以接纳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反观大陆的政策正逐渐以不带限制的'两岸一家亲'态度接纳所有身份类别的台湾居民。第三,因为历史与现实的特殊原因,两岸皆以'户籍身份'作为公民权利赋予的机制,设立户籍为取得当地公民身份的必要条件。
- 陈慧瑜施世骏
- 关键词:公民身份
相关作者
- 仰和芝

- 作品数:73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 社会工作 影响因素 女性婚姻 迁移者
- 张德乾

- 作品数:60被引量:230H指数:9
-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悬挂式 农村 单轨车辆 EEG Α波
- 蔡昉

- 作品数:792被引量:18,219H指数:7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口红利 中国经济 劳动力 就业
- 吴红宇

- 作品数:73被引量:342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地方政府 劳动力迁移 农村劳动力 经济学 工资率
- 张继焦

- 作品数:286被引量:1,069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文化遗产 新古典 结构-功能 人类学 社会